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

       (丙)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李渔﹣﹣《芙蕖》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侵晓窥檐语        

②可爱者甚        

③芙蕖则不        

④自夏秋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濯清涟而不妖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下列叙述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 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 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利用。
(4)、翻译下面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形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