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浙江杭州萧山区临浦片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这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

      郭伋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太丘去(舍弃) B、元方入门不(照顾) C、伋辞之(致谢) D、乃入(约定的期限)
(2)、对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

A、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B、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C、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D、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4)、甲、乙都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你从这两个故事中还得到了哪些启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举进士,调西京推官。范仲淹以言事。在多论司谏高若独以为当修贻书贵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书记。修笑而辞曰:“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疑夷陵时,无以自 , 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数,于是仰天叹回:“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修幼失父,母尝谓回:“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 , 屡度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修闻而服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改)

【注】①司谏:官职名称。②使:指范仲淹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的职位。③台谏: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④官书:官附公文。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