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容易
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一: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朝代
地区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
材料三:
材料一: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表现,如图所示两幅图是唐朝时期发明和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
材料二:(宋朝)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材料三: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垄断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四:固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朝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这种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导致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某博物馆拟举办“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
【展览一:改进中的生产工具】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1)展览一中的三幅图片为具有代表性的农具,请分别说出这三件农具出现的朝代及名称。
【展览二:发展中的区域经济】
材料二:人口分布表(单位:千人)
黄河中下游
江淮地区
西南地区
两广及福建
西汉
38256
7871
4364
698
唐朝
28898
12137
8081
2484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联系。
【展览三:__________】
材料四:《梦粱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根据上述材料,请为展览三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4)本主题展览结束语:影响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