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备考2017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四十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宣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令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冷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南宋张进之,家世富足。荒年散财,救赡乡里,遂以贫罄,全济者甚多。太守王味之当见收,逃避进之家,供奉经时,尽其诚力。味之堕水沉没,进之投水拯救,相与沉沦,久而得免。时劫掠充斥到进之门相约勿犯。

(1)、用“/”给文中的句子划分节奏。(限断2处)

  时 劫 掠 充 斥 到 进 之 门 相 约 勿 犯

(2)、解释文中划线的字词。

为身死而不受   ②所识穷乏者我与

③遂以贫     ④相与沉沦

(3)、翻泽下面的文言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供奉经时,尽其诚力。

(4)、古往今来,舍生取义的志士仁人很多,请列举出一个人物,并简要概括其事例。

(5)、乙文记叙了张进之不顾生死跳水救王味之的义举,结合《鱼我所欲也》,谈谈两文中“义”的内涵是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阅兵之后
        ①儿子,你以前是个多听话、多懂事的孩子。可自从看了阅兵式之后,你就变了。就拿那天下午来说吧,咱爷俩上街,你掏出“国旗红”贴在老爸脸上。在步行街,平时,总是老爸瞅美女,那个下午,全是美女瞅俺,她们那个眼神呀,比女民兵方队的向右看还齐刷刷。
        ②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走路了。你一改过去的小兔子步,走起正步来了。在你一连踢破两双球鞋以后,就成天嚷着要老爸给你买高跟鞋:“人家三军仪仗队的叔叔们都穿着高跟鞋,多威风啊!”俺差点跌掉眼镜:“嗨!那哪是高跟鞋呀?那是高帮鞋,军用品,上哪儿去给你买去啊!”你说老爸数落你孤陋寡闻的表情,比灰太狼还难看。
        ③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说话了。平时你说话,总是轻言细语,童声悦耳。那天你做完作业,老爸跟往常一样摸着你的脑袋说:“儿子,辛苦了!”谁知你蹭地从凳子上立起来,啪地敬了个军礼,炸雷般地吼道:“为人民服务!”惊得老爸差点扑倒在地。说实话,过了这么多天,俺还在回味那会儿当首长的感觉。还有,那天去外婆家的车上,你嘴里轰隆隆个不停,自言自语“99式”坦克好厉害。我问你为啥这样喜欢“99式”,你忙里偷闲的回答让一车人哗然:“你忘了,我是99年出生的嘛!”
        ④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睡觉了。或是换句话说,阅兵之后,老爸就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每晚,俺总是被你的梦话吵醒。你不是嘟哝着群众游行的口号,就是哼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曲;你不是粉拳像巡航导弹无比精确地击中我的眼睛,就是大腿像战略导弹排山倒海地压在我的身上;你不是像驱逐舰在床上劈波斩浪地踢掉被子,就是像核潜艇钻进被窝蒙头大睡。早上醒来,看到你的个头越来越高,镜子里,老爸的眼袋越来越大。
        ⑤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玩耍了。你把兵器玩具统统翻出来,摆满了一地,俨然天安门广场。害得老爸老妈在自己家里走路都得小心地雷。那天吃完午饭,你把油不拉几的碟子架在俺的头上,对你妈说这是“空中预警机”。你甚至连你妈也不放过,那天晚上,你先是要俺背着七十多斤的你在客厅转悠,又让你妈跑在咱们前头,一家人气喘吁吁地演习“空中加油”。你这一闹腾,老爸的颈椎病就提前光顾了。这还不算啥,在外婆家的院子里,你拽着那杆红缨枪,追赶那只无辜的老母鸡,惊得整个村子里的鸡都互相打鸣。我前去制止的时候,你 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是雪豹突击队,追击恐怖分子!”嗨!人家雪豹“突击”是你这个“偷鸡”吗?多丢人现眼呀!
        ⑥儿子,老爸不仅担心你的现在,而且更担心俺的将来。想一想,要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咱们国家更加强大了,阅兵的规模更加盛大了,你老爸背部不太宽阔的甲板,哪能容纳你几十架舰载机呼啸地起降呢?

                                                                                                                                                                                                                              (作者:熊刚,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