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杭州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乡先辈左忠毅公①视学京畿②,一日,风雪严寒,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③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及左公下厂狱④,史朝夕狱门外;逆阉⑤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⑥,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眥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节选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有改动)

<注释>①左忠毅公:即左光斗,是史可法的老师。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死。②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③可法:即史可法,抗清被俘不屈而死。④厂狱:明代特务机关东厂所设监狱。⑤逆阉:叛逆的太监,指魏忠贤。⑥炮烙(páo luò):用烧红的铁来炙烧犯人的一种酷刑。⑦眥(zì):眼眶。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文方成(草稿) B、使史敝衣草屦(换) C、地倚墙而坐(席子) D、汝复轻身而大义(糊涂,不明白)
(2)、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B、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C、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D、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②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左光斗的人物形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材料二:

交友之间尤当审择虽是同学亦不可无亲疏之辨。此皆当请于先生,听其所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傲慢亵狎 , 导人为恶者,损友也。推此求之,亦自合见得五七分,更问以审之,宜无所失矣。但恐志趣卑凡,不能克己从善,则益者不期疏而日远,损者不期近而日亲。此须痛加检点而矫革之,不可荏苒渐习,自趋小人之城。如此,则虽有贤师长,亦无救拔自家处矣。

(节选自《朱子家训》)

【注释】①攻:指责,抨击。②亵狎(xiè xiá):轻佻玩忽。③矫革:娇正、革除。④荏苒:时间渐进,推移。⑤拔:挽救。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