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语文试卷(农垦、森工用)

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②第一,土地制约。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占地面积相对较少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4万公里,只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

       ③第二,能源制约。美国的汽车普及率已超过50%,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预计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这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④第三,环境制约。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⑤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1)、中国汽车拥有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是什么?

(2)、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章第③段中划线词语“超过”能否删除?为什么?

(4)、为了让中国尽快走向“汽车社会”,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动物导航之谜
        ①世界上许多动物有着奇异的远航能力。如生活在南美洲的绿海龟,每年6月中旬便成群结队地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2个多月,行程2000多千米,到达大西洋上的阿森松岛,在那里生儿育女以后又返回老家。2个月后小龟破壳而出,同样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游回遥远的巴西沿海。
        ②这种奇异的远航本领,鸟类可能更胜一筹。身长仅4厘米的北极燕鸥,每年在美国的新英格兰筑巢产卵育雏,到8月份便携儿带女飞往南方,12月份到达南极洲,到第2年春天,又飞回新英格兰,每年飞行距离达3.5万千米。
        ③令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与人类有密切关系的家养动物,也有远途外出而不迷路的能力。这些动物是凭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
        ④科学家们利用蜜蜂和鸽子所做的动物导航实验,已经初步揭开了这两种动物导航的秘密。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曾在20世纪40年代,用一系列实验测出了蜜蜂的基本导航能力,证明了蜜蜂通常是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的,指出蜜蜂就是以太阳作为参考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如何到达它发现的花源地。
        ⑤通过信鸽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动物的远航是以太阳为罗盘进行导航的。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将一群鸽子关在离家以西160千米的屋里,中午时打开电灯模拟黎明,然后放出鸽子,它们以为这是黎明,太阳在东方,但此时却正好在南方,鸽子看到太阳后就根据太阳来导航而飞向南方,它们还以为这是向东方朝家飞呢。
        ⑥蜜蜂和鸽子不仅在有太阳的时候能顺利导航,就是在没有阳光的阴天也能准确地返回自己的家园。因此可以推测,它们可能有另外一套导航系统。科学家们首先通过实验发现蜜蜂对磁场很敏感。美国科学家沃尔科特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鸽子带上一个小头盔,可以精确地控制每只鸽子飞行时的磁场。当控制头盔产生一个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就飞不回来;如果产生一个南极朝上的磁场时,鸽子又可直接飞回。这就证明鸽子是利用磁北极导航的。
        ⑦科学家们的实验,虽然已初步揭示了蜜蜂和鸽子导航的秘密,但是太阳、星星的位置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使是地磁场的强度也会有变化。那么鸽子和蜜蜂是怎样根据变化而调整自己的导航行为,至今尚无人知晓。加上动物种类繁多,海龟、昆虫以及大蝴蝶等能远航的动物,是凭借什么回到自己的老家的,这些秘密尚未揭开,还有待于科学家的继续研究。

阅读理解

驯鹿

    驯鹿,雌鹿体重可达150多公斤,雄鹿较小为90公斤左右。雄、雌鹿都生有一对树枝状的犄角,幅度可达1.8米,由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成,每年更换一次,旧角刚刚脱落,新的就开始生长。驯鹿虽然温顺善良,却并非人工驯养出来的。北美的驯鹿是纯粹野生的;而分布于北欧,主要由拉普人管理的驯鹿则属于大范围圈养的。

    驯鹿的冬毛十分浓密,长毛中空,充满了空气,不仅保暖,游泳时也增加了浮力。贴身的绒毛厚密而柔软,就像穿了一身双层的皮袄。

    驯鹿最惊人的举动,就是每年一次长达数百公里的大迁移,也是遇山翻山,逢水涉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但与旅鼠不同的是,驯鹿的迁移不是集体去自杀,而是一种充满理性的长途旅行。春天一到,它们便离开赖以越冬的亚北极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既定路线往北进发。总是由雌鹿打头,雄鹿紧随其后,浩浩荡荡,长驱直入,日夜兼程,边走边吃,沿途脱掉厚厚的冬装,而生长出新的薄薄的长毛。脱掉的绒毛掉在地上,正好成了天然的路标。就这样年复一年,不知已经走了多少个世纪。平时它们总是匀速前进,秩序井然,只有当狼群或猎人追来的时候,才会来一阵猛跑,展开一场生命的角逐,,因此,有人把驯鹿的迁移叫作“胜利大逃亡”。

    对世世代代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来说,驯鹿是他们极其重要的物质来源,肉是上好的食品,跟牛肉的味道差不多,皮是缝制衣服、制作帐篷和皮船的重要材料,骨头则可做成刀子、挂钩、标枪尖和雪橇架等,还可以雕刻成工艺品。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解答后面问题。

谁来叫小草起床

       ①春天的清晨,我很不情愿地压下叮叮作响的闹钟,一天的工作生活就此展开。窗外,枝头的绿芽探出了头,小草也钻出了被春雨润湿的土层,迎春花早就迫不及待地用黄色的花瓣来迎接春天了,自然界全然没有了冬日的萧索。那又是谁把这些花花草草们唤醒,来参加这春日的聚会呢?

       ②都说春风吹绿了小麦,细雨唤醒了桃花,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春风细雨敲门之前,西北风和雪花已经去叫它们起床了。西北风叫早?对,没错,是西北风。

       ③对于像小麦、桃树这些生长在温带的植物来说,春天开花的好处显而易见:可以延长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时间,在严寒到来之前,完成繁育下一代的任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大量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为其提供营养保障。试想一下,如果苹果树在秋天开花,幼小的果子恐怕会被霜冻赶下枝头。

       ④为此,这些植物“设计”出了一个特别的开关﹣﹣ FLC基因 , 这一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质的任务就是阻止赤霉素的积累,而赤霉素正是促进花芽发育的关键物质。这样,基因就可以限制植物开花了。

       ⑤当温度降低时,植物中的某些特殊的基因苏醒过来(注意,并不是编码赤霉素基因,它们平常因为结合着甲基基团而处于休眠状态),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会“束缚”FLC基因的手脚,使 FLC 基因暂时失去对赤霉素合成途径的掌控能力,这样,赤霉素工厂开始生产了。当然,这个关闭过程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生产出足够量的赤霉素以及其他促进开花的物质,比如,冬小麦要在 0~3℃的环境里,忍受 40~45 天的冰冻,才能抽穗开花。这之后,冬天最严寒的时间也过去了,做好准备的花朵就可以在春风中绽放了。因为跟春暖花开有关,这个过程被安上了“春化作用”的名头。

       ⑥有读者可能会想,在漫长的冬季中,只有一个月左右的保险时间,如果在这段低温之后,突然出现“小阳春”,这些植物还不得顶着西北风开花啊,这个问题植物也想到了。

       ⑦除了气温一天天上升,春天的日照时间也在一天天加长。聪明的植物也懂得在白天足够长的时候才开花。对于小麦来说,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游荡超过14个小时的天数超过20天,它们才会启动开花程序。

       ⑧更有意思的是,“感觉”光照时间变化的并不是花芽本身,而是那些绿油油的叶片。在叶片中有一种被称为 FT 的基因,只有叶片每天享受足够时长的“日光浴”,这个基因才会开始工作,产生作为催促花芽发育信号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这些信使核糖核酸会被运送至茎尖部位,与掌管发育的 API 基因(掌控花萼和花瓣形成的基因)共同作用,进而分化出美丽的花朵。

       ⑨顺便说一下,信使核糖核酸通常是细胞内的通讯工具,但是很容易被降解。所以,在叶片中由 FT 基因指导合成的 mRNA 是如何被搬运到花芽中去的,一直是困扰科学家的一大难题。根据最新的研究,这些信使核糖核酸从叶片进入复合体,进而在蛋白质的护卫下,顺利前往茎尖。

       ⑩花花草草们经历了春日的成长和开花,夏日果实的孕育,秋日的硕果累累,寒风吹起之时,它们也要结束一年的工作休息了。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危害人类健康的大气污染

【环保资料】

    ①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现象。

    ②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有三条,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大气污染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

    ③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科学家们发现,至少有一百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二氧化硫1.5亿多吨、二氧化碳2亿多吨、悬浮颗粒物23亿多吨和氮氧化物6900多万吨。(摘自《环境与人类健康》)

    利用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可以直观地评价大气环境的质量状况,指导空气污染的控制和管理,指导人们工作、生活。空气质量指数为0﹣100时,普通人群的健康不受影响。

空气质量指教(AQI)分级表

AQI数值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以上

AQI级别

质量状况

良好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严重污染

(摘自《科学世界》)

【媒体信息】

    ①近日,京城再次遭遇昏黄的雾霾天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浓度迅速上升,东城东四、朝阳奥体中心、海淀万柳等地区的空气质量已达到六级污染。整个城区笼罩在一片灰蒙之中,能见度仅1公里左右。市环保监测中心发布提醒,建议人们在今、明两天减少户外活动,重体力劳动者、老人、儿童以及心肺疾病患者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摘自中国新闻网)

    ②尽管中国有巨大商机,但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一些外国人望而却步,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夫妇,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离开北京。(摘自百度快照)

    ③英国的汤普森有很多到北京出差的机会,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伦敦能除掉“雾都”的恶名,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环保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执行的人还是太少。

(摘自《环球时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中的碎珠

陈幸蕙

       ①没有一样事物,比新式的按键电话,更能具体地说明“这是一个分秒必争的世界”了。的确,现代人连让电话的转盘拨转回来的一两秒时间都不愿等待,我们还能怀疑这不是个节奏迅速、步履匆忙的时代吗?

       ②也许,正埘因为点点滴滴的时间,都可能是致胜的关键,值得我们加以珍惜、争取。因此,能掌握时间﹣﹣尤其是琐碎时间﹣﹣的人,往往也都是令人钦佩仰慕的智者、成功者。

③胡适先生便曾以“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岁,我活百五十”的生活哲学来自勉,所以,他每日在著书立说、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之外,还要亲自处理诸多繁杂事务,但由于能充分掌握、支配琐碎时间,做建设性的运用,因此仍然生活得从容自如,处处流露出一个温蔼学者的修养与风范,从不觉得时间不敷使用。

       ④此外,据说是日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先生,常常在他接见的第一位客人起身离去,第位客人尚未踏进接特室之前,也必拿起手边的书籍来翻阅、研读,绝不轻易浪费这些短暂的空档。正因为他善于利用琐碎时间,来培养丰富的学识,所以当有人批评他的发型过于古板难看时,才能自信而从容不迫地回“我相信治理国家的本领,不在头皮上面,而在头皮下面。”。使得对方知难而退。

       ⑤撇开近人不谈,在我们古代那样从容、悠闲的农业社会里,就已有许多懂得珍惜生命的哲人了。陶渊明曾经说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千字文中也有“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的格言。而宋代大儒欧阳修,更是一个善于利用琐碎时间的生活艺术家。他说,他常利用“三上”的工夫构思文章,何谓“三上”?那便是“枕上、厕上、马上”。试想,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如果每天也能利用这些看似琐碎而不重要的短暂时间,有恒地记诵一首唐诗、宋词、一句格言,或背诵几个英文单词,一年下来,该有多少收获啊?

       ⑥有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比方:在一个空无一物的箱子里,我们最初可以放进一些大石头,等到再也放不进大石头时,余下来的空隙,我们可放进不少小石头;小石头已放满时,还可容纳许多细砂;等到细沙也把箱子里所有的空间都填实了,我们仍可再注入不少清水……

       ⑦如果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就是这口大箱子,而我们吃饭、睡觉、洗澡、上学、办公、休闲、沉思的时间,就相当于箱里大大小小的石头,那么,仍有不少零星、分散的空隙,可供我们完成许多事务。能不能掌握、利用它们,让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实无愧,就全靠我们自己了。

       ⑧积沙能够成塔,集腋可以成裘,琐碎的时间,应该是生命中的碎珠、沙金、片玉,能勤于捡拾,并集合它们,那的确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塑料瓶污染席卷全球

陈欣

    ①曾几何时,用于灌装软饮料的玻璃瓶逐渐被塑料瓶所取代。与前者相比,塑料瓶不仅方便轻巧,易于加工制造,生产成本低廉;而且更容易塑形涂彩,打扮得漂漂亮亮。由于具备这些优点,在大众软饮料消费市场上,塑料瓶包装迅速挤占了玻璃瓶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做到一统天下。

    ②据某机构透露,仅某家跨国软饮料企业每年生产的塑料瓶就超过1100亿只。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呢?如果将这些塑料瓶连起来,可以在地球和月亮间往返37次。

    ③不过,在现实中,这些一次性塑料瓶不是上了天,而是下了海。

    ④健康的海洋环境对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至关重要。海洋是世界上许多最具代表性物种的家,海洋能吸收大气中的碳帮助维持地球的碳平衡,更是地球上十多亿人主要的蛋白质来源。然而,如今,每分钟就有一卡车的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其中,塑料饮料瓶是海洋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量塑料瓶在使用之后就被丢弃,最终进入海洋,在全球范围内,有86%的塑料没有被完全回收。

    ⑤英国《卫报》曾报道,全球每分钟卖出约100万个塑料瓶,且这一数值将在2021年前跃增20%,届时每年销售的塑料瓶逾5000亿,远超过回收处理的程度。环保人士担心,由此可能制造出严重性直逼气候变化的环保危机,必将危害海洋、海岸线和其他生态环境。

    ⑥换句话说,塑料这种难以降解的物质,正在海洋环境中迅速积累。统计显示,我们今天的海洋中有5万亿个塑料碎片,足以围绕地球超过400周。这些塑料碎片正是来自于塑料垃圾的分解。

    ⑦事实上,塑料污染问题并不仅局限于海洋本身,其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大块塑料缠绕大的海洋动物,如鲸鱼和海龟等,小块塑料则被误认为是食物,在海洋动物食用后令它们中毒或无法消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每年有数十万海洋生物因海洋塑料而死亡。深受其害的还有海鸟,约44%的海鸟会误食塑料,因为他们仅靠视觉来判断某物体是否可以食用,这导致很多鸟类因食用塑料而窒息死亡。

    ⑧前不久大热的纪录片《愆色色星球Ⅱ》第4集中,也特别提到了塑料污染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威胁。

    ⑨塑料正在进入海洋食物链的每个层级,甚至回到我们的餐桌上。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牡蛎、贻贝和鱼类中,均检出了微塑料。据比利时的科学家估算,吃海鲜的人每年至多吞下1.1万颗塑料微粒。英国广播公司(BBC)调查后也认为,受检的特定种类的贻贝和牡蛎中确实含有塑料微粒。2016年,欧洲食品安全局已呼吁进行相关紧急研究,理由是“塑料微粒可能污染商业渔业获得的可食鱼肉”。

    ⑩科学显示,塑料还无法有效被食物链吸收,不管其在何处被消化,都会将毒素带到我们餐盘中。

    ⑪因而,科学家强调,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海鲜中的微塑料对人类健康的风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