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变法内容?(写出两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举一反三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续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今卒定变法之令……内客包括:①承认主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③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史治理。

——七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板

材料二: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屡次找拂上(皇上)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突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