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海南省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2019年7月6日,浙江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遗产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显示:迄今为止,中国已有77个项目先后入选世界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都江堰一青城山、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京剧等。

材料二:《宋代:中国的大航海时代》写到:11至13世纪,印度洋已成了大宋商船的天下。宋朝(每年)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一位宋朝诗人写过一首描述泉州港贸易的诗:“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材料三:

材料四:在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有些地方在争得世界遗产的荣誉之后,无节制地进行开发,无限制地招揽游客,使文化遗产和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敦煌莫高窟,由于游人过多,洞窟内的壁画和雕像已蒙受无法弥补的损失。

----摘编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人教版)

(1)、将材料中提及的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2)、请就其中的“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写一篇介绍短文。(提示:要求涉及位置、时间、出土文物、地位或影响等方面内容,80字左右,)
(3)、运用材料二、三,从一个角度论证“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4)、结合材料,我们应如何协调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
举一反三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的国家战略,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700年左右的丝绸之路并非只是一条道路,而是一个绵延4000英里,将太平洋与地中海连接起来的贸易网络。这条路上运输的货物都是奇珍异宝——黄金、宝石、香料、丝绸,伴随货物传送的还有故事、思想、信仰,以及本文故事的关键——技术。

于阗(今新疆和田)在8世纪时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为来往客商提供水与食物补给,同时也生产丝绸。于阗的说书人创作了一则传奇:

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住在出产丝绸的帝国。有一天,她的父皇要把她嫁给遥远的出产玉石的国家的国王。产玉的王国不能出产丝绸,因为皇帝将产丝技术视为机密。公主决定把丝绸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新子民,于是想出一条妙计。她准备好所有的东西,蚕茧、桑树种,把它们都藏在自己的凤冠里。她知道自己出发的时候,皇帝的侍卫不敢搜她的身。这就是于阗国得到丝绸的故事。

本画版出土于于阗的一所寺庙,这所寺庙中有佛像,也有印度教的湿婆与梵天画像。其他寺庙也都同时供奉着佛教、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诸神,还有一些本土神。

当然,我们并不知道丝绸是如何传到于阗的。但我们知道,观念、故事、神灵和丝绸确实在丝路上双向传播着。

——摘编自(英)尼尔·麦格雷尔《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郑和出使促成的中外交流(部分)

出使国家

输入当地的技术

带回中国的物产等

暹罗(今泰国)

☆种植小麦

☆在山坡开垦梯田

☆使用海盐,当地人不再食用碘含量低的矿盐

☆耐藏且不易蛀坏的暹米

☆暹罗出产的紫檀木,因其质地坚硬,可用作造船

爪洼及旧港(今印度尼西亚爪洼岛及苏门答腊)

☆建屋技术

☆耕种技术

☆弈棋(围棋)和皮影戏

☆各种香料,如胡椒、苏木、槟榔等

☆点燃后防疫症的金银香、沉香、黄蜡等

材料四:中国商货在西南洋市场的扩充,刺激了国内工艺品的生产,不但使得国库充盈、民生日裕,也鼓励了国人向海外拓殖发展的兴趣。虽其后以郑和的逝世(宣德末),加上朝中大臣鉴于维持舰队、赏赐贡使,靡费不赀,因而停止了远洋探险的活动,但是沿海居民到南洋经商的风气,迄明末犹未止。

材料五: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摘自习近平“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