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节选自韩愈《马说》)

    (乙)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①,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②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③,犹可二百里。褫④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⑤而不苟取,力裕⑥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节选自岳飞《论马》)

【注释】①斛(hú):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②介胄:披上战甲。③酉:酉时,指傍晚。④褫(chǐ):解除,解下。⑤受大:指饮食量大。⑥力裕:力量充沛。

(1)、解释划线。

①才美不外          

马也          

③褫鞍甲而不息、不          

行百余里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3)、在甲乙两文中,都提到了好马在日常生活中异于常马的一个共同特点,根据这个特点请把原文的句子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共同点:甲文 , 乙文

(4)、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君山记袁中道

    万历辛亥暮春,汉阳王子以吊中郎至。予感其意,送至岳阳,同游君山。以风逆,泊舟南津港。

    质明,东风细细,波平如掌。初日甫出,与王子方舟进发。顷之,抵山足,见乔木蓊郁, 亏蔽天日,黯黯含雪霰气。两掖之山,如垂长袖。寺内鸭脚四株,唐宋以来物也。上巢白鹤数百,远视之.如玉兰花。正殿亦壮伟,后为藏经楼。西去,穿乔木中,新篁绿色照人,盖远视此山,直似长眉一抹,入其中,求所谓十二螺者,亦不得,都为老树寿藤所遮,仿佛见污隆耳。然曲径中竹翠茶香,杂花芬馥,极迂回,有幽致,宛似江南佳丽名园。过轩辕台,此处可览湖中之胜,惜以文昌阁封之。复行竹石中,登酒香亭。

    还至寺左掖髻上,得朗吟亭。望长沙、湘潭,去帆如阵。共坐其上看水,大约天水一色光景,乃此山寻常受用,然亦不能于此外觅一奇语,能模写其澄鲜也。步至湘妃庙,穿林中, 忽得旷野平田,极有野趣。入庙中,了无一人。

    晚复至山口,觅石踞坐,看水上云变。予谓王子曰:“天下惟夏云最奇,而湖上之夏云尤奇。盖八百里之水气,上蒸空界,淋淋漓漓,生生动动,极百物之态,穷雕镂之巧。昔米老谓于潇湘得画景,盖谓湖上云物异也。吾又安得一椽竹中,听水观云,以娱余生耶?”是夜,王子大有卜筑之意。水气清泠,不成寐。

    晨起,猛风乍作,趣别山灵,一帆走岳阳楼下。

(节选自《珂雪斋集》)

【注】①王子:指王章甫。中郎:袁中道之兄袁宏道。②鸭脚:银杏。③螺:指像螺髻一样的山峰。④污隆:高低不平。⑤米老:米芾,米芾(1051—1107年)北宋书法家、画家。

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后,同学们对范仲淹、欧阳修很感兴趣,大家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任务。

1036年,范仲淹得罪当朝丞相吕夷简,被贬饶州。

【甲】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

(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

【注释】①文正:范仲淹的谥号。知:主持、掌管。②公:指欧阳修。谏官:官名。高若讷:人名。

◎1040年,范仲淹在陕西被重新任用。

【乙】仲淹使陕西,辟(欧阳修)掌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____ 。”

(《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③辟:征召来授予官职。掌书记:官名。

◎1043年—1044年,范仲淹等人推行“庆历新政”,欧阳修参与革新,作《朋党论》。

【丙】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明,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欧阳修《朋党论》)

【注释】④党引:勾结。

◎1045年,“庆历新政”失败,范仲淹被贬,欧阳修上书辩护,也被贬。

◎1046年,范仲淹作《岳阳楼记》,欧阳修作《醉翁亭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