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预测试卷(二)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简子死,未葬,中牟入齐。已葬五日,襄子起兵攻围之。未合而城自坏者数十丈。襄子击金而退之。军吏谏曰:“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襄子曰:“吾闻之叔向曰:‘君子不乘人于利,不迫人于险。’使之治城,城治而后攻之。”中牟闻其义,乃请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城自坏者数十丈(包围) B、襄子击金而退之(退兵) C、人于险(逼迫,胁迫) D、中牟其义(传闻)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君诛中牟之罪而城自坏是天助我何故去之?

(3)、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中牟为什么不战而归顺襄子?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合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到生命的美丽。
        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有几千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望己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 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天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这份美丽来自奉献。我们走进南极那天,从“大力神”运输机上下来的还有一个须发花白的外国老头儿,和我们一起到了长城站。长城站上的中国人都认识他。开始,我并没有十分在意。后来,我们访问捷克站,才对他肃然起敬。他是捷克站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方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短缺,因为它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只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我们到别的站访问,带的礼物是长城挂毯。到捷克站,长城站的管理员说给老头来点实的,背去了一编织袋洋葱、土豆、苹果。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而美丽。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簌,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在纳尔逊冰盖脚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比例,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阅读【甲】【乙】两文, 完成下面小题 。

【甲】

①子曰: “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⑤子曰: “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 浮云。”(《述而》)

⑥子曰: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⑦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节选)

【乙】

赵简子问子贡①曰: “孔子为人何如? ”子贡对曰: “赐不能识②也。” 简子不说 曰: “ 夫子事③孔子数十年, 终业④而去之, 寡人子子曰不能何也? ”子贡 曰: “赐譬⑤渴者之饮江海, 知足而已。孔子犹江海也, 赐则奚⑥足以识之? ” 简子曰: “善哉, 子贡之言也!”

(选自《说苑》, 有删改)  

【注释】①子贡: 孔子的学生。又叫端木赐, 字子贡。②识: 了解。③事: 侍奉、 服侍。④终业: 完成学业 。⑤譬: 犹如、好像。⑥奚(xī): 怎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