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21年全国高中名校名师原创预测卷语文(第七模拟)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草原不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方式导致放牧系统单元的草地、畜群、人居关系逐渐失衡,造成草原“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下降,出现草地退化、牧业衰退、牧民返贫等一系列环境与社会问题。因此,我国国家草原自然公园体制建设,需要从人居、草地和畜群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来优化放牧系统单元体系,形成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的放牧系统单元优化模式,解决草原不合理管理和利用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

在水热条件较好、草地面积较小但生产力较高的地区的草原自然公园,适于发展家庭牧场或公司化运营的小型牧场定居放牧模式。这种放牧系统单元主要以家庭或小型牧场为单位,以商品的专业化生产为目的,通过放牧与舍饲相结合的生产方式,牧民能够拥有一定的牧业生产规模,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这种模式可以突破草地载畜量的束缚,将土地的效益最大化,并且可以将资源配置合理化,使放牧系统单元的草地、畜群、人居趋于最佳化发展。

在北方农牧交错区,发展定居放牧模式可以促进形成农业的粮、经、饲三元结构,改善农业和产品的结构性缺陷。在南方农牧交错区,该模式可以利用冬闲田建植超短期栽培草地,使传统的热带、亚热带水稻生产与牧草和草食家畜生产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复种指数、光能转化率,丰富产品多样性,提高经济效益。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独特的气候资源和土地潜力,发展家庭牧场或小型牧场放牧模式,施行精密的划区轮牧,如日粮计或小时计的划区轮牧,实现草牧业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优化,农牧民脱贫致富。

在草地资源大面积分布但生产力较低的地区(西部荒漠或荒漠草原区)的草原自然公园,适于发展以联户或合作社为单位的现代游牧模式。这种放牧系统单元以规模化、低投入、粗放式的草地畜牧业生产为目的,依据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原则,通过大范围、长距离的人居和家畜迁徙、游牧,维持人居、草地和家畜的时空平衡关系,实现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草地资源大面积分布且生产力较高的地区(北方温带草原和草甸分布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草原分布区)的草原自然公园,适于发展以合作社或公司化运营的大型牧场为单位的划区轮牧模式。这种放牧系统单元以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草地畜牧业生产为目的,不仅可以保证畜牧业的规模化生产,而且可以保护草地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保护和牧业持续生产双赢。

(摘编自董世魁《草原自然公园建设促进保护利用协调发展》)

材料二:

草原自然公园是指具有较为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特征、有较高的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价值,以生态保护和草原科学利用示范为主要目的,兼具生态旅游、科研监测、宣教展示功能的特定区域。

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原像皮肤一样覆盖着山川大地,占据了我国约40%的国土面积,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功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草原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0%生活在草原地区,牧区和半牧区的牧民90%的收入来自草原。另外,当前全国正在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逐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显然,一些重要而敏感的草原生态系统需要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进行严格保护。

建设草原自然公园,一要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促进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全面发挥,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二要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制定全国性的草原自然公园发展规划,构建布局合理、类型丰富、建设规范、管理高效、保障有力的草原自然公园体系。涉及草原自然公园周边社区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坚持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全国不同区域内草原的特点、保护目标及社会需求,因地制宜,将自然生态、草原文化、生物多样性、生态体验及合理利用示范等要素融入不同区域的草原自然公园发展。此外,还应按照草原生态系统的演化规律,科学地开展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发展草原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

在草原自然公园的管理上,一定要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对重要的草原生态系统、草原自然遗迹及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对已退化的生态系统进行以自然封育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生态修复,使草原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开展草原巡护、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控等活动,杜绝滥垦、滥采、滥挖等破坏行为,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草原植被景观的原生性和完好性。

草原自然公园需要科学规划,进行禁牧、休牧、轮牧的分区建设,制定草原健康质量标准,发展草畜平衡的放牧模式;要严格监管,在有效保护重要草原生态系统及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草原生态价值商品化,打造绿色产业示范区,为草原可持续利用、乡村振兴及巩固扶贫成效方面提供示范。

将科研监测与自然教育相结合。建立生态监测点,长期、连续性地监测生物多样性、有害生物等草原生态状况,以及草原生态旅游影响因素等,掌握、探索草原生态系统特征及其演替规律,为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恢复草原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展以科普和生态文化展示为主题的自然教育活动。

(摘编自赵金龙、张丽荣《草原自然公园:探索草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新思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去我国草原管理和利用的方式的不合理导致的后果是草地退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B、北方农牧交错区和南方农牧交错区,虽都可发展定居放牧模式,但该模式在南方农牧交错区的作用更明显。 C、建设草原自然公园的区域需要具有典型的草原生态系统特征和较高的生态保护、合理利用的示范价值。 D、要想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并且为乡村振兴及巩固扶贫成效提供示范,首先要大力发展草原生态旅游。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优化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放牧系统单元体系时,应从整体出发,不能只考虑人居、草地和畜群中的单个因素。 B、“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原则对草地资源大面积分布但生产力较低地区的草原自然公园建设有借鉴意义。 C、制定草原自然公园发展规划要以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为基础,这样才能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D、草原生态修复对保持草原植被景观的原生性和完好性有重要作用,其方式主要有自然封育与人工修复两种。
(3)、下列关于建设草原自然公园的价值,材料中没有体现的一项是(   )
A、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需要 B、是推动中华文明演进的需要 C、是发挥草原经济效益,进行生态扶贫的需要 D、是丰富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需要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5)、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放牧系统单元?各有什么优势?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分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实践因其强调协调经济与环境关系、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而具有明显的“生态现代化”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在开辟排污权交易市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中国环保产业在技术水平、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不足。整体上,转型时期的市场经济对于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似乎不能被过高估计。此外,以环境NGO为主体的公民社会的成长在促进环境宣传教育、推动公众参与、改进环境治理等方面,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作用程度依然有限。

    中国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第十二个和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在这些规划纲要中除了明确提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目标及其工作安排外,还设置一些重要考核指标。实践证明,这些指标对于政府和经济主体的行为构成较为有效的约束。

    此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国发展的统筹协调,强调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中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

(节选自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

【注】①非政府组织英文缩写。

材料二:

【注】“十三五”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污染企业和污染源的整治力度,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渐加大财政保障力度。预测到2020年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有望达到2.25万亿元。

(选自陆澜清《环境污染治理投资规模及环保细分市场前景分析》)

材料三: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本特征,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现了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完全对应,也是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作出的战略安排。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环境问题的出现,根本原因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环境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做到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现在,人民需要生态产品,就必须把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作为发展应有的内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节选自人民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材料四:

    英国从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度,到今天重现蓝天白云,成为空气治理成功的典型。半个世纪英国是如何改善空气质量的?

    以20世纪90年代为划断,之前,英国政府采取的是“应对式”空气污染治理,空气污染立法大都是在具体污染事件出现后,针对具体污染物才颁布相关法律;之后,英国认识到应对式空气污染治理的种种弊端,继而提出“整体式”空气污染治理。从政府层面,英国中央政府一方面提供宏观的战略指导,提出全国空气质量的目标,规划审查和评估全国范围内空气质量的步骤,划分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辅以各种政策文件进行指导帮助;一方面给出相对微观具体的信息指导和技术指导,为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具体行动提供帮助。另一个重点在于地方政府,英国地方政府通过实施大量的合作来开展对空气污染的整体治理,这种合作既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也包括邻近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政府与社会团体的合作。

(节选自蔡岚《空气污染整体治理:英国时间及借鉴》)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

    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

    紧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完成的报道也主要是那些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

材料二:

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

    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

    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

    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

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

    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

    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世界需要“中国新思想”

乐黛云

    ①1937年,林语堂用英文写了一本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生活的艺术》。书--出版就引起轰动,持续52个星期位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在美国重印40多次,被翻译成10多种不同的文字。直到今天,我国书籍还很少在国际上出现过如此盛况。这种现象说明世界需要于中国的,是不同于他们自己原有思想的另一种思想,不同于他们惯常生活方式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②但是,百余年来,我们很少有这样的自觉。中西文化对话中,中国面对的往往是强势文化的灌输和覆盖。中国现代文化和当代学者在国际上也常受轻视。今天,是根本改变这种局面的时候了。对中国文化来说,通过今人的自觉,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中国新思想”,是根本之道。

    ③当代世界深陷各种冲突之中。从军事战争到经济战争,从资源争夺到社会斗争,从国际冲突到文化对峙,如何克服冲突、形成合作,是人类一直未能解决的最大问题。

    ④中国先哲认为,个人无法独立生存,人的初始状态就是与父母和他人的关系,这首先就是一种社会合作状态。因此,社会的基因不是个人,而是人与人的关系。所谓“礼”,就是讲社会关系中的人如何存在,而非强调抽象的人。我国学者从中国文化的这个立场出发,参与世界大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种出发点已引起国际学术界重视。中国学者李泽厚在《伦理学纲要》中,更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情本体”,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的“情理”与西方“理性”的讨论,也引发西方文明对自身的反思。

    ⑤作为欧美对外政策基础的“帝国理论”,曾经带来三个世纪的战争灾难,已经走到尽头。中国哲学家赵汀阳,几年前出版《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描述了一个不同于帝国理论的、拥有普世正当性的中国的世界秩序模式。中国古代的“天下”,不同于西方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利益博弈模式,而是一个“至大无外”的思考单位,从“天下—国—家”这样由大至小的方向,思考如何实现各个层次的和谐。

    ⑥“天下体系”不承认存在着无法被理解的“绝对他者”,而相信每个他都是这个至大无外的“天下”的组成部分,因此就排除了不可通约的、绝对的“文明的冲突”,而这种认识正是今日世界所急需的。从此,“天下体系”作为不同于长期拥有文化霸权的“帝国理论”的另一种可替代的概念和思考方式,逐渐引起世界思想界重视。当然,其中也不乏质疑和不同意见,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学者从中国文化引发出来的新思想,已经引起世界性的重视和讨论。

    ⑦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按我们的主观愿望设计制作好再端出去的一盘点心,而是在长期互动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双向自由选择逐渐形成的。中国文化面向世界,与他种文化进行对话沟通,已有悠久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中国文化通过伏尔泰、莱布尼兹、荣格、白壁德、布莱希特等人吸收,包括误读和改写,才真正进入西方文化主流。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⑧当西方学者吸收中国文化时,首先不是大量知识的掌握,而是一种灵感的共鸣,需要从各自的需要和文化处境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以来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尊重对方的处境、意愿和兴趣,而不是主观地强加于人。同时也必须看到,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一些认识,虽然本来就是真知与误解并存,自有其片面性,但这些认识也给我们提供了崭新的异文化视角,大大加深了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

    ⑨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必须看到我们所说的复兴是一个五千年连绵不断的伟大文明的复兴,我们所说的发展是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发展,这种复兴和发展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见的。我们有能力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也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长处而不失去自我。这就是我们面对世界文化的根本出发点。

(摘编自《人民网》2013年8月6日,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些年,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强大,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迅速普及,并由此引发了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干扰课堂秩序等一系列问题,加之青少年近视率的居高不下,使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到手机上。是全面封禁还是合理引导,是刚性约束还是柔性管理?围绕权利与秩序、规定与情理、被动与自觉,小小的手机引出困扰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大课题。在国际上,尽管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已进行立法尝试,但并未完全达成共识。是因势利导还是一禁了之,成为考验学校和教师理念与智慧的考题。

    应该看到,数字化、智能化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但心智尚未成熟、自制能力仍相对较差的中小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利弊参半。其利,一目了然。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学生借由智能手机可便捷地获取各类资讯。教、学、评、测等环节均可基于实时反馈和数据分析及时完成,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推动个性化教学和因材施教。其弊,也清晰可见。部分学生沉迷于手机不能自拔,成了校园里的“低头族”,分散了注意力、干扰了教学秩序、影响了视力和身心健康。更为严重的,还有部分学生因沉迷网络世界导致心理疾患,或受不健康内容的诱导误入歧途。

    (摘自赵婀娜《用“教育思维”管好校园手机》《人民日报》2019年2月25日)

    材料二:

    针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防沉迷系统早在2007年就已上线。2009年,“绿坝花季护航”软件开始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电脑上预装;2011年,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启动。此外,《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等法规,也对游戏实名制、防沉迷系统做了具体规定。

    一些大型游戏厂商近年来也开始尝试利用人脸识别、强制公安实名校验、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提醒、“宵禁”等技术手段,对未成年用户游戏行为进行管理。

    腾讯未成年人保护项目负责人、腾讯互动娱乐用户平台部总经理郑磊介绍说,目前腾讯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大致分两大产品线:一是游戏健康系统,该系统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在所有腾讯游戏产品中监测、管理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如13岁以下用户每天限玩1小时,每天21时至次日8时之间禁止玩游戏,13岁及以上未成年用户则每天限玩2小时等。二是成长守护平台,围绕“家庭守护”“师生互动”“自我管控等推出相关的游戏管理产品和工具,邀请家长、老师共同了解孩子游戏行为,商量控制游戏行为方案。

    (摘编自彭训文《上线运行12年,“疏堵结合”咋实现?》,《人民日报》2019年7月1日)

    材料三:

    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网络游戏更是特别容易让人上瘾。对于自觉性和自制力尚很差的中小学生来讲,尤其容易着迷,因此必须集合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力量,共同为孩子营造安心读书、健康成长的环境。

    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开展专题教育、规范学校管理、推动家长履责,是堵住上瘾漏洞的关键一环。要把预防的篱笆扎紧,就需要学校和家庭无缝衔接。如今,多地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时段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增强对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都是值得推广的好做法。老师不埋怨家长疏于管教,家长不“甩锅”给老师,而是共同负起责任,无疑将给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为坚实的保障。

    “堵”的同时如果缺乏“疏”的举措,难免会让孩子在好奇心和冒险意识的驱使下,钻空子、想歪点子去接触游戏,适得其反。因此,学校和家庭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更多文体爱好,以充实美满的陪伴、健康积极向上的兴趣排挤“手机控”的时间和空间,降低沉迷的可能性。

(摘编自郑海鸥《疏堵结合,让孩子远离游戏瘾》,《人民日报》2018年11月1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网络在线学习,因为少了在途时间,获得知识更便捷、省时、省钱,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厚爱。再加上通过前沿技术的使用带来更好的教学互动与体验,使教师授课效果更好。但是,由于在线教育具有网络所具有的特点,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有的甚至很令人担忧。在线教育不应仅仅是将线下教育通过录像、录音简单上传至网络,而且要根据在线教育的内容和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等,釆取受教育者喜欢又能够接受的方式方法,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在线教育者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分寸,做到想学生所想,在线教育才会更上一个台阶。不要把在线教育变成冰冷的机器人教学,也不要吸收网络隔空对话油腔滑调、想当然的手法,甚至把低俗当有趣。另外,在线教育“名师”掺假注水,技术控制不过关,会误人子弟,影响在线教育的效果。

(摘编自卞广春等《在线教育要多点温度和责任》)

材料二:

材料三:

    在线教育的关键词仍是教育,而不是商业。教育是非常严肃的一个话题,它关系个体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一种教育模式要行稳致远,其核心要件当然是人才。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好课。好的课程一般都有好的教学体验。然而,好的教学体验不同于受学生欢迎。我们希望寓教于乐,可是别忘了,寓教于乐必须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应该是内容,乐应该是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务于内容,二者既不可偏废,其地位也不可颠倒。现在,我们有些教育机构,商业铜臭味太重,眼睛里只有人民币,没有人民和底线。它们不是在诲人不倦,而是在“毁”人不倦。这一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摘编自文峰等《给教育产业戴上质量“紧箍咒”》)

材料四:

    除了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等免费通识类教育课程之外,越来越多专业细分的教育平台也涌现出来,如专注于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应对雅思、托福、公务员等专门考试的线上培训等。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显著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时间空间上的突破,更体现在教育的教、学、评、测等多个环节。在互联网模式下,学习不再只是呈现、接收、反馈的过程,而是一种全新的认知过程。课程的建设也不再只是师生传授,需要更加关注进度设计、用户感受、社会参与等。比如,当课程后台大数据显示,在课程进行到某一时段时,有超过一半的学员做出了暂停或回放的动作,那么可以就此了解课程难点所在,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

(摘编自丁雅诵等《在线教育,打开你的知识空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这段重要论述揭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事实,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天人合一”“仁爱之心”“忠恕之道”等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认为,人类与宇宙万物是相互融合的,是一个整体,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都是自然的一部分。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将“天人合一”发展为一个哲学体系,从而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类所从事的一切都应是顺应自然规律去发展的。打破自然的平衡,也同样破坏了人类自身的平衡。世界各国纵使相隔千山万水,依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世界各国同处一个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人类与自然、国家与自然、国家与国家统一协调发展。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形态应该是一种“真正共同体”,它是在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过程中所达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人的本质复归的真正表现。

“仁爱”理念始于春秋战国时期,“仁”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伦理准则,其核心要义便是“爱人”,也就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敬重。人们要做到“仁”,不仅仅是简单的去爱别人,更要去敬爱万物,帮助天地万物蓬勃生长,从而达到“与天地参”。“仁”除了最基本的爱人之心,更应顺应着“生物之心”去对待万物。“仁爱之心”并不是追求个人主义和个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主动救助需要被救助的人,使民众都可以乐其生,遂其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体现了“仁爱之心”的深刻内涵,自我与他人、同族与他族、本国与他国是唇亡齿寒的共生关系,我们的生存与他人的生存都是一样的重要,共同的成长才是生存,以仁爱之心去接纳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人,才是我们长久的生存之道。

“忠恕絜矩”即忠恕之道的不变法则,“忠”,尽已之谓忠,即对人应当尽心竭力。论语《学而》一篇中记载了曾子的话,“吾日三省吾身”首先提出的便是“为人谋而不忠乎?”面对众多的人生层面,曾子首先想到的便是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可见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恕”,从字面上来说分为“如”“心”,即顺从自己的心。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弟子子责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恕”字包含了人的一生可以遵守的准则,简而言之,因为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成全别人的喜欢,这就叫“忠”;因为自己不喜欢什么,而知道别人也不喜欢什么,因而不愿意将这些别人不喜欢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这就是“恕"。“忠恕”理念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要围绕的准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作为文化底色,彰显着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伦理精神和价值意义,必将为人类带来幸福的未来。

(摘编自朱思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意蕴))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