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春蕾中学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阅读

(甲)

庆历中,欧阳文忠公谪守滁州。有琅琊幽谷,山川奇丽,鸣泉飞瀑,声若环佩,公临听忘归。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去十年,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闻而往游,爱其山水秀绝,以琴写其声,为《醉翁操》。盖宫声三叠。后会公河朔,遵琴作之,公词以遗遵,并为文以叙其事。然词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后三十余年,公薨 , 遵亦殁。其后,庐山道人崔闲,遵客也,妙于琴理,常此曲无词,乃谱其声 , 请于东坡居士子瞻,以补其阙。

方其补词,闲为弦其声,居士倚为词,顷刻而就,无所点窜。然后声词皆 , 遂为琴中绝妙,好事者争传。遵之子为比丘,号本觉法真禅师,居士书以与之,云:“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沈君信手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作词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者矣。”

(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乙)

醉翁操

(宋)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篑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弦”。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 , 水有时而回渊。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两三弦。

(注)①薨(hōng):君主时代称诸侯或大官等的死。②谱其声:标注指法符号。③点窜:指删改。④荷篑:典出《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⑤童巅:山顶光秃。⑥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阅读诗文,选出参与古琴曲《醉翁操》创作的人员正确的一项(   )
A、沈遵、崔闲、苏轼、本觉法真禅师 B、欧阳修、崔闲、东坡居士、本觉法真禅师 C、沈遵、欧阳修、崔闲、苏轼 D、智仙、沈遵、崔闲、东坡居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去十年(既然) B、琴作之(援助) C、此曲无词(遗憾) D、然后声词皆(准备)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僧智仙作亭其上,公刻石为记,以遗州人。

2)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手,有不相应。

(4)、依据原文填空。

同是写琅琊山泉声美妙,《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是直接描写“山行六七里,”;(甲)文中王辟之是以声写声“”,苏轼《醉翁操》上片则是用“”两字发无疑之问。

(5)、结合《醉翁亭记》、(甲)(乙)诗文,说说你对《醉翁操》中“此意在人间”中“意”的理解。
举一反三

现代文阅读

精神明亮的人

王开岭

①十九世纪的一个黎明,在巴黎乡下一栋亮灯的木屋里,居斯塔夫·福楼拜在给最亲密的女友写信:“我拼命工作,天天洗澡,不接待来访,不看报纸,按时看日出(像现在这样)。我工作到深夜,窗户敞开,不穿外衣,在寂静的书房里……”

    ②“按时看日出”,我被这句话猝然绊倒了。

    ③一位以“面壁写作”为誓志的世界文豪,一个如此吝惜时间的人,却每天惦记着“日出”,把再寻常不过的晨曦之降视若一件盛事,当作一门必修课来迎对……为什么?

    ④它像一盆水波醒了我,浑身打个激凌。我竭力去想象、去模拟那情景,并久久地揣摩、体味着它……

    ⑤陪伴你的,有刚苏醒的树木,略含咸味的风,玻璃般的草叶,潮湿的土腥味,清脆的雀啼,充满果汁的空气,仍在饶舌的蟋蟀……还有远处闪光的河带,岸边的薄雾,红或蓝的牵牛花,隐隐颤栗的棘条,一两滴被蛐声惊落的露珠,月挂树梢的氤氲,那蛋壳般薄薄的静……

    ⑥从词的意义上说,黑夜意味着堰息和孕育;而日出,则象征着一种诞生,一种升跃和伊始,乃富有动感、饱含汁液和青春性的一个词。它意味着你的生命画册又添置了新的页码,你的体能电池又注入了新的热力。

    ⑦正像分娩决不重复,“日出”也从不重复。它拒绝抄袭和雷同,因为它是艺术,是大自然的最宠爱的一幅杰作。

    ⑧黎明,拥有一天中最纯澈、最鲜泽、最让人激动的光线,那是灵魂最易受孕、最受鼓舞的时刻,那是生命最易受鼓舞、最能添置信心和热望的时刻,也是最让青春荡漾、幻念勃发的时刻。使我们看清了远方的事物,看清了险些忘却的东西,看清了梦想、光阴、生机和道路……

    ⑨迎接晨曦,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大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生命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更细腻、清新的感受。

    ⑩“按时看日出”,乃生命健康与积极性情的一个标志,更是精神明亮的标志。它不仅代表了一记生存姿态,更昭示着一种热爱生活的理念,一种生命哲学和精神美学。

⑪透过那橘色晨曦,我触摸到了一幅优美剪影:一个人在给自己的生命举行升旗!

    ⑫在一个普通人的生涯中,有过多少次沐浴晨曦的体验?我们创造过多少这样的机会?

⑬仔细想想,或许确有过那么一两回吧。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某个刚下火车的凌晨——睡眼惺松,满脸疲态的你,不情愿地背着包,拖着灌铅的腿,被人流推操着,在昏黄的路灯陪衬下,涌向出站口。踩上站前广场的那一刹,一束极细的腥红的浮光突然鱼鳍般游来,吹在你脸上——你倏地意识到:日出了!但这个闪念并没有打动你,你丝毫不关心它……

⑭或许还有其它的机会,比如登黄山、游五岳什么的:蹲在人山人海中,蜷在租来的军大衣里,无聊而焦急地看夜光表,熬上一宿。终于,当人群开始骚动,在巨大的欢呼声中,大幕拉开,期待已久的演出来了……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混乱、嘈杂、拥挤不堪中进行的,越过无数的后脑勺和下巴,你终于看见了,和预期的一模一样。你会突然惊醒:这是早就被设计好了的,美则美,但就是感觉不对劲儿。

    ⑮而更多的人,或许连一次都没有!一生中的那个时刻,他们无不蜷缩在被子里。他们在昏迷,在蒙头大睡,在冷漠地打着呼噜——第一万次、几万次地打着呼噜。那光线永远照不到他们,照不见那身体和灵魂。

    ⑯放弃早晨,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已先被遗弃了。意味着你所看到的世界是旧的,和昨天一模一样的“陈”。仿佛一个人老是吃经年发霉的粮食,永远轮不上新的,永远只会把新的变成旧的。意味着不等你开始,不等你站在起点上,就已被抛至中场,就像一个人未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

    ⑰多少年,我都没有因光线而激动的生命清晨了。

 (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