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单选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1918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了十月革命”,引文中的“他”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举一反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涌现出众多的“时代梦想家”,他们顺应时代潮流,肩负时代使命,推动时代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元年间(前140年—前135年),汉武帝从匈奴降者口中得知,大月氏逃向西方后,深怨匈奴而图报复,却找不到盟友共击匈奴。于是下令召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骞毅然应募;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他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并拘留了十几年,趁匈奴发生内乱时脱逃,于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张骞通西域后,正式开通了从中国通往欧、非大陆的陆路通道。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美国是最早拥有和使用核武器的国家,它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新中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1950年,邓稼先(见图5)在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64年,在邓稼先和其他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4月23日上午,袁庚塑像(见图六)在蛇口海上世界揭幕。袁庚领导招商局蛇口工业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缔造了中国经济特区雏形,是中国改革开放具有标志性的先行者和探索者之一。

——摘编自《深圳晚报》2017年4月24日报道

青年是家国责任的承担者,是民族未来的希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留影。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在历史上几乎承包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激烈和重要的海战。三十人中,十三人成为近代中国第国一批官派赴英海军留学生,肩负中国“亘古未有之变局”中的海防建设重任。

材料二   邹容早年大事记

1897年,蔑视旧学,向往维新变法。喜读《天演论》《时务报》等新学书刊;

1902年,大量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文化,革命倾向日趋显露;

1903年,写完了《革命军》一书。书中写道:“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材料三   《新青年》中以“青年”命名的文章节选

篇名

作者

刊号

内容提要

《敬告青年》

陈独秀

《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

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青年与国家之前途》

高语罕

《青年杂志》第1卷第5期

详论国民之责任,详细阐释了青年于国家前途的重要性。

材料四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