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三十四)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放开双手,让汽车自己来

胡璇

    2016年3月3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委员齐聚北京,为“十三五”规划建言献策。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关于加快自动驾驶立法的提案,旨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推向市场,促进产业良性发展。

    科技发展的速度总是让人惊叹,就当我们还在膜拜特斯拉的大屏操作系统时,自动驾驶汽车就已经从图纸设计走向了实车试验,并将很快大规模投入市场。面对离我们越来越近的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你愿意放开双手,让它自己来吗?

时尚风潮

    目前,几乎所有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汽车公司都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奔驰、宝马、奥迪、丰田无不如此,这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

    在2008年的世界智能交通系统大会上,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的“Junior”自动驾驶汽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驶过两个街区,最后在一个写有“Stop”的指示牌前停止了信号接收。当时在旁观看的人们无不瞠目结舌。

    然而仅仅过了几年,如今的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能够基本摆脱人为控制,在高速公路上以110千米的时速畅行无阻了。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科学家克里斯托弗•厄姆森正在为谷歌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他介绍说:“它能够即时监控各类交通状况,当然也看得懂交通信号灯。”可以说,过去100年的汽车驾驶技术都没有发生本质变化,而在近5年内却完成了转型——自动驾驶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代替人类

    对绝大多数司机来说,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可能是最危险的事。从2001年到2009年,仅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就有369629人丧生。造成这些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是 昏暗的路灯或突然冒出的小动物,而是司机自己。一项研究表明,至少93%的车祸都是因人为错误引起的。那么,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替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吗?

    当司机把手从方向盘上放下,智能汽车上由电脑合成的声音就会播报“自动驾驶”的信息,在此之后便是一系列的智能操作:当一辆车从匝道上加速驶来,是该加速还是减速呢?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司机,而出于安全考虑,自动驾驶汽车会选择减速。不过当接收到更多数据,比如那辆车突然刹车时,它还会重新作出决定。

    此外,智能汽车还能让城市交通变得更顺畅。以上海为例,即便是在最拥堵的时候,汽车也只覆盖了30%~35%的市区道路,这样看来,仍有相当一部分的道路资源处于空闲状态。如果这些汽车高度智能,且掌握实时交通数据,那么它们就会选择最优方案行驶,节省你的宝贵时间。而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坐上汽车,并告诉它目的地。

车轮计算机

    尽管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相当复杂,但从本质上讲,它就是车轮与一个半自动计算机的连接。因此,汽车公司与那些科技企业必须强强联手,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打造一台能自己开车的计算机。

    对于谷歌公司而言,它并不擅长制造汽车,它所做的只是在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有关道路信息的数据,然后利用计算机控制汽车,实现它的自动驾驶。而汽车真正的操控者其实是谷歌的雷达、录像、运动传感器、GPS设备和人工智能处理器,而非汽车本身。

    当然不少司机也会发现,如今的汽车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科技元素,比如自动雨刷、自动亮灯、自动泊位等。我们不难发现,智能汽车的附加值其实是软件和计算机,而车轮只是保证计算机能在路上快速移动。

    奔驰自动驾驶汽车研发部负责人琼•沃斯(Joan Wirth)说:“智能汽车在行驶时,有成千上万个程序同时运行,有大约60个自动控制装置或电子控制元件来处理自动刹车、自动开尾箱之类的事情。”而想要完成这些功能,一辆汽车至少需要使用100万行计算机代码,这比波音787上的还要多。

    这么看来,自动驾驶汽车的科技已经接近成熟了,但仍有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困扰着研发者——如何完成功能切换,也就是“什么时候让汽车操作,什么时候让人类司机操作”。按照谷歌公司及汽车制造商的设想,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且只能是半自动化的,人类司机还是要在行驶过程中扮演某个角色,毕竟在某些方面,人类与计算机相比还是有些优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自动驾驶汽车还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这么一辆能够自动运行的车辆如果犯下了过错或是造成了事故,谁该为此负责呢?比如,警察在高速公路上拦下了一辆自动驾驶汽车,那么谁来交付“罚款”呢?是汽车制造商,还是计算机提供商,亦或是车主本人呢?即便是在自动驾驶汽车即将上市的美国,有关的法律法规仍然是一片空白。

    不过与上述难题相比,智能汽车面对的最大麻烦可能还是社会文化的认同。也许对许多人来说,驾车本身就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

    在2002年上映的电影《少数派报告》中,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为大家描绘了高科技化的城市交通解决方案——所有的汽车都由电脑网络控制,精确并高速地行驶在既定的线路中。想想这美妙的画面,你会为自动驾驶汽车买单吗?

(选自《科学24小时》 2015年第3期,有删改)

(1)、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请你参考文中前两个部分的小标题,为第三部分内容拟写一个小标题。

②请你联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无人驾驶汽车的优点?

(2)、本文语言的特点准确而又生动,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

①它能够即时监控各类交通状况,当然也看得懂交通信号灯。

②有大约60个自动控制装置或电子控制元件来处理自动刹车、自动开尾箱之类的事情。

(3)、文章第二部分讲述了2008年“Junior”自动驾驶汽车使人们瞠目结舌的事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这样举例的作用。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人驾驶汽车真正的操控者是运动传感器、雷达、人工智能处理器、GPS设备和录像,其本质是汽车与一个自动计算机的连接。 B、智能汽车会进行一系列的智能操作,如当一辆车从匝道上加速驶来,不管后续情况如何,出于安全考虑,自动驾驶汽车都会选择一直减速。 C、无人驾驶汽车在高度智能下,可掌握交通最新数据,选择最优方案行驶。 D、到今天为止,自动驾驶汽车的科技已经接近成熟了,但“如何完成功能切换”仍是智能汽车面对的最大麻烦。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扬州的州城(节选)

      北宋时扬州的“州城”,只略向南稍加扩展,而蜀岗上的“子城”已成为废墟。

      南宋期间,扬州成了江淮地区抗金、抗元的主要战地之一。朝廷命扬州知州吕颐浩在“州城”的基础上修建“宋大城”。西城墙南起砚池经保障河北至长春桥,全长2860米;北城墙在漕河南,西起长春桥,东至高桥以西,全长2100米;东城墙在古运河西岸,北起高桥,南接康山街,全长2950米;城南墙沿用唐“罗城”南城,沿古运河北岸,全长2200米。这座宋大城全部用大砖砌造。

数十年后,为适应军事需要,又在原蜀岗“子城”的废墟上修筑土城“堡寨城”,也称“堡城”。它的西、南、北城垣(yuán墙)大部沿用原“子城”的城垣加以修筑,只另筑了东墙。这座城的周长约5000米,面积1.6平方公里。堡城与“宋大城”相对,其间相隔约一公里,又筑“夹城”以通往来。所以这时扬州一地有三城,即“宋大城”、“堡城”和“夹城”,总称“宋三城”。又因三城形似蜂腰,所以又名“蜂腰城”。宝祐年间堡城重建,因此堡城改名为“宝祐城”。

      ……扬州出土的宋城遗址城砖中,有不少印有“大使府造”的字样,还有不少城砖印有韩世忠抗金部队的番号和后来抗元部队的番号,这正反映了南宋时建城的军事目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独立宣言(龙应台)
安德烈:
       你昨天的话是这么说的:“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安德烈,那一刻就是儿子在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我没办法应付这局面,譬如你站在沙滩上,突然一个浪头,天一样高,眼睁睁看着它扑下来,你其实不知道躲到哪里去,反正趴着躺着都会被击倒。
       你根本不知道大多数的亚洲母亲是怎么对待她们的儿女的。你记不得你香港的数学家教?他是博士生了,谈妥要来上班之前,还要打电话回北京问他父母同不同意他做家教。你记不得大三的小瑞?她到台北和朋友晚餐,结束之后还打电话问她妈准不准许她搭计程车回家,结果电话里妈妈说计程车危险,她必须搭公交车。你记不记得大二的阿芬?拿着暑期创意营的选课单,说伤脑筋,不知道她妈会不会同意她选她真正想要的课程。
       这些,都是典型的镜头,我不是这样的母亲。
       但是同时,我也看见二十一岁的女儿跟母亲手挽着手亲密地逛街,看见十八岁的儿子很“乖”地坐在母亲身边陪着母亲访友,跟母亲有说有笑。
       老实说,安德烈,我好羡慕啊。我也觉得,刚成年的人跟母亲太亲近,太“乖”,恐怕代表着他本身的人格独立性不够完整。我渴望和你们保持儿时的亲密,但是又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幻想。我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典型的亚洲母亲了,而且还一直认真地在上你和菲力普给我的“课”。
       十六岁的菲力普曾经说:“妈,我觉得,欧洲人是看年龄的,譬如在德国学校里,你只要满十四岁了,老师便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人看的不是年龄,而是辈份。不管你几岁,只要你站在你妈或爸身边,你就是‘小孩’。你就没有身分,没有声音,不是他讲话的对象。所以,他会眼睛盯着你的妈或爸发问,由‘大人’来为你代言。”
       菲力普做这归纳的时候,安德烈,我这有名的社会观察家,真的傻了。
       菲力普给我另一次“震撼课”,是在垦丁。我们一大帮人坐在凉风习习的海岸咖啡座看海。过了一阵子,我想去洗手间,起身时问菲力普:“要不要上厕所?”你老弟从一本英文杂志里抬眼看我,说:“妈,我要不要上厕所,自己不知道吗?需要妈来问吗?第一,这种问题,不是对三岁小孩才会问的问题吗?第二,上厕所,你不觉得是件非常非常个人的事吗?你是怕我尿在裤子里吗?”
       我们之间的矛盾,安德烈,我想不仅只是两代之间的,更多的,可能是两种文化之间的。
       我常常觉得你们兄弟俩在和我做智力对决,价值拔河。譬如你的中文家教老师来到家中,我看见你直接就坐下来准备上课;我把你叫到一旁跟你说,“安德烈,虽然你的家教只比你大几岁,你还是要有一定的礼节:给他奉上一杯茶水,请他先坐。他离开时,要送客送到电梯口。“你显然觉得太多礼,但你还是做了
       我也记得,譬如住在隔壁的好朋友陈婉莹教授来到家中,你看她进来,对她说了声“嗨”,还是坐在椅子上读报。我说,“不行,再熟她都还是你的教授,在中国的礼仪里,你要站起来。”你也接受了。
       我们之间,有很多价值的交流,更何况,德国的传统礼节不见得比中国的少,欧洲社会对亲子关系的重视,不见得比亚洲人轻,对吧?
       可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还是让我难以消化,隔了一夜还觉得郁结在心中。
       你和菲力普到上海来做暑期实习,我一个做母亲的快乐想像:母子三人共处一室,在上海生活一个月,多幸福。让我来引导你们认识中国大陆,多愉快。你说,“我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为何又要和妈住一起?而且,难道以后我到某一个城市去工作了,做妈的都要跟着吗?”十八岁的菲力普,刚从德国降落,天真的眼睛长在一百八十四公分的身躯上,认真地说,“我不要你牵着我的手去认识中国大陆──因为你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安排得好好的,但是真正的世界哪里能这样。我要自己去发现中国。”
       我听见自己可怜巴巴的声音说,“难道,连一个周末都不肯跟我去玩?青岛?苏州?杭州?”你们眼睛都不眨一下,异口同声说,“妈,你能不能理解:我们要自己出去,自己探索?”
       安德烈,我在面对你们的“欧洲价值”,心里觉得彻底的失落:可是,转念想想,你们俩,是否也努力在抵抗你们母亲身上的某些“亚洲价值”而觉得“有点累”呢?
       昨晚,我一个人去散步。月亮黄澄澄的,很浓;梧桐的阔叶,很美。我足足走了一个小时,然后,叫车到你俩的住处,看见你们自己洗好的衣服袜子凌乱地散在沙发上。我想,“不行,我也不能帮你们清理家里。”在沉沉的夜色里,菲力普送我到大马路上搭车。他忍受我一个深深的拥抱,然后,大踏步走到马路的对岸。
       注释:安德烈,龙应台长子,生于台湾,八个月大时随母移居欧洲,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他,返回台湾,母子年龄相差三十岁,且存在中西文化差异,为了重新认识成年的安德烈,龙应台用书信与他交流,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这些信后来汇集成书信体散文集《亲爱的安德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篇雪

白音格力

    ①雪一落,真想寄一篇雪给你。雪在一笺上,落白了山川,落白了树木,落白了长亭短亭,落白了往事……整个天地一白间,只有你,红妆立雪。

    ②多年前的一个夜里,突然下雪了。走在路上,本来周身还是嘈杂的,雪这么一落,却感觉那么静。那时生活困顿,眼睛不清澈,心也迷离。这一场夜雪,像一篇安静的信,如此深婉,让人眷顾。我有一种要奔向雪里的感觉,却只站在路灯下,仰头看雪,欢喜得像个孩子。次日清晨,窗外早已是冰雪天地,我终于奔向山里,一路狂奔而去。到了山里,我张开怀抱,一直那样一个姿势许久。最后躺在雪里,躺在深深的雪里。

    ③多年后常回忆,那一天,像一篇文章,虽然我从未写过,却被装订进我光阴的书页里,也许只是一篇插图,但足够美了。或者,是一封信,是我寄给纷纷扰扰的过去的一封信,这样的一篇雪,深情款款,笔意清绝,是要过去的自己知道,走怎样的路,仍要心有良辰。

    ④今年初雪过后,只隔了三天,又是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天地一白,穿戴好便急不可待地往山里去。我带了一张素白信笺,我要坐在山中雪里,铺开一笺,让雪落满,之后寄给你。

    ⑤多年前在窗前曾用信笺接了厚厚一层雪,满满的,一整张笺上,全是雪。特别想寄给一个人,或许只是一个陌生人。收到时,只是一张空白纸,雪化后留下的印迹还在。不知收信人会读到什么。

    ⑥进山时还想起此事。雪落满小径,我轻轻叩响,你展信时能听到一串哒哒的马蹄声。雪压梅枝,我轻轻嗅,你收到信时,梅花正好开了一朵,在问候语的位置上。

    ⑦这样一篇雪,无字,却是林深密雪,有碎玉声,走在其上,香生玉尘。你自懂,一篇雪,萦怀之深、眷念之切。

    ⑧就那么落啊落,整个深山何尝不是一篇雪。我走在其中,是一支笔,我的脚印里有墨的颜色,有墨的香;我喜悦的眼色,是一朵朵的亮梅

    ⑨我捧着这样一篇雪,周身寂静,不,雪落有声,雪压弯枝条,亦有砰砰抖落声伴着我。我要把这一场雪寄给你。

    ⑩在洁白的梦一样的草径上,我轻轻叩响草籽的呓语,这样你就会从信笺上听到一声声绿色的萌动。在一株白玉兰冬眠的苞尖上,擎着花生一样大的小雪团,我安静地与之对视,我不敢呼吸,我怕惊落了那一小团雪,我想把它寄给你,明年信笺上一定会早早开出一朵最白最白的白玉兰。

    ⑪我在松下,在竹边,在荒草烟里,迎着漫天的雪,我确信,我展开的那一笺上,雪写了一篇深情的信。

    ⑫我们一生的行文,该有这样一篇雪。写给自己,写给往事,写给光阴。

    ⑬整个世界,像一盘大棋。尘世的人,纷争厮吵者较量着一步到半步的距离,贪婪自私者丈量着一步到一步的距离,争名夺利者计量着一步到十步之外的距离。最终,却都逃不过松下无人一局残,而空山松子落棋盘,又落层层雪,还世界一白。

    ⑭我们一定要有这样一篇雪。在姹紫嫣红之外,在熙熙攘攘之外。

    ⑮所以几年前我决定每年写一篇雪,我想我还可以再写五十篇,只是想着在人间这一遭,走了多少山光水色,行了多少烟柳画桥,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终能静成一篇雪,落于老屋前,守得住一棵老杏,半园春韭,

    ⑯我想在这样的一篇雪里生活,与你慢慢细数“旧游时节好花天”,慢慢地,在那一点接一点的白里,一片连一片的白里,温暖地数着皱纹和眉眼问开出的梅。在那么寂静的白里,我们心有草木慈悲,春色半间屋。

阅读《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完成各题。

从俗修改不是将错就错

    ①“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要读cuī;“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要读xiá;“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要读jì……这些曾经语文老师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的读音,却在近日传出即将反转的消息。虽然教育部迅速表示此类“改读音”尚未通过审议,但因之引发的讨论久未平息。

    ②从甲骨文到简体字,与时俱进是汉语永葆青春的生存密码。“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也。”回顾三千多年汉字发展史,无论是字义的新增、字形的流变,还是句读的加入、音律的变迁,根据生活实际,在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内容,可说是汉字发展的历史规律。但这番引发舆论波澜的读音修改方案,却并非此类合理流变,而是贸然忽略每个特殊读音背后的历史、文化、音韵等元素,仅因为很多人都读错于是干脆将错就错,如此 “一刀切”的做法显然过于任性草率。“错的人多了就成了对的”的倾向,尤当警惕。

    ③对于此次汉字读音修改,舆论场上也有些许赞同之声。一些人认为这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比如小学生学习语文,多音字读写是一个难点;比如古诗词里的一些特殊读音,限制了诗句的传播。还有人更进一步,提出汉字“字数多、笔划多、读音多,难认、难读、难记、难写、难用”,认为这“三多五难”阻碍了中国语文教育。诸如此类的想法并非不能理解,但若以此作为修改读音乃至吐槽汉字的理由却是相当不负责任。若是为了“方便学习”就可以让别字统统“上位”,那还分什么正误,何不干脆对“错别字”不管不问?学习本就存在门槛,丧失原则不断让步,还谈何对汉字对母语的尊重。

    ④一个国家的文化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和传递。汉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部首,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内涵。“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读cuī不读shuāi的背后,是用“衰”替“缞”的假借用法;“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读xiá不读xié的背后,是抑扬顿挫的平仄押韵;“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读jì不读qí的背后,是灵活多变的词性对应……也正是从一个个方块字中,许多人获得了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规范汉字乃至读音皆无不可,但整个修改过程,兹事体大,需要饱含敬畏之心、慎之又慎,充分做好与历史的映照、与习俗的和谐、与大众的交流,才能无愧于凝聚在皇皇汉字中的文化之魂。否则,若干年后,汉字的读音表意、语法字形皆面目全非,我们如何面对下一代?

    ⑤作为仍在使用的世界最古老文字,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奇迹。守护并传承好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让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2月22日第3版,作者鲍南,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