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段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兴化市大垛中心校2020年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从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同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功成"!",找到真理。

    波义耳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天,他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路过花圃时,阵阵醉人的香气扑鼻而来,他这才发现化圆里的花已经开了,他摘下几朵紫罗兰插入一个盛水的烧瓶中,然后开始和助手们做实验。不巧的是,一个助手不慎把一滴盐酸溅到紫罗兰上,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冲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谁知过了一会儿,残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近许多实验。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不死,大部分花草一一连申的问题,促使波义耳进行了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从那以后,这种试纸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

    .......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题目"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理解。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第三小节的主要内容。第三小节写了化学家波义耳的具体事例,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3)、仿照课文的写法,运用具体事例说明"勤能补拙是良训"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
举一反三
课外阅读

                                    李广巧计退兵

     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来侵扰,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里地,终于追上三名匈奴兵,杀了两名,活捉一名。

    李广的队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正向他们这边前进。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他们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查动静。

    李广沉着地对部下说:“我们只有百余骑,离大营还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部将必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反倒疑心我们有大部队埋伏在附近,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所以我们只能进,不能退。”

    部将们听了李广的话,依计而行,跟着李广继续前进。

    到距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又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查形势。李广立即命令士兵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他们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奴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袭击,慌慌张张地领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兵安全返回大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