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七录

      溥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所读书必手(通“抄”,抄写) B、如是者六七始(停止) C、日沃数次(热水) D、读书之斋曰(名字)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钞 已 朗 诵 一 过 即 焚 之 又 钞 如 是 者 六 七 始 已

(3)、张溥之所以成为明末著名学者和文学家,从文中可以看出他从小在学习上就(填四字短语),苦练基本功,因而练出了过硬的功夫,可见“”(用一句名言回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造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飘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删改)

【注释】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享受种植意趣】

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各题。

吊秋花(其二)

〔清〕查慎行

为少成阴树,从添覆地花。

频频滋灌溉,历历萎泥沙。

凉蝶飞何处,秋虫话别家。

陈根如不死,春雨望萌芽。

种草花说

〔清〕查慎行

窳轩之南有小庭,窗而面之。主人无事,日蹒跚乎其间。即又恶乎草之滋蔓也,辟而莳蓻焉。或曰:“松、桂、杉、梧,可资以荫也,是宜木。”主人曰:“吾年老,弗能待。”或曰:“梅、杏、橘、橙,可行而列也,是宜果。”主人曰:“吾地狭,弗能容。”有道焉,去芜蔓者而植芬馨者,亦幽人之所流连也。乃命哇丁锄荒秽,就邻圃乞草花。山僧野老,助其好事,往往旁求远致焉。主人之,犹农夫之获嘉种也。

客徒知嘉树之荫吾身,而不知小草之悦吾魂也;徒知甘果之可吾口,而不知繁卉之饫吾目也。彼南阳之梓漆 , 平泉之花木 , 非吾力之所逮 , 岂吾情之所适哉!

(选自《敬业堂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窳轩:查慎行晚年居室之名。②莳蓻(shìzí):种植。③幽人:隐士。④饫:使……感到光盛丰美。⑤南阳之梓漆:南阳人樊宏,汉光武帝刘秀的舅舅,家产丰厚,种有梓树和漆树,均为优质木材。⑥平泉之花木:平泉庄,是唐代宰相李德裕的别墅,园内奇花异草,无不具有。⑦逮:达到。⑧适:舒服。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