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2017届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
材料:严复(1854—1921年),福建福州人。清末著名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因译介《天演论》闻名于世,被康有为称之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1898年,严复译介的《天演论》印行后,原名“嗣糜”的胡适,受“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言感召而改名,并以“适之”为字。次年,梁启超在《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一文中指出:国际上的竞争“有国家之竞争,有国民之竞争”,并高度认同近代欧洲理论家“竞争者进化之母也,战争者文明之媒也”的说法。
1919年7月,《少年中国》杂志第一卷刊载的魏嗣銮《人类进化的各面观》指出:正是达尔文“弱肉强食,生存竞争”的观念普遍盛行,因此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最终导致一战的发生。
同年,孙中山发表《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指出世界的进化可划分为“物质进化”、“物种进化”和“人类进化”三个时期,并进一步认为“物种进化”必以“竞争”为法则,“人类竞化”则依靠互助为动力。意在强调人类进化得之于互助,而不在竞争。
——摘编自朱东华《严复译介<天演论>的旨趣及其产生的影响与论争》等
材料1902年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见下表)。
北方 | 南方 | 结论 | |
政治 | 历代王霸定鼎,北方占绝大多数,历时共2783年。 | 历来建都于长江流域者,除明人祖外,要么创业未定,要么败亡苟安,历时共计366年。 | 北方视南方常占优势。 |
哲学 | 春秋战国时,孔、墨在北;汉初北方独盛儒学;宋明时北人好言象数,多经世之想。 | 春秋战国时,老、庄在南;汉初南方尤喜道家;宋明时南人首侣心性,多穷理之气。 | 凡此者,皆受地理上特别之影响,虽以人事揉杂之,然其结果殆有不容假借者存也。 |
军事 | 北人南伐者得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最能举事。 | 南人北伐者不得志。 | 其所用兵,虽有种种特别原因,不能尽以归诸地理,要之地理为其一重要之主因。 |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梁启超的研究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梁启超的研究方法、论据、论证过程、结论等进行评述;也可以对其观点进行论证、批判、修改或提出新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立论科学、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一 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更容易获得外国的资助,外国人及其企业如银行、贸易公司和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往往在外国人或中国企业家的工厂里聊以度日,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州、汉口和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工业成长,勾勒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崛起。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严复译述的《天演论》发表,是第一次将西方近代重要学术菁作比较完整地直接介绍到中国来,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戊戌维新运动能在一向闭塞的中国社会激起如此巨大的思想波澜,是因为它适应着当时众多的苦苦寻求救国出路的人们的需要,给了他们一个新的答案。人们的思想认识在戍戌雏新运动的启蒙下跨出了一步,又从这个运动的失败中再向前跨出一步。在黑暗的旧中国摸素的爱国者们,正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新青年》第7卷第6期、第8卷第1期关于劳工状况调查报告汇总表
作者 | 篇名 | 作者 | 篇名 |
陈独秀 | 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 | 李尧 | 无锡各工厂劳动调查表 |
记者 | 香港罢工纪略 | 李幽影 | 北京劳动状况 |
莫如 | 南京劳动状况 | 李次山 | 上海劳动状况 |
无我 | 唐山劳动状况(一) | 李少穆 | 皖豫鄂浙冶铁工人状况 |
许元启 | 唐山劳动状况(二) | 杨赓陶 | 天津造币总厂底工人状况 |
高君宇 | 山西劳动状况 | 马伯援 | 湖北河南间底风俗 |
铁民 | 江苏江都劳动调查表 | 刘云生 | 汉口苦力状况 |
野 | 长沙劳动状况 | 文化大学 学生 |
武昌五局工人状况表 |
高语罕 | 芜湖劳动状况 |
资料《新青年》第7:卷第6期,1920年5月1日:第8卷第1号,1920年9月1日。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