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材料一: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上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
材料二:”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域。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回答:
①“授民授疆土”
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选举产生
④各诸侯国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蛮”“夷”“戎”“狄”等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请回答: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袭制 ④郡县制
政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和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为小康。
——摘自《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分别代表什么政治制度?
材料二 西周主要诸侯国示意图
(2)材料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确立有何意义?
材料三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成县,全国共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摘译自司马迁《史记》
(3)材料三反映的是商鞅变法中的哪两项措施?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