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上海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①无边丝雨,飘飘洒洒,连绵山脉笼罩在雨雾中,那天,是我来这所偏远山区小学支教的第一天。

    ②来之前我曾想,作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或许能激发出孩子们探索外界的信心,甚至改变孩子们的命运。

    ③不过在一展抱负之前,我得先面对自己的生活问题。下雨导致了停电,小学里没有现成的床,幸亏我准备了睡袋。厨房里生锈的地锅满是污垢,第二天光刷锅我仿佛就刷了一个世纪。更令人头疼的是没有自来水,只有一个盛水的桶,桶里的水仅够洗漱、要是想做饭、洗澡,就得去校外打井水。

    ④每天放学后,送孩子们回家的时候,我会顺便家访。没想到,孩子们的上学之路道阻且艰,尽管政府已经把山路修得很平整,但很多孩子更愿意走林间小路,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穿行在树丛中的羊肠小路上,我明显跟不上他们的步伐。

    ⑤孩子们会时不时给我讲一些奇特的事情,比如山林的深处有野鹿、银狐,比如曾经有孩子上学途中从高高的山坡上滚下去,居然没有受伤……那些离奇的传说赋予了这片天地中的人们充满灵性和浪漫的生命元素。

    ⑥这种浪漫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只是昙花一现。当我亲眼看孩子们闷着头大口吃着缺油少荤的单调午餐时,我意识到这里的孩子们过早体会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也明白了为什么一开始孩子们对我播放的有些纪录片提不起兴致。的确,面对这些小小年纪就艰辛生活着的孩子,我没有资格要求他们去关心遥不可及的远方和素不相识的人们。但我能做些什么?

    ⑦支教的最后一天,为了给我送行,孩子们早早来到学校画黑板画、贴气球、布置教室。他们的欢笑声像高原洁净的空气一般清新怡人,节目是孩子们提前好几天排练的,每表演完一个,我都拼命鼓掌。

    ⑧欢送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孩子们悄悄出去了。起初我没有在意,后来发现教室里人越来越少,门外响起呜呜哭声——整个走廊里都是蹲在地上哭的孩子。我手足无措,不知道先去安慰哪一个。我不忍心面对他们,转身回到教室,然而黑板上的字又一次刺痛了我,我疯狂地擦着满满一黑板孩子们写给我的话——“别走!留下来!”“留下来!别走!”任凭泪水恣意流淌。我真的太为难了

    ⑨傍晚,坐在回程的高铁上,一位妈妈在给孩子指着远处美丽的红霞,孩子笑着;旁边坐着的是被山区孩子触动了的我,远方生活着的是通过我看到了大千世界的山区的孩子们。

    ⑩流年笑掷,未来可期。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下面对第①段环境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明“我”前去支教的时节是春季。 B、交代“我”去支教的地点是偏远山区。 C、为文章第③段停电情况的出现做了铺垫。 D、烘托了“我”对支教工作的恐惧心理。
(2)、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
(3)、阅读第④—⑥,完成下面的填空。

山区孩子的生活状态:

艰辛:①     ②

浪漫:孩子们讲述流传在山间的奇特故事。

这种生活状态造就了孩子们③,④的性格。

(4)、第⑧段中说“我真的太为难了”,是因为
(5)、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送报的少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6楼,每天清早8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闲聊过,得知他每天凌晨5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7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8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在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床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5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天之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9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般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8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8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得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深深地朝我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芦苇花儿开
      芦花,是芦苇在秋天里开出的花絮,它似花非花,似雾非雾,一簇簇,一丛丛。秋风阵阵,花絮沸沸扬扬如飞雪,悄悄向天边的彩云飞去。
      深秋时节,我总喜欢来到太湖边。水中,芦叶枯了,芦杆弯了,惟有芦花兴兴旺旺地开着,散发出沁人的芬芳,悄无声息地点缀着这萧瑟的季节。飘飘忽忽的芦花,在秋阳下映出亮丽的光泽,一片片洁白似雪的芦花,轻轻的飘进秋天湛蓝的温柔的眼眸里。恍惚之中,眼前这片片芦花,像是从秋天腹地里飞出的一群群吉祥鸟,正展翅飞向深远的蓝天……
      洁白的芦花,你的风采,你的浪漫,你飘逸摇荡的身姿,是我儿时最深刻、最美妙的记忆,是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念想。
      芦苇花开时节,是我童年最兴奋的季节。每当放学回家,踩着弯弯曲曲的泥土路,跨过摇摇晃晃的小木桥,迎着红红暖暖的夕阳,我和小伙伴们便会流连在开满芦花的湖边,看飘向云端的芦花。秋阳下摇曳的芦花,和秋水长天一色,清朗而宁静。和小伙伴们穿行在芦苇丛中,不是钻进芦苇丛里捉迷藏,就是踮起脚把芦花拔下,高举着一路奔跑,高兴得又跳又叫,一串串欢快的笑声撞得洁白的芦苇花随风摇曳。玩累了,我们还会抽出苇芯做苇笛,做成的苇笛吹起来声音很脆,也很好听。
      记忆中,芦苇花开时,祖母便采来大把大把的芦花,为我们编织芦花鞋。那纵横交错的经纬里,织进了祖母多深沉的爱啊!下雪的日子,我们脱下棉鞋,换上芦花鞋,敲房檐下的冰棱,“当当”地响;我们滚雪球,打雪仗,在沟渠的堤上踩雪。有了芦花鞋,再也不用害怕因棉鞋弄湿弄脏而被父母打骂,雪地里荡漾着我们欢畅的笑声,还不时回过头看看那芦花鞋踩出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芦花,开在我童年美好的记忆里,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
      那时候,村人什么都缺,于是湖边的芦苇杆儿成了村民绝好的燃料。在冰天雪地的腊冬,农家灶膛里的芦柴,芦花最先燃烧,烧得最旺,并发出歌唱般的声音来。它洗去一身的铅华,在自己生命的尽头,以最绚丽的姿态绽放。在这歌唱声里,人们获得了温暖,热气腾腾的菜汤,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米饭,以及对生活的感恩!芦花啊,它永远是那么从容坦然,淡然地面对每一个生死轮回。
      岁月的更迭,风雨的历练,我不再沉溺于风花雪月的风雅,但在芦花飘飞的时节,我依然是思绪满怀:似花似雾烟霭中,秋风起时漫碧空。随秋风起舞的芦苇花,像梦一般充满了迷人的萧瑟意境!它是这个深秋季节里最美丽的花了。芦花,它疏离百花,它不争芳妒妍,不畏风霜,构成了深秋独特的风景。芦花开尽,一切的绿意也从田埂、池塘隐没,一切的残红也在庭院、园林消尽。
     人生当如芦花!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希望是一根坚韧的拐杖

梁阁亭

    她出生于非洲索马里沙漠的一个游牧民族。12岁那年,仅仅为了5头骆驼,天真无邪的她被父亲嫁给60岁的老叟。眼前的这个猥琐老男人一脸坏笑:“喜欢我的手表吗?你将是我第四任妻子。”望着那双邪恶的眼睛,她选择了在新婚之夜于一片黑暗中逃离,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在荒芜空寂的沙漠中奔走,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助和忐忑。慢慢地脚步越来越重,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猛地,她看到前面地上有一片红色。她踉跄着奔过去,借着微弱的光亮,她看到一片玫瑰色的世界,三五成丛,鲜红妍丽,瑰秘神奇,灿烂似火,一朵朵小喇叭状的小花在她眼前随风起舞。这团火激活了她内心的勇气,她采了一朵花拿在手里,舔舔嘴唇,继续上路。第三天早晨,她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外婆。外婆告诉她,她手里拿的花叫“沙漠玫瑰” , 是沙漠中唯一能够开花的蕨类植物。摸着外孙女的头,外婆一字一顿:受一些苦一定是为了另外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希望。

    在外婆的帮助下,她只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国度,给索马里驻英国的大使夫人做女佣。后来,又到一家快餐店打工。面部黝黑的她始终保持微笑,因为有一朵亮丽的沙漠玫瑰开在她的心灵深处。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被一位著名的模特摄影师发掘,最终成为世界名模。38岁时,她成为联合国代言人,活跃在各地。她的名字叫华莉丝·迪里,她生命中所体现的那种非凡勇气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去面对意想不到的困境。华莉丝的人生就像一朵顽强、丰润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释放希望的沙漠玫瑰。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被诬陷入狱,由一个风光无限的银行副总裁变成一个囚犯,在监狱中饱受种种精神和肉体的折磨与摧残。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环境下,他依旧满怀希望和梦想,就是这样一个坚强得“不可理喻”的人,在绝望中生活了20年以后,还能有勇气向狱中的好友瑞德讲述自己出狱以后想要的生活:去墨西哥的泽华塔尼,它位于一片没有回忆的太平洋畔;在泽华塔尼沙滩上开个小旅馆,翻新旧船,让客人包船钓鱼;在日落的时候看星辰,脚踩柔软的沙滩,享受自由的美好。安迪微笑着告诉瑞德:“希望是个好东西,或许是人世间最善最美最重要的东西,而美好的事物永远不会消逝。”正是这种根植于内心的希望,支撑安迪用20年的时间挖了条在瑞德看来600年也办不到的隧道,然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晚上,他穿过自己挖的隧道再爬过污垢的河流,在污水中洗掉他所有所谓的“罪恶”,在彼岸洗净重生,奔向他的泽华塔尼,他希望中的人间天堂。

    英国诗人查尔斯·金斯莱有一句名言:永远没有什么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罗素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希望是坚韧的拐杖,忍耐是旅行袋,携带它们,人可以登上永恒之旅。让我们记住,最贫瘠的沙漠中,也可以开出神奇的沙漠玫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2年第9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担

张晓风

    ①诗诗 , 春天的早晨,我看见一个女人沿着通往城市的路走来。

    ②她以一根扁担,担着两筐子花。诗诗你能不惊呼吗?满满两大筐水晶一般硬挺而透明的春花。

    ③一筐在前,一筐在后,她便夹在两筐璀璨之间。半截青竹剖成的扁担微作弓形,似乎随时都准备要射发那两筐箭镞般的待放的春天

    ④淡淡的清芬随着她的脚步,一路散播过来。当农人在水田里插那些半吐的青色秧针,她便在黑柏油的路上插下恍惚的香气。诗诗,让我们爱那些香气,从春泥中酿成的香气。

    ⑤当她行近,诗诗,当她的脸骤然像一张距离太近的画贴近我时,我突然怔住了。汗水自她的额际流下,将她的土布衫子弄湿了。我忍不住自责,我只见到那些缤纷的彩色,但对她而言,那是何等的负荷,她吃力的走着,并不强壮的肩膀被压得微微倾斜。

    ⑥诗诗,生命是一种怎样的负担?

    ⑦当她走远,我仍立在路旁,晨露未晞,青色的潮意四面环绕着我们。诗诗,我迷惘地望着她和它,那逐渐没入市尘的模糊的花担。

    ⑧她是快乐的呢?还是痛苦的呢?

    ⑨诗诗,担着那样的担子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的呢?走这样的一段路又是怎样的一段路呢?想着想着,我的心再度自责,我没有资格怜悯她,我只该有敬意——对负重者的敬意。

    ⑩那天早晨,当我们从路旁走开,我忽然感到那担子的重量也压在我的两肩上。所有美丽的东西似乎总是沉重的——但我们的痛苦便是我们的意义,我们的负荷便是我们的价值。诗诗,世上怎能有无重量的鲜花?人间怎能有廉价的美丽?

    ⑪诗诗,且将你的小足举起,让我们沿着那女人走过的路回去。诗诗,当你的脚趾初履大地的那一天,荆棘和碎石便在前路上埋伏着了。诗诗,生命的红酒永远榨自破碎的葡萄 , ________________。今年春天,诗诗,今年春天让我们试着去了解,去参透。诗诗,让我们不再祈祷自己的双肩轻松,让我们只祈祷我们挑着的是满筐满篓的美丽。

    ⑫诗诗,愿今晨的意象常在我们心中,如同光热常在春阳中。

【注】①诗诗,是台湾作家张晓风的儿子。本文选自张晓风的散文《初绽的诗篇》。②箭镞:箭头上的金属尖物。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