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中山市2019年历史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古今中外,危机与改革相伴随,直面危机,勇于改革,是人类追求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永恒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续古。”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今卒定变法之令……内客包括:①承认主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赐宅,③推行县制,全国设31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史治理。

——七年级历史教学参考岳麓板

材料二: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和一系列诏令,实施变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但“改科举,废八股”的诏令引发各地士人“民情汹汹,群起反对”,而军事上的措施既少又空洞无法实施,.……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这些诏令始终停留在纸面上。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记载:“西后待皇上疾声厉色,呵斥之声不绝。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诸臣之敢屡次找拂上(皇上)者,皆以恃西后为护符,欺皇上之无权也……上(皇上)所倚者,唯军机四章京而已。”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突文献研究室《历次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次变法?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考虑,其变法内容中那一条最重要?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哪次变法?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有哪些?
(3)、材料三中所称“群众的首创精神”的典型事例是什么?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什么?
(4)、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促使改革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使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领导国家建设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方向。

【救国之梦】

材料一  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打破?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

——《中国近代历史》

【立国之梦】

材料二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富国之梦】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强国之梦】

材料四  从救亡图存到复兴逐梦,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需要全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党在不同时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中共十九大报告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