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雪人

肖复兴

       今年冬天,北京下了场大雪。雪一下子堆得老厚,白皑皑的,路上像铺了一层绒绒的地毯,这真是北京城难得见到的美景。

       那天清早,我看见路旁一家小餐馆前堆起了一个雪人,是在这家餐馆打工的几个外地年轻人冒着严寒堆起来的,他们冻得满脸通红却堆得兴致勃勃。雪人挺漂亮,胡萝卜插成的鼻子,彩纸做成的眼睛,用花花绿绿的挂历叠成的蓓蕾帽,手臂里还夹着一根长长的树枝,枝头上挂着几个彩色的气球和几片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子……雪人融入了几个外地年轻人尽情的想像,是冬天和他们彼此赠予的最好的礼物了。那时,天上的雪花正在飘飘洒洒,街头一片冰清玉洁,宛若童话的世界。那个漂亮的雪人仿佛活了一样,在这飘飞的雪花中轻盈地舞动……

       这个漂亮的雪人引来了不少过往行人的注目﹣﹣它确实堆得挺别致可爱的。有的人还跳下自行车跑过来看看它,开心地一笑。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在雪小些的时候,许多家长回家拿来照相机,领着孩子和这个漂亮的雪人合影留念。这个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诞生的雪人,给这条街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雪停之后,因为气温依然出奇地冷,雪许多天不化。缺少了雪花的陪伴,这个漂亮的雪人显得有些寂寞。人们渐渐失去开始见到它时的兴致,走过它的身边,连看都不看它一眼,它便显得越发孤零零。因为缺乏飘落的雪花的装点,又因为来来往往汽车排放的废气和附近工厂烟囱冒出的烟尘的污染,仅仅几天,雪人就变得灰蒙蒙、黑黢黢的了,仿佛是一个受冷遇又受气的灰姑娘了。

       接着,没过两天,雪人手臂中夹着的枝条上的气球破了,彩色布条做成的小旗被人随手扯下来扔在一旁;然后,雪人的胡萝卜鼻子被拔下来狠狠地插在肚子上,漂亮的蓓蕾帽被撕成碎片撒满一地;雪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残疾,但还有人不放过它,路过它的身旁的时候,狠狠地朝它的身上踩几脚,雪块坍塌下来,雪人的头、胳膊……随着就掉落在地上。雪人再不是雪人,成了一堆脏兮兮的垃圾了。

一个漂亮可爱的雪人,就这样在人们的手中被创造、被破坏了。

       让我多少感到痛心的是破坏它的人大多是可爱的孩子。我亲眼看见好几个孩子路过它的身旁,毫无缘由地踩它,把它当成靶子,拿雪块、石头砸它。而这些孩子里有不少恰恰在前几天还围绕在它身旁,欢乐地打雪仗,或者脸上绽开酒窝和它合影留念。

       我更无法理解的是参与破坏的还有当初创造它的人们。小餐馆里的那几个外地年轻人出来倒脏水就那样毫无顾忌地倒在雪人身上,尤其当雪人坍塌,剩下的半拉身子更成为他们倒脏水倒污物的垃圾桶了。

       看来,雪人最好的命运,是在雪天里诞生,然后立刻消融在雪后的阳光下,消融得没有一点影子。这样,它只会看见我们人类欢乐的前一半,不会看我们随心所欲破坏的后一半。

(选自《无缘无故的恨》,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年版,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阶段

表现

雪停前

雪停后

小餐馆年轻人的行为

雪人

雪人

小餐馆年轻人的情感

雪人

雪人

(2)、“特别是孩子们,围着它打雪仗,笑声随着雪花飞扬,溅得四处都是。”这里的“溅”能换成“飘”吗?为什么?

(3)、“漂亮的雪人”在文中多次出现,这有什么好处?

(4)、联系文章,说说雪人的命运引发了作者哪些思考?

举一反三
读下面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天堂的灯
        2006年7月3日,星期一。洛阳市浅井头中学特别批准:允许初一(2)班的女生胡艳艳来校上半天课。这是已经停学三年、患再生性贫血停治三个月、奄奄一息的胡艳艳最大的幸福了。
        胡艳艳家穷,母亲早逝,她和捡破烂的父亲相依为命。艳艳9岁才上学,小学几年,她品学兼优,获得过市级和省级各类大奖28次。为了上学,她成了最苦累也最快乐的孩子。她必须抢课堂之外的所有时间干活,只为了能让爸爸每天多捡点垃圾。可惜,15岁时,胡艳艳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时,医生护士没能禁绝她在病床上继续她的学习,同学们来当“二传手”复述课业,老师们也每个星期轮番到病房为她补课,她是在医院的病床上读完了小学并考上了初中!她还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最大的理想是 “把自己的生命之火化作一篇篇温暖人间的诗文”。
        家里太穷,社会各界捐助的钱,让她的生命在不断输血中延长了三年,已经算是奇迹了。几天前,一向坚强的胡艳艳哭了,她嘤嘤地说:“爸爸,我很想回学校上一堂课……”爸爸立即去学校。学校惊动了,校长当即就落泪,特意批准她上半天学!八个女生用手臂交织成特殊的“担架”,把胡艳艳架进了校园。到校,离上课还有十多分钟,每间教室都有欢迎她的队列,还有“艳艳你好”的彩旗!一走进校园,每个人眼前的风景都有前所未有的新意——花坛、雕塑、操场、小果园,那棵有几百年历史的老树,还有图书室、教学楼、宿舍楼、教室。
        上课铃响了。看似正常中的震撼与悄然转变:人们都比往常认真了,亲近了,默契了。老师含泪的微笑,同学们端正的坐姿,就连校园清洁工也格外勤奋起来,一遍又一遍擦洗花坛的池壁栏杆!艳艳在靠前正中的位置坐好,笑着,但仍是没忍住,泪水撒在了桌面上——幸福的泪、疼痛的泪,留念的泪……
         这节课,是老师特意安排的,艳艳最喜欢的作文课。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作文题是:《今天》。
        同学们都含着泪在写,包括平日最讨厌作文的同学。
         “我有许多‘今天’没能做到最好。今天,我又回到学校了,这里是我的天堂……” 胡艳艳在本子上一字一字的写,很重很慢……
        胡艳艳的作文没有写完。她写的最后一行字是:我真想做一盏灯,挂在这人间天堂的上空……她晕倒了。送医院后,由学校发起,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义捐又自发形成,但,艳艳生命的火焰已经燃至极限了。
        2006年7月7日,艳艳走了。但,她把天堂的灯留给了大家。 
(选自《杂文报》)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题。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
                                                                                                                               张晓风
        ①小男孩走出大门,返身向四楼阳台上的我招手,说:
        ②“再见!”
        ③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那个早晨是他开始上小学的第二天。
        ④我其实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样,再陪他一次,但我却狠下心来,看他自己单独去了。他有属于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场,只能看做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但借来的岁月毕竟是有其归还期限的。
        ⑤他欢然地走出长巷,很听话地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规蹈矩的模样。我一个人怔怔地望着巷子下细细的朝阳而落泪。
        ⑥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
        ⑦我把他交给马路,我要他遵守规矩沿着人行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们能够小心一点吗?不要撞倒我的孩子,我把我的至爱交给了纵横的道路,容许我看见他平平安安地回来。
        ⑧我不曾搬迁户,我们不要越区就读,我们让孩子读本区内的国民小学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小学,我努力去信任自己的教育当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儿女为赌注来信任——但是,学校啊,当我把我的孩子交给 , 你保证给他怎样的教育?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
        ⑨他开始识字,开始读书,当然,他也要读报纸、听音乐或看电视、电影,古往今来的撰述者啊,各种方式的知识传递者啊.我的孩子会因你们得到什么呢?你们将饮之以琼浆,灌之以醍醐,还是哺之以糟粕?他会因而变得正直、忠信,还是学会奸滑、诡诈?当我把我的孩子交出来,当他向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给他的会是什么呢?
        ⑩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个母亲,向你交出她可爱的小男孩而你们将还我一个怎样的呢?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你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话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①      父亲,②      父亲,③    父亲并④     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1000多元了,“我想帮你早点儿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和影子伙伴一起长大

    ①女孩子的青春期几乎都会和一个男生有关,因为脆弱而敏感的女孩子需要一个如影相随的伙伴给自己的成长加油鼓劲。坚忍而率真的男孩往往就充当了这样的“影子伙伴”。

    ②小娅是一中的择校生,一个沉默而自卑的女孩。上物理课,她把脑袋枕在胳膊上打瞌睡。迷迷糊糊中,她看到对面30度角的地方有个笔直的身影“刷”地站了起来,掷地有声地回答问题。她咯噔了一下,脑袋狠狠地撞击了一下桌面,睡意全没了。她摸着生疼的额头,忍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和嘲弄的笑声。笔直的背影却始终没有偏离一度,他也许根本就不屑于嘲笑小娅,所以连看她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③他叫凉茶,直升进了这所历史悠久载誉无数的全国重点中学。凉茶习惯光脚穿球鞋,凉茶做难题时喜欢咬自己的胳膊,凉茶从来不吃冷饮,凉茶专门在校门口的书报摊买《体坛周报》,凉茶骑的车喀嚓喀嚓每个零件都在歌唱……

    ④小娅买了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凉茶的每个细节,着了魔似的。可凉茶笔直的身体从未朝她倾斜半度,眼珠始终没有在她身上停留过半秒。

    ⑤也许她真的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女孩,她有点沮丧。

    ⑥高一下学期,小娅带着“好玩”的态度参加了全国性的作文大寒,运气好的不得了,她居然获得了一等奖。那天刚进校门,小娅就看到凉茶正在自己的喜报前驻足,她兴奋得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冒出来了。他终于留意到自己啦,乌啦啦乌啦啦,她决定马上跑回去把这一刻记在她的小本本上。可是一转身,她摔倒了,左脚绊了右脚,就在她倒下的一瞬间,有双手扶住了她,是凉茶。她原以为自己会幸福得晕过去,可是她清醒得很,还闻到了凉茶身上刺鼻的狐臭味。

    ⑦从此小娅没有再为凉茶记录只字片语。

    ⑧每个女孩子的青春日记中都会出现一个男生的形象。也许是常常保护你不被欺负的邻居大哥,也许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同学……刹那间你被击中,然后他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你的日记里,他的微笑他的转身甚至他静止的背影都让你深深迷恋。在你远远观望下,他是一个十足完美的人,简直就是天使的化身。

    ⑨可是有一天,你走近了他,你会发现:他也许会在公共场合抠鼻子,他吃肯德基喜欢舔手指,他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他的完美形象轰然倒塌。其实他本来就这样,只是你从前都没有留意到。当你觉得他们不再完美,甚至开始厌恶他们时,那一定是因为你长大了,你不再需要影子伙伴,你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你已经积聚了足够的力量选择一个人坚定地走下去,走出一道美妙的独行风景。

(摘自新西兰《中文先驱报》;作者:佚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