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1邓稼先同步练习

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结合上下文,推断词义。

①宰割: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试把课文选段划分成四层,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3)、邓稼先一生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是什么?

(4)、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作者对他的评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章并完成下面的题。

害怕回乡

       回乡不是回家。

       回家是亲切的。记得母亲在世时,回家是那样的温馨,是那样顺理成章。一踏上故土,远远望见屋顶上的炊烟,望见屋顶下的竹篱,竹篱后,有慈母倚门而望。

       未进家门,早有乡邻,用真诚而纯朴的目光迎接你:“哇,回家开看母亲了。”

       匆匆推开柴门,扑进母亲怀里,一卸世路风尘的艰辛。

       母亲去世后,家就变得飘渺了。……

       回归是必然的。只是先人已渺,旧居不存,算不了回家,就算回乡吧。但回乡的路是艰难的。

       当我踏上那弯曲的乡路时,山还是那座山,村还是那个村。乡邻依旧友好,迎候你的目光也依旧真诚。但语意里有了陌生:“啊,回来看看?”

       是的,回来看看。看什么呢?

       “到乡翻似烂柯人”,一棵系念故乡的心,顿时被悬了起来。

       于是无可挽回地要坠入从前,黯然地走进童年的记忆,很悲壮地站到昨日已远、来日无多的路口,踟躇复踟躇。在乡邻目光的探询下,不得不对自己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故乡,是生命的根,在抚摸生命之树的须根时,如果没有结出丰厚的果实来回报,那么你可曾以你树冠的绿阴,给故乡送来一丝一缕的清凉?

       你会想到自己没有做官,不是荣归故里,你不很富有,不是衣锦还乡;你也不是明星,不为故乡增色。也许,这并不重要,故乡无意苛求于你。只是你对你的人生之路,回乡之路,进行一番审视和梳理了。

       想到此,你会明白前人为什么会有“近乡情更怯”的感喟了。

       ……当你倦游知还,鸟归林,鱼归渊,回到了生命的源头,你不得不回望一下自己的漫漫长途,也不得不反躬自问:你留在山外世界的行踪、足迹是否歪斜?面对依旧贫瘠的土地,你是否无愧于心,无愧于乡呢?

       所以回乡,不只是回到记忆,而是回到生活的始发站,去审读自己的生命行程。

       回乡,面对养育你的土地,你想到故乡的厚恩,未有寸功的回报,你会悚然而惊。

       所以,我害怕回乡。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