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2017学年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语文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一下小题。

书法载道:由道生书以书正道

    书法,并不是简单意义上把汉字写好,而是将“道”——也就是天道和自然之道落实到我们的书写里,这样的书写才能够称之为“书法”。真正的书法必须是载道的。所谓“天道”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具体该如何落实到我们的书写里边呢,有两个“进入”,或者说有两个途径。第一个进入是“由道生书”,第二个进入是“以书正道”。前者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后者是一个渐修的过程,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两者如果把道给缺失了,就很难称之为真正的书法。

    什么是由道生书呢,简单地说就是道生出书法,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东汉书法家蔡邕《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可知书法是从自然之道萌生出来的,这个自然之道体现在阴阳方面,阴阳再生出形势。一个汉字写得好不好,从纯粹的技术层面看,就是这个字的黑与白之间的关系,黑的是笔划,白的是空白,例如“于”,上面的两横很长,叫形,两横下边有大片空白,称之为势,书法的形势就是黑与白的关系。

    书写是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苏东坡说:“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手在写字时忘掉了手中的毛笔,这时候的书法才是真正的书法。比如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书写时更多想的是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表达文章,而不是关注书写本身,这样才能保证书写的顺畅。但是我们现在却把这种自然之道忘记了,在书写过程中不断地被教导着如何加入这样那样的动作,完全把书写技术化,违背了自然之理。“书法”既是一个动词,表示如何书写,也是一个名词,指书写出的形态,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书法作品,如果只关注字本身而忽略了这个字是如何来的,这样的书法至少损失了半壁江山。在书法中,线条的形状和里边的空白,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建立在我们的手能够秉持阴阳自然之态,自然、阴阳、然后生出来形势,物化在纸面上,它就形成了一个书法作品。

    第二个进入叫由书正道,指由书法作品来论证道的存在,在佛教里边是属于渐修的模式,这个模式在书法里主要体现为临摹字帖。首先要肯定,学书法一定得临摹字帖,但反对在没有掌握笔法的情况下临摹。临摹练的是什么?是对于书法的感受、感知能力,还有你手的控笔能力,一旦这个能力达到以后,迅速要走向第二步,还原它的动态书写过程,把毛笔的性能充分发挥出来,也要把手的先天运动性能发挥出来,这两者如果能够合二为一,再去临摹字帖就会事半功倍。

    练字时还需要用心去感受。古人讲“心体同然”,我们的心和身体是合二为一的,这样的一种运动才叫做艺术。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歌之咏之;歌咏之不足,舞之蹈之。在书法中就是说,当我们的心被感动了想要“舞之蹈之”,这些动作物化在纸面上就是书法,这样的运动,在孟子讲来就是“不学而能者,谓之良能”。书法就是典型的良能,是手最自然的运动,构成汉字笔划的横竖撇捺这几种运动状态,都是我们的手天生会的运动方式。手的运动是本能的,和毛笔的性能结合起来,就书写出了汉字。这个时候你再去临摹,只要看到字帖中线条的粗细,就知道是毛笔的起伏,是毛笔弹性、健性的发挥;只要看到笔划之间的线条流动,就可以判断出手该怎么运动。

    在这个基础之上要由一个动态的书写方式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要体悟天地万物之道,体悟自然之道,怎样体悟?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书者,如也”,如什么他没有讲,留给后世一个括号,于是汉代以后的书法家,不断往括号中填写他们认为的内容:说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坠云,书如飞鸟出林……自然界美好的事物都与毛笔相通,我们从一个书写的人走向一个能够体察天地大道的大仁,在天地之间有了开阔的胸襟和思想,在书写中也获得了自由。这才是书法的根本目的,使你变成一个完整健全的人,感觉到生活的幸福和精神的自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真正的书法必须是载道的。书法,就是将“道”——天道和自然之道落实到我们的书写里,具体有“由道生书”和“以书正道”两个“进入”或途径。 B、“书法”既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名词。它建立在我们的手能够秉持阴阳自然之态,自然、阴阳、然后生出来形势,物化在纸面上,就形成了书法作品。 C、书法就是当我们的心被感动时,言之不足,歌咏之不足,想要“舞之蹈之”,达到“心体同然”,心和身体合二为一,这些动作物化在纸面上形成的艺术。 D、书法的根本目的是使我们从书写的人走向能够体察天地大道的大仁,有开阔胸襟和思想,在书写中获得自由,变成完整健全的人,感觉生活幸福和精神自由。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道生书,简单地说就是道生出书法,是指书法从自然之道萌生出来,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它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B、书写,不能技术化,不要过于关注书写本身,要忘掉手中的毛笔,要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要保证顺畅,不能违背自然之理。 C、由书正道,指由书法作品来论证道的存在,属于佛教渐修模式,在书法中体现为临摹字帖,就是说学书法一定要临摹字帖,练书法的感受、感知能力,及手的控笔能力。 D、在书法的书写过程中,先充分发挥毛笔的性能与手的先天运动性能,进而上升到形而上的道的层面,体悟天地万物之道,体悟自然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书法家蔡邕认为自然之道体现在阴阳方面,阴阳再生出形势。形势,对于一个汉字来说,就是这个字的笔划与空白的关系。 B、在书写汉字时如果更多想的是如何组织语言,如何表达文章,就能写出真正的书法,这就是苏轼所说的“手必至于忘笔而后能书”。 C、书法就是孟子所说的一种“良能’,是手最自然的运动。汉字就是手本能地运动汉字笔画的几种状态,和毛笔的性能结合,写出来的。 D、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没有具体解释“书”的内容,汉代以后的书法家,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理解,丰富了书法的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扇子作为实用器物产生,却被逐渐赋予了深层次的象征含义。从统治者在重重“障扇”下出行,到读书人借“便面”遮面;从汉宫始人托执扇抒弃妇之情,到魏晋名士持麈尾扇谈经书之义……自古文人笔墨着重记叙的扇子,其实都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缺少联系。然而在宋代商业活动繁荣、市民文化兴起等种种历史大趋势的影响下,扇子第—次作为日用品受到了关注。

    在南宋移民的笔下,林林总总可发现专卖扇牌的、专卖扇柄的、专卖折叠扇或团扇的各色商铺——这些悄然花样翻新的商品也许昭示着在温暖的江南,扇子受到了更大的欢迎。

    那么这些商店中的扇子是怎样一番模样、又反映了普通百姓的何等观念?展开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持扇的人物形象屡屡出现,他们手中拿的大抵是竹扇纸扇一类。这样的材质称不上奢靡,似乎与时人连饮酒都要全套银器的性子不符,但贵在轻便、又有其他材质无可比拟的天然意趣。妇人的扇子则往往施加装饰,在绢面扇子上以逸笔勾画花草虫鸟,成为所谓“画扇”。然而,市井中的宋人并不喜新厌旧。比起奢靡的王孙贵族,百姓们总是务实的。当扇子坏了,还有那些走街串巷、以修扇子为业的匠人,用如今的我们已不能得知的技艺,将破损变为缺陷之美。

    不论装饰如何、工艺如何,宋人所使用的各式扇子在形制上大抵还是团扇,这也是自汉代班婕妤《团扇诗》起就萌发的传统。然而两宋的街头,一股源自异邦的新风已悄然暗度,带来时人眼中尚且陌生的折扇。根据《宋史》记载,早至端拱年间,二十余把折扇就作为礼物,被日本使臣进奉给宋太宗。之后,在北宋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相国寺里,也出现了进口自日本的高级折扇。扇面上一改本土“画扇”上的花鸟图案,绘以清远萧瑟的山水,意境独绝。

    作为舶来品的折扇并未能在北宋民间流行开来。不过,在南宋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观。在《梦粱录》中,吴自牧记载了都城中的铺席,其中就有“周家折叠扇铺”一项。也许当时的匠人吸收了折扇的形式,仿制出了汉地的版本,并且成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以至于有独立的铺席专门经营。同时,南宋人周密在其《癸辛杂识》中也提到了自己对“倭人之扇”的看法。不同于北宋前辈们的赞叹之情,他批评日本折扇“或作不肖之画于其上”。从“中国之善画者,或不能也”到“作不肖之画于其上”,这样的转变,是不是又暗示了中国匠人贩卖的仿制品,精致程度已出于发源地之上呢?

    小市民的扇面一挥一摇,不止驱散江南酷暑的清风,更让礼仪伦理赋予的繁缛深意褪去。持一把图案灵动的画扇,或带着异国风情的折扇能为寻常的路途增添几分清凉与情趣。扇子花样翻新,始终不变的是对美的追求。更难得的,是有生长于斯的文人将这些风貌,用始于宋的视角与风情,一一记叙下来。

(摘编自李怡淙《掌中暗度故城风——宋人生活中的扇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辨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铺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其同寿的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叶嘉木承载着五千年的岁月,蕴藏了五千年的文化基因。茶,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文化名片。

    “和敬清寂”是日本对唐宋时期习得的中国茶道的提炼和升华,但其中的精神已很难在中国茶人中寻得芳迹;中国千余种茶的品种、传统制茶工艺也有一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此时,急需国民更多关注茶学,研习茶文化,增进传播及教育,以保留、保护、复兴先人给予的茶文化瑰宝。

    永恒都是经典的,而要做到经典必先在当下时代成为风尚与流行。让茶在时下成为一种流行、不被淘汰,这是生存与传承的根本。如何把茶做得时尚,让更多年轻人喜爱和接受,是今日茶叶传承之路上需要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今天的90后、00后们将是未来二三十年茶学传播的主力军,要让他们接受茶,就一定要摘掉茶古板的帽子,给茶换上新潮的衣装。其实,中国茶的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唐代茶就流行煮着喝,宋代流行点茶法,明清流行冲泡饮用。

(选自戎新宇《茶,一张中国文化的名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它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智慧的土壤,是与中华文明民族精神相一致的。

    其一,从哲学价值观上来看,相比近代西方倡导的构建自由民主世界的思想,中华文明中的“和合”思想基础上所生长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更为丰富,更加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文明的伦理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都是强调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其蕴含着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回答了中国与世界相处的基本价值原则,为全球治理烙上鲜明的中国风格,提供了可行性的中国方案。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崇德尚义、重礼尊乐,强调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追求“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经成为中国人开展对外交往的一些基本规则,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其二,从认识论上来看,不同于西方文明中的“主客体分离”的“二元论”,中国历来尊崇物我相与、阴阳平衡、众生平等理念,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认识完全一致。与美国和欧洲人不同,中国人看待世界并不是主体与客体相分离、相对立,而是强调将主体融于客体,将自己融入世界,用非对象性的思维去领悟这个世界,讲究阴阳和谐、融合共生,共同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之中。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看来,中国的崛起不必然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的发展也不能离开其他国家的发展,国家与国家和谐相处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体的哲学逻辑之中。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防御态势和温和倾向,积极谋求“君子和而不同”的合作共赢逻辑符合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心理。这一点构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也是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其三,在方法论上,中国倡导中庸之道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相吻合。在对中庸的解释中,“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是一种在矛盾中维系和谐、寻求天人合一的理想。但是,中庸也反对无原则的调和,更反对同流合污,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庸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与远人交往,不能放弃道德原则,不能舍弃中华文明之主体。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倡议和新观点,比如“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以及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等,所有这一切都贯穿着中华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摘编自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社会性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性道德评价的导向效力及其强弱,除了要以被评价者的心理机制为内在基础,还会受三个外部社会条件的制约。

    其一,人们是否处在彼此之间能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中。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熟人社会,人们相互之间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每天差不多要和同样的人打交道,相互关注成为自然而然的事,这就为及时做出社会性道德评价提供了必要的前提。熟人社会中的人都彼此知根知底,这就为对每个人做出全面准确的道德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熟人社会中一个评价结论一旦给出,就会对评价对象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如果社会性道德评价给予一个人的是好名声,他就会由此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善待;反之,他就会由此受到人们的鄙视和孤立。不论是其中的哪一种情况。在对该人没有做出新的评价之前,都不会有什么改变。

    其二,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否大体相同。如果是,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强;反之,则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就弱。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一个行为者及其作为进行善恶评价,通常都以他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为评价标准,符合该标准则为道德或善,不符合则为不道德或恶。如果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规范或道德观念是一致的,就会形成统一的声音或社会舆论;反之,则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或社会舆论。显然,只有统一的社会舆论对评价对象才有最大的威力,而说法不一的社会舆论要么使评价对象无所适从。要么使评价对象把评价不当一回事。

    其三,社会成员是否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的主体。如果无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那么就不会有社会性道德评价;只有少数人乐意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也形成不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不因与自己无关而仍愿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做到的事。首先这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倘若需要用明评的方式对评价对象做出否定性评价,还得冒得罪人的风险。因而必须是有较强道德感或正义感的人,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主动充当社会性道德评价者的角色。

    综上所述,只有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人们生活在可以相互关注的熟人社会、同一社会范围内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趋于一致、人们乐于自觉地充当道德评价主体,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才最强。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整体效力。相对而言,第三个条件最为重要,因为倘若无人乐于充当评价者,那社会性道德评价根本就不会发生:而前两个条件缺失其一或全部缺失,只会不同程度地减弱社会性道德评价的效力。

(摘编自韩东屏《论社会性道德评价及其现代效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作者是文本的初始创造者,作者按文字规则和审美要求书写的能被公众阅读、欣赏、评论的语符系统便是文学作品。在语符系统中作者对外在世界的理解、自我生活的经验皆被对象化在文学作品之中并被作品显现,这就是作者的文本意图。文学作品是文学文本的基础和载体,它在文学阅读、欣赏、评论中成为文学文本。而作为文学文本基础和载体的文学作品也就独立于作者,它在对象化作家的主观世界的同时,成为客观独立的文本,不再为作者所控制和改变。。

    阅读是极为复杂的精神意识和语言使用活动。而在阅读中,作品与读者则是一与多的关系,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具有个体心灵选择与心灵赋予的主观自由性。读者的这种主观自由性也使对一个文学作品的每一次阅读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和不可重复性。文学阅读之所以是一种文本阐释活动而不是一般的认知活动,就在于读者在阅读文本时,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被理解为读者当下的生活意义。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与作者和作者创作的生活之间不仅达成一种认知的交往,而且实现了一种意义的确认。对文本的阅读也就成为对读者自己的意义的发现,对文本的阐释也就变为对读者所居生活的评说。

    评者是一种特殊的读者。发现文本中的作者意图,判明读者意图的合理性,进而昭示评者的意图,从而释出文学文本意义,使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成为包括过去、现在和将来全部生活意义与人生价值的文化显现,实现文学文本对现实生活的超越,这些都是评者阅读文本、阐释文本的根本目的所在。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不是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在马克思所处的十九世纪的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原因。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评论者认为每个文学文本中的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全过程中。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性、人民性等也因之成为文学评论的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在古代文学评论中就出现了“扬杜抑李”的现象。而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评论界又盛行以审美意义取代意识形态的批评观念,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本质,出现了“贬鲁迅,赞周作人”的怪现象。

    综上所述,文学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创作、读者阅读、评者评论三者共同建构的。曾经作为历史的作品在当下的阐释中成为现在的文本。由此,民族文文学的传承、外国文学的借鉴不仅是描述、说明,而且是当下文化的增值、现代意义的深化,这样,文学活动将真正引导着人们自主地从现在走向未来。

    (摘编自张政文《文学文本的意义之源》)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