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古至今,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和互动,都有艺术相伴。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和情感溪流,也是贯通丝绸之路的文化血脉。丝绸织锦、陶瓷器、乐器、歌舞、建筑、绘画等,以其物质与艺术属性的和谐统一、实用与审美功能的相得益彰满足了丝绸之路沿线人们的各种需求。同时,艺术的交流和相互影响,沟通了民族情感,化解了文化冲突,丝绸之路由此千年不绝,绵延至今。

人类的交流从物质交换开始,通过各种生活用品和器物的交换,沟通着不同族群人与人的关系,而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则改变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风尚,也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中国丝绸、瓷器被西方人推崇,印度、波斯、中亚音乐舞蹈对中国乐舞的影响等等,是在艺术差异性中建立的新型审美关系,并发挥了长久而特殊的功能。丝绸之路艺术从物质实用性与精神审美性两方面满足了东方与西方社会的需求,也穿越了国家民族地域界限。丝绸之路艺术史与以往的国别艺术史、区域艺术史、世界艺术史不同之处之一,就在于它不是“纯艺术”的历史,而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从学术的角度说,在人类艺术史乃至人类史的视域中研究丝绸之路艺术,避免了在狭义的艺术视域下建构艺术史的发展逻辑,同时,提出一个艺术理论问题——“物的艺术表达”。

“物的艺术表达”的概念,意指物质交流负载艺术元素,同时,艺术创作及其传播对于物质载体、材料、质地的要求、利用和催生,使得“物”蕴含丰富的艺术性和审美性,也具有了艺术表达功能和“文本”叙事功能。“物的艺术表达”的研究将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获得新的理解,也使得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之关系获得新的阐释。瓷器和其他器物,丝绸和织物,乐舞和乐器,建筑风格和雕塑手法等等,不仅以物的实用性而且以其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精神滋养。可以说,蕴蓄艺术审美性的丝绸之路物质交流,或者说具有艺术品格的物质交流,就是心灵对话,就是审美意识的表达,它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经济利益和文化冲突造成的裂痕,这是人类艺术史上特殊的艺术现象,是丝绸之路艺术的独特意义之所在。

丝绸之路艺术作为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艺术整体,体现了一种彼此欣赏、和而不同、包容差异的文化精神,它的艺术趣味是异中有同,它的审美特质蕴含更多共性,它的精神追求指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演变,其重要意义包括物质交流对异域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时尚和审美趣味的改变。在古代,西方曾因为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的进口而创制出大量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中国的青花瓷餐具,改变了欧洲的饮食习惯和室内设计。同样,来自欧洲、南亚、西亚和中亚的丰富的物质产品交流,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和东亚的生活方式,创造出新的艺术样态。由对艺术的彼此欣赏而加深相互之间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可以说,不同艺术的接受就是对不同文化差异的包容和融合,艺术是温润和滋养丝绸之路的精神源泉。

(程金城《艺术对丝绸之路的温润和滋养》)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物质与艺术、实用与审美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丝绸织锦、陶瓷器、乐器等交流的物品使丝路沿线的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B、丝绸之路千年不绝,绵延至今,是因为丝绸之路中的艺术交流和影响,能沟通民族情感和化解文化冲突。 C、当物质被赋予艺术审美特性之后,便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美学风尚,化解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具有了物质功能。 D、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演变,促进了东西方的创新意识,西方因为进口远东地区的瓷器和茶叶等而创造出新型器物和艺术产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出了以“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的艺术理论。 B、文章认为丝绸之路艺术史是与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交流史。 C、文章全文逐层深入地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的独特意义。 D、文章论证了丝绸之路艺术彼此欣赏、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承载的不仅仅是物与物的交换,更承载着艺术交流,瓷器、丝绸织物、雕塑等以其实用性和艺术性沟通人类审美情感。 B、想要使丝绸之路艺术的意蕴有新的理解、丝绸之路物质与艺术的关系有新的阐释就要使用“物的艺术表达”研究丝绸之路艺术。 C、张骞将中原的漆器、铁器、丝绸带入西域,将西域舞蹈、汗血马、葡萄带回中原,既改变中原、西域生活方式,也改变时尚和审美情趣。 D、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哲学理论同样体现在丝绸之路艺术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丝绸之路的精神追求。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互联网时代更应注重用词准确

    近日,《山西日报》等媒体根据网络热度排名,总结了2016年十大网络流行语。广西小伙的“蓝瘦(难受)、香菇(想哭)”,奥运选手傅园慧的“洪荒之力”,以及王健林说的先定一个“小目标”,成为最热的三个词语。

    有人说,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其实就是无规律。词语的传播更是如此——我们不仅难以摸准热词的特征,更难以预测它何时、以何种形式击中网民的痛点。那么,在众声喧哗、信息碎片化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在用词上该持以怎样的态度呢?

    兹认为,为了提高表达效果和沟通效率,可以在适当场合使用热词,但必须基于准确、恰当、合适的前提。

    热词有超强的表情达意效果,往往是区区几个字,胜过千万言。2015年的热词“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道出了大众对脱离现实生活、外出旅游散心的期许,同时既精准传达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情怀,又听起来不那么文绉绉,颇得网民喜欢。而且,热词往往能僭越年龄、辈分、等级,将沟通双方置于平等状态。比如,很多父母在用微信与子女沟通时,自称“宝宝”卖萌,相信这样的用词,会部分消除横亘在双方之间的沟通障碍,起到促进沟通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又格外强调,使用热词的前提是,用词准确、得体、合适。因为热词特别受追捧,一个明显乱用或错用的热词在网上刷屏,只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效果,形成错误的示范效应。

    热词要用得准确。该用动词的时候,绝对不能擅用名词敷衍。准确使用热词,会带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近几年各大高校毕业典礼,校长们都爱用点网络热词来带动气氛,反响热烈。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根叔”,巧用“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等词语,令毕业生更添对母校的留恋。

    热词要用得得体。要掌握用词分寸,不能为了套用热词,而扭曲词语本来的意思。比如,很多地方都把人才培养项目的具体工作描述成“人才培养工程”,这其实是对“工程”这个词语的滥用,只有形成系统的培养项目,才能称得上是工程,平时的具体工作如提高待遇、落实住房等,只能称得上是人才工作。

    热词要用得合适。热词虽好,但也是该使用时才使用,不要刻意追求表达效果,“为了热词而热词”。要学会合适使用热词,可以参考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些词语的运用,比如“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些用法,广大群众不仅容易理解,还很容易产生共鸣,取得了尤为突出的传播效果。

    词语不一定花里胡哨,最重要的还是适得其用,与特定的语境、背景相契合。如今通信发达、信息芜杂、词语泛滥,我们应学会使用热词,但更应注重用词的准确、得体、合适,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0月30日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论是在书体演变期或个性风格翻新期,书法风格的表现形态都具有着意而为或随意而作的两大类型。这也是一对大的风格范畴,它是各种风格的概括和归属。一件书法作品,是着意型的还是随意型的,这是由书家在作书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和观念形态所决定的。

    在书体演变期,着意型的风格往往是在其实用的社会功用目的所造成的某种格式制约下产生的,即庄重场合、庄重用途对书家提出了庄重恭谨的作书要求。而这一要求又促使了日益追求端庄工整的书法审美观念的形成。大量的刻铸铭文所表现出的日趋工整的风格,就是在这样的用途要求之下形成的,如西周金文,从早期的仿效手写体形态逐步脱出,中期出现线条匀称、结体和章法端整的作品,而至春秋战国时的《石鼓文》,再至秦小篆刻石,形成工整端严的极端风格,即为一典型例子。

    在手写体墨迹遗存中,因日常一般的应用目的而产生的书迹则占大多数。这一类书迹草率急就,不计工拙,从其实用意义上来说,只求能识能懂,起到记录语言、传达信息的作用即可,但在无意间却创造了有意追求而不可得的天趣妙境。今天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去看,它有着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如春秋末期的《侯巴盟书》、汉代大量的急就文书等等,均为此类。

    在书体演变期中,着意型与随意型的风格表现,一般是实用的社会功用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作者主动积极的审美追求必须服从于这一实用目的和由这一社会功用目的所生成的社会流行的某种审美理想。而在随意型的大量书迹中,我们才充分感受到先人们的艺术天性灵感自由喷发,因为这是一大片自由天地,不受任何特定用途的特定审美观念的制约。

    在士大夫文人个性书风翻新期,书法风格的变化以士大夫文人书家的自觉追求为主旋律,各种书体体式、法度,在其基本形式法则的制约下,书家们竞相发挥各自的艺术天才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钻研前人书法,锤炼功底,融会贯通,发之以性情,力求创新风格。其崇扬个性、求新尚变的主体意识十分强烈。故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刻铸铭文的书迹中,还是在手写体墨迹中,无论是为特定用途恭谨而书的作品,还是在随意所为,任情随性的书迹中,我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书家的个性审美意识的作用,这一点在唐以后的书法创作中更是日益鲜明而强烈地彰显出来。

(摘编自徐利明《中国书法史的基本特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其中欢门就如同与目前搞大型庆祝时使用的冲气拱门,而灯箱广告则是在灯笼上题字用作广告宣传。值得一提的是印刷广告,随着纸张与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宋朝时期就出现这种新的广告形式,在如今能够看到的宋代文物中,大都带有私人标记,既有工匠的籍贯、姓氏,又有生产作坊的记号、产品介绍等。

    同样的瓷器,有铭文的总比没有的好。多一个铭文就会多传达出一份信息。现代社会的人们,可能对广告的狂轰滥炸产生了厌倦,但假如是在一千多年前的瓷器上作广告,那就能让人耳目一新了。唐代的长沙窑有“郑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铭文;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白釉花口瓶,腹上刻有“丁道刚作瓶大好”。这样的自吹自擂,一点也不比现代广告逊色。相对明清瓷器上的“玉堂佳器”、“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等等,却没有唐人的直率,反而给人一种羞羞答答的感觉。

    有人认为,瓷器上的广告说明了当时行业竞争的激烈。备受人们喜爱的诗词铭文瓷器的出现,也是行业竞争的结果。湖南望城县唐代铜官窑出土有几百件铭诗的瓷壶,诗的体裁主要有五言、六言两种,其中大部分是五言诗,有近50种字体以行楷为主,不见草书,更不见篆书,说明识读的对象主要是文化不高的广大群众。壶上已发现唐朝著名诗人的诗3首,而且,这些诗绝大部分未收入《全唐诗》。有人称这些诗为出土的唐诗,是陶瓷诗的鼻祖。

——节选自《探索·发现中国千年前的广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匠精神”,曾在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中扎根生长。千百年来,华夏“大国工匠”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令西方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由他们聚敛起来的“工匠精神”,也不断酝釀、发酵,直至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无论在庙堂上还是江湖间,每一个时代那些巧思运筹的工匠们亦成为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由他们生发出来的“工匠精神”亦成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韩非子《五盡》提到率先民“构木为巢”的有巢氏和“钻燧取火”的燧人氏,均是因为拥有了独门技艺而得以“王天下”。唐代后期的敦煌文献《二十五等人图并序》用了这样的文字来描述传统工匠:“工人者,艺士也,非隐非仕,不农不商……虽无仕人之业,常有济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这是对能工者、善工者的歌颂,对“工匠精神”的至高认同。而在民间,工匠文化同样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与尊重、诸如“良田百顷,不如薄艺在身”“技多不压身”等说法不胜枚举,工匠文化渐成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出于这种朴素认知,民众愿意学手艺,愿意将手艺练得精益求精,潜移默化中也孕育了中国工匠独特的敬业精神。

    随着“工匠精神”的蔚然成风,“工区精神”的内涵和要义,也在历代人的推敲中逐渐显现出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是《诗经》里描述工匠制作骨器、象牙、玉石的字眼,至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其进行了更高层次的阐述和提升,他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益求精,这在现代语境中,被认为是“工匠精神”核心和精髓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历史文丛中。再后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瓯北诗话.七言律》中时其做了进一步的引申和阐述——“盖事之出于人为者,大概日趋于新、精益求精,密益加密,本风会使然。”待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将其扩展到近代工业,概枯提炼出“精益求精”精神,这成为当代技术道德的重要规范。

    精益求精、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手下世界的“工匠精神”,被不断内化、延伸至更广的领域。古人们还将“工匠精神”延伸至文化创作领域,于是,就有了“匠心独运”的说法。此外,文化创作中无论是“打磨”“勾画”,还是“描摹”“推敲”,都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文化创造中的对位呈现。

    《礼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新时代语境下,从古老而朴素的文化源头重新出发,“工匠精神”正成为新的时代热词,而热度的背后是一场新的出发,“工匠精神”正返本开新,开创着全新的天地。

(摘编自公晓慧《“工匠精神”是深藏于中华民族基因中的精神密码》)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