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在日常实践中锤炼品德完善人格》,完成小题。

在日常实践中锤炼品德完善人格

        ①道德,几千年来都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精神力量。《论语》有言“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大学》曾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思想家们把个人品德修养、品德教育、培育理想人格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人作为国家社会的基础细胞,其人格的完善与塑造,正是小家幸福美满、国家和平昌盛的基石。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品德之所以闪现着人格光彩,也因它从来不是上天赋予,不是某个人的专有财富,而是每个人后天习得,经历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美德是一种战争状态,我们生活于其中,就要常常与自己作斗争。”这种斗争,常常在善恶之间,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在宽厚与狭隘之间,在勤劳与懒惰之间……道德界定了是非善恶,这样的选择权,恰恰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③灿烂的星空中,总有瞩目的星辰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那些让人动容的道德力量是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如一日默默守岛的爱国赤子心;是杜富国为人民扫除雷患,为保护战友英勇负伤的无私;是退休老人马旭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奉献;是邰丽华从不幸的谷底到艺术的巅峰,于无声处再现生命蓬勃的自强。这些普通人展现出的人格魅力,标定了一座座高峰,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完善自身的坚定信念。

        ④个人品德成于日常实践修炼。十字路口的遵规守纪,公交车上的文明礼让,工作上的积极主动,邻里间的宽容以待都是锤炼品行的好方法。而品行也从来不是一次性“用品”,一两次坚守、一两次奉献、一两次善举都不能称之为拥有了良好品德。品德需内化于心、内化于生命全程,必须时时处处地提升,持久不懈地发力。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要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⑤小事小节中有原则、有品德、有人格。而日常修炼中每个人品德上的一小步,终将汇成社会道德前进的一大步。

(选自2019年11月3日《中国青年网》,有删改作者浔山)

(1)、根据你对全文论述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在第①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2)、阅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引用《论语》和《大学》中的话,意在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B、第③段列举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和杜富国、马旭、邰丽华的典型事例,来论证“灿烂的星空中,总有瞩目的星辰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C、第④段论证了个人品德成于日常实践修炼这一内容。
(3)、下面的名言可以作为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快乐取决于心态
                                                                                                佟晨绪
      ①那天在书店看到一本米勒博士和米尔博士著作《快乐是一种选择》的书,翻来看了很久,书中从多种角度阐述了快乐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多个方面告诉我们,人要想获得快乐,就应该抱有种淡看云卷云舒、庭前花开花谢的超脱心态。
      ②在这个细观瞬息万变、诱惑四伏的当下社会,为人处世正需要我们保持这种平淡沉稳的心态。斯宾诺莎曾说:“快乐是一个人从较小圆满到较大圆满的过渡;痛苦是一个人从较大圆满到较小圆满的过渡。如果我们选择紧紧抓住痛苦不放,那么快乐就永远不会到来。”
      ③其实我们都知道,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于里于外表现出的一种正常回应;是没有钱财多或少的定位;没有房屋面积大或小的标准;没有职位高或低的标尺衡量;没有春夏秋冬的暖凉之分;没有男女老幼之别,更没有雅俗傲庸之辨。雅人有雅兴,俗人有俗趣。无论富与贫、官与民,都各有其乐。锦衣玉食也好,粗茶淡饭也罢,这些都是为心性满足而快乐。
      ④快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洒脱的人生境界,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洒脱自如,有的人过于拘谨就无法洒脱,有的人过于张扬自我不懂洒脱。其实,洒脱应该是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境不高傲、逆境不萎靡豁达的精神境界。形象地说,洒脱就是一桌风味各色的佳肴,酸甜苦辣涩俱全。如果我们不会品味与享受,就体会不出佳肴的独特风味所包含的幸福快乐,更体会不出人生多姿多彩的美好况味。
      ⑤古今名人中,能真洒脱者大有人在,唐朝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因小人进谗而“赐金放还”。一友人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痛惜,于是不惜金钱设宴为他饯行。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诗人吟出了这样的千古名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乐观诗句。那种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以及睥睨天下的洒脱傲气,使《将进酒》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篇。

      ⑥诗人刘禹锡,因革新遭贬谪,但却不为那些压力所阻,仍然以顽强精神与政敌相抗争,写出“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他以潇洒豪放的人生态度,超过“巴山蜀水凄凉地”,坚守“二十三年弃置身”的人格,最终迎来仕途上崭新的篇章。
      ⑦伟人有伟人的洒脱豪迈,百姓也有百姓的快乐。洒脱与快乐对于我这平常小人物来说亦是如此光鲜与壮美。面对繁杂而平淡的生活,以一种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洒脱飘逸去面对去感悟,不失为一种超然的快意。忙碌时,用一种独特的人文品格为事业迎来送往是快乐,用一双勤劳的手为家人洗手做羹也是快乐;闲暇时,捧一杯香茗,慢慢地品尝那淡淡的清香;捧一本书,慢慢吸取它的滋养;听一首乐,用情享受心灵天堂更是快乐!
      ⑧其实,快乐很实际,洒脱也很简单,它就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选择、去感受,就会时时体味到那份快乐的滋味。毕竟,世上没有绝对幸福的人,只有不肯快乐的心。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①                                     
       ②晶莹美丽的珍珠,其中心不过是颗砂粒,正所谓“病蚌成珠”。精美洁白的雪花,它的凝结中心或许就是一粒灰尘。疯狂施虐的台风,其中心竟然是一孔无风无雨,晴朗安宁的“风眼”。
      ③高尚的科学若溯本求源,其萌发中心也多为蒙昧异类。医学源于“巫术”;化学起于“炼丹”;天文学源于“占星术”;地理学源于“风水”;数学起于“数术”;概率论源发于“赌博”。就连科学的许多根本问题也都源自于宗教的原始追问,如生命起源、人类起源、宇宙起源、智能起源。
      ④大气中的水汽之所以能凝成雨滴,全靠空气中的尘埃作为凝聚中心。倘若天空绝对干净,哪怕大气中的水汽再多也绝不会下雨。可见,天空里若缺了这些“脏东西”,陆地上就没有雨,没有河流,没有植物,没有动物,当然更不可能有我们人类。一句话,没有灰尘我们就不能活!
     ⑤有时能成为“中心”的还非得异类。同类之物彼此相差无几,谁也难成谁的中心。异类的介入打破了这种无差异的均衡,“中心”自然也就应运而生。想当年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各怀绝技谁肯服谁?倒是位武不如诸将,文不如军师的“异类”人物——宋公明,凭着“急公好义”的道德威望成了山寨的最高首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为什么中国人不够幸福
无论是在别人看来,还是我国民众的自身感受,当前的中国人都不够幸福。腾飞的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更新的基础设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为什么没有带给中国民众更多的幸福?是什么造成了中国人幸福的缺失呢?
社会支援、政治清明、自由公正,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在幸福的概念中这些因素的权重并不比财富轻。而现实却是我国抑郁症患者超过2600万、无数大学生曾经陷入就业迷茫、7成公众担心药品安全、教育机会与资源显失公平、7亿多人曾经受到职业伤害、70%上班族工作不和谐、7成知识分子走在“过劳死”边缘……。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社会机能落后,这就是抹杀民众幸福感的现实因子之一。
而幸福的另一个层面,也包括精神的健康和满足。在精神意识层面,经济发展了,收入提高了(且不说这里的“收入提高”是否真实),中国民众却失去了方向感。道德感的丧失再难保障家庭的稳定;社会信任度下降让摔倒的老人无人搀扶,令遇险的孩子无人救助;贪腐与贿赂造就的豆腐渣工程比比皆是;贪婪与监管不力助长的食品安全事件随处可见;一己之私与盲目短视造就环境日益恶化。信仰缺乏与群体意识丧失,令国民集体陷入不安,全民性的焦虑感不断扩散。面对这样的盲目和精神无所依托,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安全感被消磨殆尽,又何言幸福。
所以,全民可以共享的社会功能的完善,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精神文明发展,是国民幸福不可或缺的部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②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对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弥补或规避。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
        ④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能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个卓越超群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唯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能完成超出一己之力的事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还要容其所短,特别是人的某些失误或过错。接受任务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或偶尔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对于一些方法上的过失,要用宽容心来包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一出现失误就任意指责,简单处罚,接受任务者就会变得谨小慎微。畏葸不前,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工作。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占领一座“制高点”

       ①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很是壮观。在人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

       ②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奇伟瑰丽,难以企及;梅兰芳、周信芳占领的是京剧的制高点,美轮美奂,光彩照人;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pí fú蚂蚁)撼树”。

       ③然而,这并不是说后来的人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了,因为还有次一级的制高点,同样很重要,很壮美。如果说李杜占领的是三山五岳,你还可以去占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譬如诗歌,即便不能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帜,占领自己的山头,苏、辛占领的是豪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塞诗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波澜壮阔,或柔情似水,或金戈铁马,或小桥流水,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熏陶。退一步讲,如果连占领普陀山、五台山的机会也没有了,你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有志向,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有了自己的山头,就拥有了一座事业的制高点,你就是标准、楷模,你就是权威泰斗,你就有了话语权。

       ④可是,当今世界人才济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想拥有一座自己的制高点,是越来越难了。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制高点呢?

       ⑤关键要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决不重复别人,务必要独出心裁。比如练书法,我们练一辈子隶书也超不过汉隶水平,终生研习草书也难赶上张旭、怀素,然而,前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苦心揣摩多年,终于发明了一种韵味独特的“草隶”体,清新明快,一鸣惊人,发挥“杂交优势”,硬是在草、隶两座大山之间崛起了一座新的制高点。

       ⑥再就是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个制高点都是一点一点地堆起来的,说是占领其实更是建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可能奏效,有的甚至要倾终生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拥有制高点的人,哪一个不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狂,哪一个不是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⑦每个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不一定是珠穆朗玛,不一定高耸入云,但一定是独具特色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

梁启超

    ①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④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⑤第二要乐业。“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骄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⑥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