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学期初二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
材料三: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
请回答:
九(1)班以“中国近现代企业发展历程”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活动。
材 料 |
材料一 湖北织布局的机器全部购于英国,投产后,日产棉纱100担,能织原色布,斜纹布、花布等,畅销于鄂、湘 、川等省,还远销国外。——人教版八上《中国历史》 |
材料二 ——《中国近现代产业空间规划设计史》 |
材料三 |
材料四 1978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改革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渐序向前迈进,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四个阶段。——《国企备忘录》 |
材料一 1953年~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值变化表
变化 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年~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文革”时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媳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