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1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王羲之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 , 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 , 皆此类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注释】①棐(fěi)几:用榧木做的几案。棐,通“榧”,木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④老姥(mǔ):老年妇女。⑤王右军:指王羲之。⑥重:看重,推崇。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①王羲之诣门生家

尝:

②姥初有

愠: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3)、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

举一反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古诗文阅读;班级开展“欧阳修”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乙】峡州至喜亭记 
欧阳修

岷江之来,合蜀众水,出三峡为荆江,倾折回直,捍怒斗激 , 束之为 , 触之为旋。顺流之舟顷刻数百里,不及顾视,一失毫厘与崖石遇,则溃漂没不见踪迹。故凡蜀之可以充内府、供京师而移用乎诸州者,皆陆出,而其羡余不急之物,乃下于江。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者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

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夷陵固为下州 , 廪与俸皆薄 , 而僻且远,虽有善政,不足为名誉以资进取。朱公能不以陋而安之,其心又喜夫人之去忧患而就乐易,《诗》所谓“恺悌君子”者矣。 自公之来,岁数大丰,因民之余 , 然后有作,惠于往来,以馆以劳,动不违时,而人有赖,是皆宜书。故凡公之佐吏,因相与谋,而属笔于修焉。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丙】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①殊乡:异域,他乡。②慰客:迁客。③沥酒:洒酒于地,表示祝愿或起誓。④朱公再治:指朱再治,时任峡州知州。⑤下州:偏远州县。⑥廩(lǐn):米仓,这里指官员的供给。⑦薄:少。⑧恺悌(kǎi tì)君子:泛指品德优良、平易近人的人。⑨岁数:年年。⑩余:生活富足、有余。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