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初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阶段防御系统。病原体侵入体内的最初数小时,非特异性免疫最先迅速作用,各种免疫细胞展开对病原体的攻击。随后,特异性免疫开始作用。“T细胞”作为特异性免疫中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能获取病原体的信息并激活同为免疫细胞的“B细胞”,下达使其合成“抗体”的指令。接收到指令的B细胞大量产生抗体,借助抗体破坏病原体。另外,部分T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够通过破坏感染病原体的细胞,阻止感染的扩大。特异性免疫就是借助这样的机制,发挥强大作用,消灭病原体的。

由于部分T细胞和B细胞能够存储病原体的特征信息,因此,当曾经感染过的病原体再次侵入时,人体能够迅速杀灭该病原体,这被称为“免疫记忆”。疫苗,就是利用了这一免疫机制,将病原体的特征信息提前储存到T细胞和B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中,成为人类用来抵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面对疫苗,我们在犹豫什么》,《科学世界》2020年第1期)

材料二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多个国家不同研究团队有不同的技术方案,有的传统,有的新锐。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减毒活疫苗,采用的是活性病毒,经改造使其毒性减弱失去致病性。该疫苗免疫效果好,生产成本不高,但研发时间长,还有低概率致病风险。第二种是灭活疫苗,又叫死疫苗,同样是最传统的疫苗。该疫苗采用的病原体已失去活性,但表层蛋白仍可触发免疫反应。这两种疫苗的研发及生产涉及病毒培养,生物安全要求较高。

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好,不需要分离获得病毒毒株,只要根据病毒的序列,表达出大量的病毒抗原蛋白,制成疫苗即可。简单点讲就是“给人打病毒表面S蛋白”。而核酸疫苗(DNA疫苗/mRNA疫苗)则是给人体注射病毒抗原蛋白的编码核酸,利用人体细胞自己去合成病毒的抗原蛋白而产生免疫应答。这种开发技术新颖,目前全球尚无一款获批上市。

陈薇院士团队正在做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属病毒载体疫苗,他们将改造后的无害腺病毒作为载体,装入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制成疫苗。无害的腺病毒戴上S蛋白的“帽子”,假装自己很“凶”,让人体产生免疫记忆。

所以,打个比方,如果减毒活疫苗是“将野兽驯化为坐骑”,那么灭活疫苗就是“  ①  ”;重组蛋白疫苗是“  ②  ”,核酸疫苗就是“  ③  ”,病毒载体疫苗则是“  ④  ”。

(摘编自果壳网《新冠疫苗到底多久才能面世?》2020年4月21日)

材料三

DeepTech:目前各国都在加速疫苗研发,据说最快只要12或18个月,但大部分已有疫苗研发都是几十年才获得成功,请问新冠病毒疫苗能这么快成功吗?

张林琦:确实可以这么快。因为传统技术的平台很成熟了,新技术应用如mRNA技术可以加速开发。再加上在社会需求急切的情况下,各方面都会加倍努力来缩短这个开发时间,所以一定会冲破一些过去的慢节奏。

DeepTech:也有权威专家说,不排除疫苗开发会失败。您觉得会有这种可能吗?

张林琦:会有这种可能。新生事物,没有谁能保证百分百会成功。但我们一直在全力以赴。我国为增加胜算几率,同时展开了五条研发路线。针对这五条路线,还设疫苗开发专班负责协调研发单位,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早期介入,全程参与,研审联动,全力推动疫苗研发工作。

DeepTech: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上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吗?

张林琦:首先要安全,其次要诱导出可以阻断病毒进入细胞的抗体,第三要避免出现不利的免疫反应或者副作用。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疫苗成本和可及性。

(摘编自《专访清华大学张林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文网2020年5月7日)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就完成了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分离出病毒毒株,并在第一时间提交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信息。早在1月22日,科技部第一批启动的“新冠肺炎疫情科技应急攻关”项目里,快速研发疫苗就是其一。虽说疫苗从研发到生产是个长链条,但我国有整合全链条资源的优势,可同步推进研发、审批、生产各个环节。所以,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预估会比SARS疫苗进展顺利。

(摘编自《科学看待新冠病毒疫苗研发》,《人民日报》2020年4月20日)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疫苗成为人类对抗病原体的有力武器,利用的是人体的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以及细胞的“免疫记忆”功能。 B、T细胞作用不可小觑,它能获取病原体的信息,激活B细胞并对其下达合成抗体的指令,有些甚至能阻止感染扩大。 C、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是采用传统研发技术方案的疫苗,它们都需要培养并获取病毒毒株,有一定生物安全风险。 D、安全、有效、无害、低成本、可及性等都是疫苗研发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疫苗的研发耗时较长。
(2)、材料二①~④空缺处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野兽制成标本”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披着羊皮的狼” B、“让野兽进入昏睡”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披着羊皮的狼” C、“让野兽进入昏睡”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披着狼皮的羊” D、“将野兽制成标本”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披着狼皮的羊”
(3)、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有可能较短时间内研发成功新冠疫苗的依据。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8月10日,基于以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的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国家气象中心天气业务内网建设小组历时一年研发,将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无缝接入中央气象台决策服务APP移动终端,标志着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服务正式跨入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时代。

    智能网格预报产品研发及其应用工作,是国家气象中心重点工作之一,下一步工作组会进一步明确定位,达成共识,打造以格点化实况预报产品为核心、面向预报服务的多终端应用体系,持续创新、改进完善,加强网格产品在影响预报和决策服务中的业务应用。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网《中央气象台智能网格预报产品跨入移动互联云时代》)

材料二:

    网格化预报针对每一个网格开展。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以北京的预报为例,原来的预报仅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而通过开展网格化預报,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目前,部分省份甚至可以做到分钟级的天气预报;在空间上,已有十几个省份可以实现3公里分辨率、2.5公里分辨率乃至更精細化的预报。

    网格化預报的精细不仅体现在空间上,还反映在能以每天更高频次的更新和发布上。原来,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只会涉及一种天气现象,現在网格化预报可以做到全国范围内逐3小时10天预报。随时随地,公众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网格是何种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

    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3个要素,网格预报实现后,可以为公众提供更细致丰富的预报内容。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4大类18个气象要素。

(摘编自牧狐网《“网格天气预报”》,有删改)

材料三:国家级智能网格气象预报特点:

协调

主客观预报融合,格点站点一致,落区格点一致

协同

对接国省智能网格业务流程,实现预报结果一致

精细

10天内基本要素逐3小时预报,3天内逐小时预报

滚动

24小时内逐小时滚动更新

全覆盖

陆面(5公里)与近海责任区(10公里)

全要素

基本要素+环境+海洋要素+强天气(短时)

全球化

年底前发布气温、温度、风的全球网格预报

(资料来源于2017年8月17日《光明日报》)

材料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也变得越来越智能,那么天气预报员是不是将无“用武之地”了呢?国家气象中心业务科技处副处长赵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气象是个复杂的系统,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降雨这种天气,即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如果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也下不下来。预报员的优势就在于其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所以在智能预报的初级阶段,预报员多年的经验可以用来“培养”机器;当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人工订正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一部分预报员将会投入枝术研发的工作中,另一部分预报员将主要转向对关键转折性天气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因此,在短期内天气预报员并不会被完全替代。

(摘编自人民日报《网格化预报,服务百姓个性需求》,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传统的“消费产品”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式,“消费情景”则是数字时代的另一个核心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用户价值公式发生了改变,从用户价值=价格+选择性+便利性的等式演变成:用户价值=价格(升级)+选择性(升级)+便利性(升级)+把控+体验。对于体验重视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未来十年,线上和线下的区分将会越发模糊。我们的调查显示,55%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网购频率增加,但这部分消费者并未放弃线下购物,相反在他们之中,频繁使用线下渠道消费的比例达到了80%。“两线买”的消费者会更看重购物过程中的全体验——既包括售前的信息推送、售中的服务环节和售后的维修护理,也包括更舒适的购物环境、更新奇的购物场景和更积极的购买互动(例如,45%的消费者希望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来体验将要购买的商品)。

(摘自余进《新消费时代下的新消费主义》)

材料二:

(摘自埃森哲公司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者洞察系列报告——新消费,新力量》)

材料三:

    消费异化让人只为了占有商品而去购买,并不考虑其使用价值等,使人沉浸在虚假的需求里。人们为了虚假的需求,不断地设法获取金钱,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异化的消费,在不断地辛苦过后,为了犒劳自己就开始追逐名牌和潮流还有吃喝玩乐,这样的生活不会使人内心真正地快乐起来,而只是一时的兴奋,所以也出现了便当时代,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不感兴趣或是兴趣很快消失,人们不断地追求新的事物和刺激的事情,只顾贪图享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就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从而加剧了消费异化的情况。当人们迷失在恶性循环之中后,心里一直在期待着享乐时光的到来,而且还经常与他人作比较,别人有的自己也要,和别人一样的还要比别人更好的,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异化的消费便会扭曲人的幸福观,人沦为物质的奴隶,一些本该有的情感也在渐渐的消失,生活不再丰富,追求变得单一并物质化。这样的生活让人对很多的事物都没有正确的认识,长此以往使人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来获取幸福,最终完全迷失自己。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个人得不到真正的幸福,还会提高社会犯罪率,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成为社会的负担,而且还会对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摘编自高志昊《可持续发展与消费异化及转变》)

材料四:

    日本的经济评论家总结出“低欲望社会厌消费”的概念。对比中日两国的形态,不结婚、不生娃、不买房是共同的现象,日本的小确幸、宅文化和中国的佛系、丧文化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所以,网络舆论经常见到中国也在进入低欲望社会的说法。这件事之所以惹人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拉动生产、经济和就业,它一次次带领深陷经济困境的各国人民绝处逢生,走出黑暗。消费如果拉响警报,后果不堪设想。

(摘编自杨璐《我们的消费在升级还是降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8年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

    与利用X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了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

    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降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

(选自2018年8月24日“央视网”)

材料二:

    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

    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CII)方案。

    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

    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

    2017年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

(选自2018年8月16日“央视网”)

材料三:

    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

    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

    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中了源的“眼”——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

(摘自2018年8月29日《中国科学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视患者有多少?统计数据显示,6个亿!其中,更让人忧心的,是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已经居世界第一,而且近年来,仍然不断呈上升趋势。以上海为例,上海眼病防治中心的监测数据是,2016—2017学年,上海小学生的近视率为47.2%,初中75.8%,高中达89.3%。

    数据触目惊心,防控近视,十万火急。为此,今年8月2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共同起草综合防控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未来几年的综合防控目标。

    到2030年,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

    在此背景下,北京市东城区教育部门,发布了本辖区未来几年的防控目标,并出台一系列具体措施。

    具体措施是,除了落实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限制作业时间外,北京东城区教委还表示,要继续增加学生们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确保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实效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们的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将严禁学生把电子产品带入课堂。

    除了课业负担,手机等电子类产品的过度使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证明,是造成我国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北京东城区教委对学校电子类产品的限制,实施效果值得观察。

(摘编自央视网《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防控近视刻不容缓》2018年9月14日)

材料二:

    微观来看,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关系到下一代的学习质量和个人发展;宏观上看,近视并非“小事”,它折射的是教育、家庭和社会的短板。

    近年来,虽然“减负”和关停补习班的呼声不断,但部分追求高升学率的学校和家长依然过于看重学习的量。素质教育应该看重的是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解决课外负担重是让学生享受高质量教育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与高质量教学相匹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和教师考核体系,不要让“减负”只是一句承诺,甚至成为一块“心病”。

    近视折射的也是家庭教育、社会发展的“短板”。

    互联网时代,当手机、平板电脑触手可及,忙于工作的家长们是不是都应该承担起家庭责任?不要把陪伴的时间“让位”给电子产品。另外,网络信息的传播也应该加强监管,从源头上避免无效、无用的信息“流入”青少年群体,让孩子从游戏机前、“小视频”前回归到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中。

    对近视这件小事的关心,体现的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决心。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一次视力普查引发相关部门的担忧,因此推广的眼保健操,伴随了一代人的健康成长。但这些年来,青少年视力问题却被忽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正是对相关问题的“不够认真”,才导致了青少年的视力状况的“超乎想象”。

    孟子说:“胸中正,则眸子暸焉”。关注近视这件小事,便是“胸中正”的体现。政府部门、学校、医疗卫生机构都要直面防治近视的问题,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摘编自“浙江在线”《近视问题不能“近视”》,作者陈宁)

材料三:

    在加拿大,中小学学生家长在每学期期末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校方的“爱眼信”,信中详细阐述了视力保护的重要性、用眼卫生的注意事项、定期接受视力检查的方法等内容。由于在加拿大的医疗体系中,眼科是少数设有直接门诊的专科之一,家长可以根据校方的建议,每半年带孩子到指定诊所接受定期的检查和治疗,如果医生认为有必要为孩子配眼镜,他们会为孩子验光,并配一副合适的眼镜,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另一方面,加拿大教育部严禁拖堂、补课等行为。由于许多学生坐校车上下学,校车准时发车,过时不候,所以,老师一旦拖堂,只得自己开车将孩子送回家。加拿大各中小学也不提倡多留作业,低年级基本无作业,高年级学生被要求当堂完成作业,孩子们几乎从未把作业带回家。加拿大教育部发言人称:“比起写作业,我们更希望孩子们能去自然中探索体验,学校的许多作业都与观察报告有关,多探索多体验能让孩子们在写观察报告时有更多的思路。”

(摘编自《各国为完善“近视迹象清单”做了什么?》《北京青年报》2018年9月15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18日,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7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图书阅读率为58.9%,较2016年的58.8%上升了0.1个百分点。超过半数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热衷微信阅读,而这也导致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越来越低。

    (摘编自2018年4月20日《广西日报》)

    材料二: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10年间变化)                     (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

    (摘编自(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材料三:

    数字化阅读,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也就是阅读的内容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的;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载体不是平面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一言蔽之:数字化阅读=浏览,阅读=纸质媒体阅读,而浏览≠阅读。

    如今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善莫大焉。但问题是,数字化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排在实体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数字阅读平台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幻和惊悚小说。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发挥培养阅读习惯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

    (摘编自张磊《数字阅读是不是纸质阅读的敌人?》)

    材料四:

    在新零售时代来临之前,实体书店经历过图书电商崛起、数字阅读热潮、折扣战比拼等多次危机,曾一度陷入“寒冬期”,民营书店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而当下,实体书店回暖似乎成为一股潮流。在北京,24小时不打烊的三联韬奋书店进驻三里屯。在四川,当地将实体书店纳入公益性文化设施加以建设。2016年6月,中宣部、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颁布,在政策引导下各大城市书店数量显著增长。

    此外,潮流背后还有商业资本的身影——据央视财经频道调查,各地购物中心给予书店的租金价格普遍为商业业态的50%,有的甚至为10%到20%,购物中心的商业、金融资本让利于实体书店,是看好实体书店的引流效应,目的是共同抗击新零售业态带来的冲击。

    “新零售”和“可持续发展”,正是抓到了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行业的痛点。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进而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全面、持续、深入拥抱互联网时代,对书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重塑业态结构,是实体书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如今越来越多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求自我提升的新中产阶级崛起,新零售顺应了大众从价格消费时代向价值消费时代全面转型的消费升级。以书籍为例,相较于价格,他们更在意质量、服务以及相应的附加价值,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

(摘编自《新零售时代,实体书店如何探路未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加深,两岸民众之间的通婚逐渐增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也因此被誉为“第四通”。通过问卷调查和走访座谈发现,大部分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瑰宝。其中部分人对民族耕神、民族文化内涵以及国学等有着较深入的了解,并能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约束自身行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肯定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并赞同“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优秀的民族”这一说法。但涉及国家身份,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中国就是大陆,而台湾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常会以“台湾人”自称。

    在采访和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了解民族文化的渠道是电视或网络,希望去大陆感受体会,但当前大多以旅游的方式前往。大部分受访者对中华文化有着一定的了解,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能够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意义,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对中华文化的践行,存在着一定差异。在面对“是否有必要在学校开设介绍中华民族文化相关课程”的问题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但是被问及“是否愿意主动践行”时,回答却是否定的。

    对这一群体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加深两岸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了解、促进两岸关系的友好发展以及继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利于通过构建两岸的文化认同,形成两岸共有的价值观念和归属感,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摘编自卢文刚《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子女民族文化认同研究》)

材料二:

    人的认同从来就是多重的,人首先有血缘族群的身份,而以血缘为基础的族群认同,总是与其社会关系的性质相关联的。每个国家一般都包含着许多民族或族群,而且世界秩序要求主权国家的基本稳定,如果族群认同过于强势,在多民族国家就可能“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危机就可能被某些预料不到的事件触发;如果国家认同强于族群认同,多民族国家就容易经历各种风雨变幻而保持统一。

    文化认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它与族群相关,也与国家政治生活相关。作为中介认同形式,文化认同就必须既与族群认同有交叠部分,也与国家认同有交叠部分。文化认同也与一定的地域相关,即使同一个族群,不同的地域也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风格。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就是地域认同,这种认同不是族群的,而完全是文化性的和社会性的归属感。香港和澳门由于长期被西方国家殖民,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出现了比较特殊的情况。也就是说,即使在回归之后,有些人的地域认同与国家认同并不完全重要。当然,随着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既为是香港人或澳门人、也为是中国人感到骄傲。现在仍然存在认同危机的是台湾,这是由于内战所造成的分治产生的。台湾与大陆之间民族文化认同是基本重叠的,但是国家认同就出现复杂的现象。很多人虽认同中国,但对中国的表述出现多种形式;也有部分人采取台独的立场。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一体”的理念,这种理念就是中国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为了国家统一,我们必须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和精神家园,从而扩大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交痙内容。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是保障国家认同的重要构成性因素,会强化公民的归属感。

(摘编自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

材料三:

    每一个人都属于某一特定的民族,同时在现代民族国家当中,每一个人也一定属于这一国家。但从认同的特点来看,民族认同先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要形成国家,就必须由具备族体意识的人开展积极行动,各种局部的、游离的族群认同对于国家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局部性的民族认同本身不等于国家层面的国家认同,但是它们是国家认同的血肉,如果没有这些局部性的群体意识,国家认同就会形同空壳。

    对于国家认同而言,多元文化主义往往强调血缘、文化传统特征等因素。例如,在确立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中,我们往往强调“中华儿女”“华夏民族礼仪之邦”等标识民族特征的因素。这些因素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强有力地缩小了各民族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亲和力,有效地固化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观念。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关注的是肯定“我们”的存在,而国家认同关注的是“我们”为什么存在。单纯的自我肯定的局限性反映在民族认同的被动性上,它使人的自我意识束缚在诸如血缘、语言、宗教或传统等实在因素之中。而要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就不能不考虑到“国家”这一体制的重要性,自我意识束縛在诸如血缘、语言、宗教或传统等实在因素之中,而要实现民族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就不能不考虑到“国家”这体制的重要性,社会的整体利益只能借助主权国家的作用而得以实现。

(摘编自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