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京市顺义区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统练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报道,2019年北京市共计有239家书店获得实体书店项目扶持,其中包括特色书店85家、最美书店10家、最具影响力书店2家,扶持资金共计近1亿元。截至2019年9月底,全市实体书店增加了285家,同比增长28.1%。

    实体书店获近亿元扶持,数目增加近三成,这显示今年北京市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工作已顺利完成并初见成效。根据去年7月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将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实体书店建设发展,到2020年,逐步建立起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实现“一区一书城”。

    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日趋发达,网络出版物海量涌现,通过手机看书也更加方便,城市为何还要扶持实体书店?这不是要通过行政手段挽救一个夕阳产业,而是在新的时代里,实体书店不但仍有其存在价值,且被城市赋予了更多意义——它不再只是单纯的出版物销售商,还兼具起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角色。

    实际上,在世界几乎所有大都市中,书店都不止是一个图书销售地,它还是城市的文化高地和精神地标,它是一切热爱书籍者交流、交往的场所。实体书虽有可能被电子阅读所取代,但实体书店价值却无法被电子化和线上化,它具有长久的存在意义。

    也正因此,从去年开始,北京先后修订和出台了七份文件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并准备将此纳入首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未来在北京,各色实体书店将遍布繁华地区,成为新的城市符号。在北京,书店将成为重要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承载起城市的品位,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很显然,这也已经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

    比如,在北京市的近1亿专项补贴里,有14家24小时书店得到了扶持,以部分弥补书店延长运营时间所产生的成本,鼓励更多不打烊书店点亮北京城市夜空。这实际上是将24小时书店视为繁荣夜间经济的最佳“文化IP”。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大都市正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充满物质欲望和繁忙的大都市里,如果要建设一个个可供人们灵魂安宁休憩、补充精神食粮、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文化聚集场所,至少在目前看,还没有其他比实体书店更合适的主体。这决定了即便在网络时代,实体书店仍有其不可替代性。

    事实上,在线上线下融合成为大趋势的当下,实体书店不但不会亡于互联网,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跨界融合发展而获得新生。线下的实体书店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创新经营业态,推进数字化升级改造,打造新一代“智慧书城”;而线上的图书电商也可以通过开设实体店面,建立阅读体验互动中心。线上线下齐发力,实体书店将有可能迎来一番全新的繁荣局面。

    (取材于《新京报》社论)

    材料二

    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包括纸质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中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其中以网络、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76.2%,比2017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在人们感叹互联网销售模式冲击实体书店、电子阅读冲击实体书阅读的同时,实体书店也利用最新科技开启了“反击”:无人书店通过“无人售卖”的新模式向消费者提供便捷获取纸质书的途径。

    2019年7月初,全国首家24小时5G无人智慧书店在河北雄安新区容城县正式开门迎客,给读者带来全新购书体验。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5G高速网络,还能24小时随时进店阅读选购,让读者每时每刻都能徜徉在书籍的海洋之中。

    在5G无人智慧书店的门口设置有人脸识别设备,读者注册会员后可直接刷脸进入书店。未注册的读者,可通过刷本人身份证进入。为提高服务质量,防止盗书行为发生,5G无人智慧书店实行会员制,读者可在书店的专用机器上完成会员注册和人脸信息识别。会员制的另一好处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会员读者阅读偏好,更好地开展精准营销,提供给读者符合阅读口味的好书。读者将书放到书店门口的机器识别区即可实现自助借书、还书、购书,通过扫码支付实现“一键买单”,减少排队等候时间。

    物联网智能识别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图书的精准定位。而5G高速网络是这些“黑科技”完美呈现的保障。书店内覆盖5G信号,读者可在购书过程中体验5G网络带来的惊喜,切身感受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等5G网络特性。

    24小时5G无人书店的经营新模式也为拉动夜间消费、促进书香中国建设提供了新思路。继2014年三联韬奋书店挂牌“24小时书店”、被赞为北京的“深夜书房”后,不打烊书店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24小时书店走进人们视野,在便利人们阅读的同时,对拉动夜间经济的增长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7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提出继续扶持24小时实体书店。从长远角度看,应用5G、物联网、移动支付、人脸识别等技术的无人书店更适合夜间经营模式,减少了因营业时间延长导致的人力成本上升。

    (取材于张鹏禹文章)

    材料三

    新时代下,实体书店要想实现新发展,最根本的还是创新实体书店经营模式,更好地满足读者的新需求,开创实体书店新的美好前景。

    互联网平台对实体书店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但互联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实体书店在当前互联网销售的冲击下必须积极转型依托互联网优势。首先,利用互联网对受众进行市场细分,满足读者更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其次,善于运用互联网广开渠道,建立线上线下互相贯通的立体营销,提升服务能力,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从而实现最大化效益。最后,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品牌宣传,持之以恒地经营品牌,以品牌拉动读者,形成品牌效应,实现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实体书店要想吸引读者、增强市场竞争力需要进行数字化创新,提升书店数字化经营水平,通过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便利,以此来扩大消费群体,增加销售量。实体书店可以将图书信息输入手机APP软件,读者只需手机下载书店APP软件,将想购买的图书信息输入,就可获取图书架位、定价等信息,最后通过自助收银或线上支付完成交易。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数字找书、数字看书、数字买书,有效地将信息与实物紧密连接起来,将线上的便捷与传统的购书体验有机整合,将线上客户转换为线下客户。

    新时代,实体书店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售书向多元复合转变。实体书店要满足广大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这也是实体书店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实体书店要改变过去单一的借阅、购书功能,进行受众细分,明确书店定位,走特色化经营道路来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

    在传统实体书店,消费者会明显感受到消费环境嘈杂混乱,人文服务较少,引导服务欠缺。现在读者逛书店不仅仅是读书,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和阅读体验。实体书店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层次的渗透,向人们传递的不仅仅是美感,更是一种文化感。实体书店在发展中应该以书为基,以文化服务为动力,积极创新经营理念,不断扩大文化内涵,展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融入更多新元素,激发新的活力,使实体书店成为文化体验的摇篮和不可或缺的体验空间。

(取材于王慧颖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实体书店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一项是(    )
A、出版物销售商 B、城市文化高地 C、夜间经济标志 D、文化聚集场所
(2)、材料二中关于24小时5G无人智慧书店经营模式的表述。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可杜绝顾客偷窃图书现象的发生。 B、采集、分析会员大数据可实现精准个性化定制服务。 C、扫码支付模式可降低读者时间成本,改善购物体验。 D、通过新零售模式的改造,有效降低了店家人力成本。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北京实体书店数量增加,体现政府扶持显现积极效果。 B、材料二中数字化阅读接触率越高,越对实体书店的生存构成威胁。 C、两则材料对不打烊书店的出现及意义,均持肯定意见,表示支持。 D、两则材料中对于新技术手段是否有利于实体书店生存,看法相似。
(4)、根据材料三,下列行为不属于实体书店创新手段的一项是(    )
A、加强其品牌宣传,实现品牌效应 B、开发数字技术终端,增强便捷性 C、实现特色化经营,满足读者需求 D、成为文化体验空间提升服务质量
(5)、学生会准备向学校申请在校园内开设一家5G无人智慧书店,为此请你根据以上三则材料阐述开办书店的理由。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演好自己的偶像剧

——专访文文山

    他身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才华”,另一个是“相貌”。有“粉丝”这样评价他:“横溢的才华吓跑了脸上的帅气。”还有人描述他的长相:“有惊无险,像街头的寻常路人。”最损的莫过于吴宪宗“歹毒”的大嘴:“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

    他便是方文山,周杰伦的“御用”词人。从《双截棍》、《东风破》、《七里香》,直到今天感人肺腑的《菊花台》,方文山用天马行空的文字与瑰丽的想象一次又一次冲击我们的感官,他几乎包办了周杰伦所有脍炙人口的精品,成为今日歌坛中无法撼动的“指标性人物”。此刻,他坐在我面前,接受我的采访。

    记者:你曾以亲身经历为范本写过一本励志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之所以有如此感悟,是否因为自己的成长故事充满励志色彩?

    方文山:成长对我来说,并非一帆风顺。我出生在台北一个小乡镇的普通家庭,家境不好,很小便开始勤工俭学了。每到寒暑假时我一般都会外出打工,比如送报纸、当餐厅服务员……当时也会觉得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却蛮感激。因为有过那些困顿、不如意和苦难,今天的自己才会懂得惜福。

    记者:电影和写作曾经是你的理想,为何却写了歌词?

    方文山:当年我本想进电影圈发展,但是行业不景气,只好退而求其次写歌词。我想,总有一天,自己会慢慢靠近电影圈的。当时我的工作是安装防盗系统。工作时,我会随身带纸和笔,边工作边想歌词。有时突然想到一句好词,赶紧拿出笔把歌词记下。就这样,一年下来写了一百多首,四处投递出去。最终只有宪哥(吴宗宪)回了我的电话……

    机会显然眷顾方文山。当吴宗宪幸运地光顾之后,周杰伦又呼啸而来。...

    记者:周杰伦给你的最初的印象是什么?

    方文山:我们同时被宪哥签下词曲经纪约。起初对杰伦的感觉是:这个年轻人有些与众不同,做事酷酷的。接触久了,我发现他的确有资格酷。比如他钢琴弹得的确不错,音乐的确比别人更有创意,一年后,他又签了歌手约,显然是可造之才。

    记者:关于你和周杰伦彼此的作用,很多人都在探讨甚至争论不休。你自己认为呢?

    方文山:我们是相辅相成的。曲是架构,词是衣服。杰伦的曲天生已经很匀称了,旋律本身已经很动人,即便没有我的词,它一样存在。我只是帮他的旋律加画面,提供故事,让它更有血肉。

    记者:有没有想过如果搭档不是周杰伦,而是别的歌手,你的歌词还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方文山:我想不会。好的作品需要好的曝光平台。杰伦的曲风便是强有力的曝光媒介,这种强强联手的效果便是“1+1=3”。

    目前,“粉丝”们为方文山与周杰伦的地位吵得不可开交。一种说法是周杰伦捧红了方文山,另一种说法是方文山成就了周杰伦,更有观点认为: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音乐将会很寂寞;如果没有方文山,周杰伦也会很寂寞。

    记者:你觉得,你的歌词能在浩若烟海的作品中脱颖而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方文山:风格。创作歌词时,我会故意强调段落与段落不见得有关系,但阅读时依旧有主题。我强调一种整体感觉,这在《爱在西元后》有着很好的体现。

    记者:你曾经说过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悲哀是不想当自己。

    方文山:几年来,我在圈内看到许多年轻人不想扮演自己,永远羡慕别人,成天幻想当周杰伦、刘德华。与其羡慕别人,耽误自己的人生,不如做好优秀的自己。

    在“一切皆有可能”的今天,人人都憧憬着由麻雀变成凤凰。只是,变成凤凰的方文山却一再提醒:先甘心当一只麻雀,潜心演好自己的偶像剧。否则,既错过麻雀的欢愉,又无法企及凤凰的荣耀,那岂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在《旅行青蛙》里,藏着巴赞的电影理论

陈思航

    近日,一只面无表情的青蛙在各大社交网络流行起来,唤醒了无数人的母爱与父爱。它来自日本HIT-POINT公司制作的手机游戏《旅行青蛙》。这样简单、休闲的一款游戏,竟登上了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游戏榜首位。它为何让玩家蜂拥而至?

    借助电影创作的“窗户论”,青蛙游戏将画外空间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引导着玩家们通过脑补进入自己的角色。当青蛙不在家中的时候,玩家们难免要想,现在它踏上了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玩家们不免揣测它的心情,它在旅途上可能遇到的朋友,和它将要带回来的伴手礼。当玩家们凝视着两个一成不变的场景时,总是免不了要陷入遐想——没错,遐想。当玩家所能“掌控”的仅有两个场景的时候,遐想注定是没有疆界的。

    “画外空间”被频繁地运用于电影创作之中,这可以从著名电影理论家巴赞的“窗户论”说起。巴赞认为,电影银幕是一个观察世界的窗口,在这窗口之外,是无限延伸的世界。换句话说,在巴赞的电影观中,世界就在那里存在着,摄像机所做的,仅仅只是选择窗口的位置。

    优秀的电影创作者,永远不会放过对画外空间的运用。首先,它可以使叙事更为完整,譬如观众们最为熟识的画外音,经常在影片的关键处起到推进、暗示、评论剧情的作用。画外空间也可以使电影画面富有层次、扩充影像的意涵。在某些时候,画外空间甚至可以替换成观众们所处的空间,由电影中的角色直接向观众发话。

    但是,《旅行青蛙》主要利用了画外空间的另一种更为重要的特性:诱发玩家(观众)的联想,增强作品与玩家的交互性,从而丰富玩家的体验。而在女性主义电影的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更多地看到这种手法的极端形式的体现。例如,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印度之歌》中,大多数的戏剧性动作都发生在画外或者镜像空间之中。女性主义影片是对主流影片的逆反,它们要求观众主动地参与到影片的“创作”之中,用联想补足影片的叙事,而不是随着创作者的叙事流被动地摇荡。

    《旅行青蛙》虽为一款游戏,也将画外空间的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它是一张精致的镂空纱,引导着玩家们填补着场景之外的空缺,从而进入自己的角色:一位户外旅游的爱好者,能够更为生动地想象出青蛙翻山越岭的过程;一位热爱考据的游戏迷或许会穷究游戏的算法,从而精确地定位青蛙旅行的目的地。而很多人提到的关于亲子关系的热议,想必也是更多发生在中国玩家的群体中,因为我们有着更为紧密的家庭关系与集体感。

    毋庸置疑,在一款优秀的游戏中,可以嵌入动人的故事、电影化的画面与动听的音乐。游戏与电影一样,能够吸收各门艺术之所长。而使游戏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则是它更为突出的交互性。对画外空间的运用,无论是在游戏还是电影中,都是对交互性的增强,使观众与玩家更积极地参与到作品的“完成”中来。但是,不同的是,在电影中,观众对画外空间的联想,削弱了创作者的控制力,而在游戏中,这种联想则削弱了玩家的控制力。

    控制者的不同强有力地体现在主流商业电影和角色扮演类游戏之中,它也可以说明这两者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当观众走进影院,观看一部好莱坞商业巨制时,震撼的特效、紧凑的剪辑、不断推进的叙事拖拽着观众不断向前,迫使他们经历一次感官的洗礼;而当玩家们进入一个主流角色扮演游戏时,他们付费充值是为了使自己的角色更为强大,能够在游戏中叱咤风云。当然,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背后都是庞大的资本在运转着,听凭摆布的受众们也是文化工业中的一环——这正是阿多诺所批判的艺术的商品化。

    我们当然需要一些不同的东西。当我们从“控制”中解脱出来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同一个艺术品,而艺术也使我们得以用不同的视角反思我们自身、反思这个世界。《印度之歌》静态的影像与极少的对话,让我们得以体认一种新奇的女性语言;而《旅行青蛙》的独特玩法,也使玩家在面对小窝时无尽的遐想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那只独特的青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认为:只有见到财利想到道义,见到危难勇于担当,长期困顿却不忘平生之志,这样的人方可谓之“成人”。中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行礼后,开始享有“成年人”的权利,并对婚姻、家庭和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1994年,中共中央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2000年,浙江省把每年12月9日定为18岁“成人节”,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成人节”省级立法。随后,广州、南京、北京、上海等地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建议以国家立法形式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以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和国家观念教育,把仪式所特有的庄重感转化为感动和鼓励,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章正《代表委员建言:立法规范18岁“成人节”仪式》)

    材料二:

    在孩子16岁时,英国家长一般会为他(她)举办庆祝成年的仪式,就是“成人礼”。笔者曾参加一个在祖辈安息地举行的成人礼。一阵音乐过后,年轻的主角神情严肃地面朝着祖辈的墓碑,聆听父亲讲述家族发展史:“我们家积累的这些财富,都是祖祖辈辈辛苦打拼得来的,你已经成年,要继承祖辈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为整个家族争光。”随即,伯叔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共同的话题,最后年轻的主角也发表了“成人誓言”。笔者的一位朋友也对他的成人礼记忆犹新:父母只给他买了往返法国和英国的船票,而他在法国期间,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餐馆、夜总会或城市环卫部门打工。

    (摘编自曾祥伍《在英国参加成人礼》)

    材料三:

   

    (摘编自沈慧《“成人礼”前后学生思想情感变化情况调查》)

    材料四:

    2016年6月9日,安徽省教育厅、相关市区县教育局及高中的负责人观摩了省内某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活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也派出代表出席活动。该活动共有四个篇章:拼搏、成人、感恩、飞翔。

    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千余名毕业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步入校园,沿着呈现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从活泼可爱到风华正茂的18年生活轨迹照片的长廊步入典礼会场。

    “我宣誓,从今天开始,我以孝心对父母,以诚心待他人,以热心对社会,以忠心对国家;我宣誓,从今天开始,在新的起点我将更加努力!因为有我,人民将更加幸福;因为有我,家园将更加美好;因为有我,祖国将更加昌盛……”千余名学生面对国旗庄严宣誓,宣誓他们已经成人,将离开父母的庇护,肩负起社会责任。礼毕,学生们纷纷将鲜花献给身边的家长,并与家长紧紧拥抱。

(摘编自《合肥高中毕业典礼暨成人礼示范活动纪实》)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传记文本阅读之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来源于传者、传主和其他人三个方面。把握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应从文本中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入手,分析带有作者爱憎情感态度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概括文中议论或评论的文字,揣摩作者的感情倾向,从而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

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