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四川省阆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观

    张观,字仲宾,常州毗陵人。在江南登进士第。归宋,为彭原主簿。上请复刺史及不遣武德卒诣外州侦事,颇称旨,召拜监察御史,充桂阳监使。献所业文,赐进士及第。会三司言剑外赋税轻,诏观乘传按行诸州,因令稍增之。观上疏言:“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设使积粟流衍,用输京师,愈烦漕挽之力,固不可也。徒敛怨于民,未见国家之利。”太宗深以为然,因留不遣。其后,复上疏曰:“臣尝读唐史,见贞观初始置崇文馆,命学士、耆儒更直互进,听朝之际,则入内殿讲论文义,商榷时政。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伏望释循常之务,养浩然之气,深诏近臣,阐扬玄风,上为祖宗播无疆之休,下为子孙建不拔之业。”上览而称之。岁余,左司,改盐铁判官。观数在省署及长春殿次中,谘事于其使李惟清,辨说牴牾,失礼容,惟清不能甘,因奏解其任。观抗章论列,上亦察其无失,故未几复授旧职。又谏罢治佛寺,不报。俄出为诸路茶盐制置副使,上疏言:“更茶盐之制,于理非便。”不合旨,改知黄州,迁扬州,皆有善政。会三司改旧贯,均州县之籍以分其职,召为三司河东道判官。有诏计司官属不得越局言他事,观自以任谏官,乃上书指陈拾遗补阙之职,不奉诏。上怒,谓宰相曰:“朕俾警三司僚属各率其职非令谏官不言时务观乃妄有援引以讽刺朕姑为容忍不欲深责。”乃令出知道州,移广南西路转运使。坐奏交州黎桓为乱兵所杀事不实,被劾,狱未具,于桂州。观广览汉史,雅好论事,辞理切直,有古人之风焉。(选自《宋史·张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俾警三司僚属/各率其职非/令谏官不言时务观/乃妄有援引/以讽刺朕/姑为容忍/不欲深责 B、朕俾警三司僚属各率其职/非令谏官不言时务/观乃妄有援引/以讽刺朕/姑为容忍/不欲深责 C、朕俾警三司僚属各率其职非/令谏官不言时务/观乃妄/有援引以讽刺朕/姑为容忍/不欲深责 D、朕俾警三司僚属各率其职/非令谏官不言时务观乃/妄有援引以/讽刺朕/姑为容忍不/欲深责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江南登进士第,进士第是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 B、岁余,迁左司,“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 C、卒,古代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士曰不禄。 D、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于各路设转运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张观任桂阳监使时,适逢三司说剑外的赋税轻,皇上下诏张观出使巡行各州,想要增加赋税。张观上书劝谏不要增加赋税,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B、张观曾读唐史,看到贞观初设崇文馆,他就上书建议皇上放下寻常的事务,培养浩然之气,诏令大臣,宣扬清静无为的教化。皇上看了称赞他。 C、张观任监铁判官时,进谏停止修治佛寺,后又上书说改革茶盐的制度,因不合皇上的旨意,皇上都没有答复。 D、张观在任能直言进谏,性格耿直,又广泛阅览汉史,喜欢评论政事得失,言辞情理恳切正直,有古人的风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远民不宜轻动挠,因而抚之,犹虑其失所,况增赋以扰之乎?

②或日旰忘倦,或宵分始罢,书诸信史,垂为不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雪屋记

(明) 杜琼

    吴有儒曰徐孟祥氏,读书绩文,志行高洁,家光福山中。相从而学问者甚夥,其声名隐然闻于郡国。缙绅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庐焉。孟祥尝结庐数椽,覆以白茅,不事华饰,惟粉垩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适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阳卢舍人为古隶以扁之,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闭塞,成冬之时。天地积阴之气,湿而为雨,寒而为雪,缓缓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万物埋没无所见,其生意不几息乎?孰知生意反寓于其中也。故冬至之节,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阳已生于五阴之下矣。由是腊中有雪,则来春有收,人亦无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独以其色之洁白为可尚也,盖有生意弭灾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初未尝有后世华侈之饰也。孟祥读书学古,结茅为屋,不事华侈,其古者与?今又济之以雪,岂亦表其高洁之志行也欤?宁独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为世用穷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穷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为果哉者则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灾之功也。以屋名雪,讵不韪欤?至若启斯屋而观夫雪之态度,则见于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记也。

(选自《金兰集》,中华书局2013年版)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