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近几年,不少地区推行的“区间测速”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测速探头,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如果这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
(1)、若监测点A、B相距15km,该路段最高限速120km/h,车辆通过测速路段的最短时间为多少分钟?
(2)、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通过两监测点的速度分别为110km/h和100km/h,该车在此路段的平均车速为多少 km/h?

(3)、该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

古老的光

宇宙中恒星间的距离都非常大。为了表达起来方便一些,天文学家使用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光年,它等于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只能在南半球看到),它距离我们4.3光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观测到的比邻星的光,是4.3年前发出的,经过了4年多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银河系中有超过1000亿颗的恒星。在银河系之外,离我们最近的星系是大、小麦哲伦云(只能在南半球看到),它们距离我们16万~19万光年。想一想,我们今天看到的麦哲伦云的光,是它们什么时候发出的?那时候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正处于哪个阶段?

秋天的夜晚,我们可以在东北方向的天空找到一个亮斑,看起来像个纺锤,那就是仙女座大星云(图)。它是北半球唯一可用肉眼看到的银河外星系,与我们的距离是225万光年。

光—宇宙的使者,它不仅告诉我们宇宙的现在,而且还在告诉我们遥远的过去。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blank#}1{#/blank#}m/s;

(2)比邻星距离地球约为{#blank#}2{#/blank#}。(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4×1019m B.4×1016m C.4×1012m D.4×109m

(3)随着我国探索太空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的目光将触及到宇宙更深处。请你列举一项我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航天工程:{#blank#}3{#/blank#}。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双耳效应和立体声

人们利用两只耳朵听声音时,利用“双耳效应”可以分辨出声音是由哪个方向传来的,从而大致确定声源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人们的右前方有一个声源,由于右耳离声源较近,声音就首先传到右耳,然后才传到左耳,产生了“时间差”。声源距两耳的距离差越大,时间差就越大。两耳之间的距离虽然很近,但由于头颅对声音的阻隔作用,声音到达两耳的音量就可能不同,产生了“声级差”。当声源在两耳连线上时,声级差最大可达到25分贝左右。不同波形的声波绕过人头部的能力是不同的,频率越高的声波,衰减就越大。于是人的双耳听到的音色就会出现差异,也就是“音色差”。

一般的录音是单声道的。用一个拾音设备把各种声音记录下来,综合成一种音频电流再通过处理后由扬声器发出。这时我们只能听到混合的乐器声,而无法听出每个乐器的方位,即声音缺失了原来的空间感。用两个拾音器并排放置,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信号由这两个拾音器共同拾取,然后产生左、右两个声道的信号。当声源不在正前方时,声源到达两拾音器的路程不一样,因此,两个拾音器拾得的信号既有声强差又有时间差,等于模拟了人的双耳效应,产生了立体感(空间感)。立体声在播放时,至少必须有两个音箱或耳机放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