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语言表达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湖南省长沙市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

假设你是辩论赛的主持人,请你依据下面的安排表,对辩论流程进行介绍。

环节

主要任务

辩手分工

时长

①立论

正面论述已方观点

正方一辩←反方一辩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②攻辩

质疑对方观点,回答对方提问

正方二辩    反方二辩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③自由辩论

轮流发言,强调己方观点,反驳对方观点

正方     反方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④总结陈词

对辩论进行总结

正方三辩    反方三辩

双方各不超过3分钟

要求:①信息准确、有效;②顺序正确,条理清晰;

③语言明确、得体;④语言简练,不超过150个字。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连环画。

1,曹操引刘备上一小亭,看见树枝上梅子青青,便说起去年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口渴,他用鞭虚指,说前面有座梅林,大家想起梅子,口里生津,就止了口渴。

2,现在看见这梅子,觉得不可不赏。又当酒正煮熟,所以邀请使君来小亭一会。说着,即与刘备对面坐下。侍从把酒给他们斟上,两个人就对喝起来。

3,正喝着酒,忽然天空阴云密布,大雨将来,云层里好像有龙在翻腾。曹操就与刘备到栏杆边去观望,他从龙的变化谈到当世的英雄。

4,曹操道:“没见过面,总有闻过名的。”刘备犹豫道:“淮南袁术,兵多粮足,可算是当世英雄了。”曹操哈哈大笑道:“他已是坟墓里的枯骨,我迟早要除掉他。”

5,刘备又说河北袁绍一定是英雄。曹操说他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不能算英雄。刘备又说出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等人。曹操听了,不住摇头大笑,说这些人都够不上称英雄。

6,刘备道:“除了这几个,简直想不出了。”曹操回到桌边坐下满满地喝了一杯,笑道:“一个英雄人物,应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对于天下事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7,刘备忙问:“这样的英雄谁能称得?”曹操就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世的英雄,只有他们两个。

8,刘备听了,暗吃一惊,手上的筷子,不觉落在地上。就在这时,天空响了一个闷雷。

9,刘备乘机从容拾起筷子道:“这雷响得可怕,把我的筷子都震下了!”曹操大笑道:“大丈夫也怕雷吗?”刘备道:“这样响的雷,怎么不怕?”曹操见他这等胆小,倒把满腹疑忌都消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A组材料:

    A-1中国的历史文明是一个历时性、线性的过程,中国的书法艺术在这样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着自身的发展面貌。

    A-2虞世南用笔遒美圆劲,沉着稳健;结体宽绰疏朗,端庄洒落,风神俱足。欧阳询书法风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倘若我们将欧阳询推举为“结构大师”的话,褚遂良则是“线条大师”。他的线条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之中,明显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飞动之美。

    A-3在书法的萌芽时期(殷商至汉末三国),文字经历由甲骨文、古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隶(八分)、草书、行书、真书(楷书)等阶段,依次演进。在书法的明朗时期(晋南北朝至隋唐),书法艺术进入了新的境界。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它们成为该时期的主流风格。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他的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

    A-4“明清尚态”。明代时,由于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市民意识的觉醒,导致了明代文化艺术以反映市民生活为主流的创作审美倾向,因此在形式美感上似乎更趋于自由通俗,接近现实,表达人情,真正开拓了文化艺术美学的社会容量,从而也更显示了艺术反映生活的积极效应。

    A-5“唐人尚法”。有唐一代, 楷书名家辈出,群星璀璨。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名家,在书法造诣上各有千秋、风格多样。

    A-6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其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苟,柳楷书的笔法劲练,稳而不俗,险而不怪,老而不枯,润而不肥,仪态冲和,遒媚绝伦。笔画均匀硬瘦,棱角外露,富于变化,避免单调重复。

    A-7唐代自贞观、开元之治而达到鼎盛,威名远扬,到处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活力,唐文化呈现出一种兼容并包、气度恢宏的景象,进入了史诗般壮丽的隆盛时代,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 热烈的时代气质。

B组材料:

    B-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笔画舒展。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具有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

苏轼书法作品

2苏轼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

B-3书法讲究字体的结构布局,例如:“中划长启下,横担要分明。一笔揽腰过,不失砥柱用。”例字:喜、吾、娄、安;又如:“左右合一起,右部为主体。右部高左部,右占广天地。”例字:读、蝶、塘、峰;再如:“同字左右排,左小右要大。正因亲兄弟,弟在兄腋下。”例字:竹、羽、朋、弱”。

书法小组学生作品一

书法小组学生作品二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