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在阿加西斯教授的实验室》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科学源于对这世界的童真

周华诚

    1620年,比利时的学者范•黑尔蒙特做了许多在当时具有轰动效应的实验,他的世界观是魔法与科学的结合体。他对一棵树百思不得其解,栽在盆子里的树长大了,土却没少掉,由此他认为一切变化都只来源于水。他的实验为一个神秘过程的探究开了先河,后来人们才发现,植物成长不仅需要水,还要空气、光。

    另一个医生则对人体本身充满好奇,为此他把自己的生活都搬到了秤盘上,包括工作台、椅子、床。他在秤盘上度过了30年,记录每天进食的食物的重量,以及所排泄的废物和自身体重的变化。他得出的结论是惊人的:人所排泄的大小便只占进食重量的很小一部分——其余的部分都被蒸发掉了。

    阅读科学史上的这些实验,让我们百感交集,即便现在看来是多么简明的常识,而在当时却是极其神秘的谜团。而每一次科学的进步,每一个对于这世界的新知,都源于他们——那些好奇者——对于这世界的童真。

    如果两块重量不等的石头自由坠落,较重的那块,会比较轻的那块更快到达地面吗?

    两千年前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是这样认为的,但是17世纪的伽利略对此却困惑不已:如果这一论断正确,那么把较重的石头和较轻的石头绑在一起,它下落时,慢的就会拖住快的,同时快的也会拉动慢的,它们下落的速度应该介于两个速度之间。另一方面,两块石头绑在一起更重,所以必定会比单独下落更快——那么,亚里士多德的定律就自相矛盾、不攻自破了。

    在相对久远的从前,当这世界有更多的秘密不为我们所知时,对科学充满探究精神的那一小拨人——他们是永远值得我们尊敬的。200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博士弗斯刚满18岁,为了研究黄热病的传播途径,他除了把病人的呕吐物喂给狗和猫吃,后来还把自己当成了实验动物。他在前臂上切开创口,敷上病人的呕吐物;后来又在身体的其他20个部位重复这一实验。而后,弗斯把呕吐物滴入眼睛,或吞下由烘干并压缩后的呕吐物制成的药片,最后,他喝下了稀释成不同浓度直到完全不稀释的呕吐物……最后他证明了——黄热病并不通过消化道传染;100年后,真相大白,这种疾病是通过蚊子传播的。

    当我们从愚昧和懵懂的状态中走出来,真的需要更长时间和更艰辛的摸索。而那些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有时还要冒着不被所有人理解的危险。圣马丁受了枪伤,胃上留下了一个洞,博蒙特医生在对他治疗时开始了对胃经年累月的研究。十几年中,博医生每天让圣马丁频繁进食,然后在20分钟后把食物从胃的小洞里取出加以研究,甚至在1832年的圣诞节,圣马丁都没能休息——博医生坚信自己拥有对他进行研究的权利,而对此没有丝毫的伦理考量,尽管他的实验会对圣马丁造成不利后果,尽管因为这项研究,圣马丁长期背井离乡,远离家人。博医生于1833年出版《胃液的实验与观察以及消化生理》一书,前言中列出一串致谢名单,包括许多提供帮助的医生,唯独没有提到他的研究对象圣马丁,哪怕只言片语。

    有些实验让我们感觉辛酸(例如圣马丁,我们真该记住他),而有些实验则让我们哑然失笑:达尔文曾对着蚯蚓吹奏巴松管、弹钢琴、吹笛子以及大喊大叫,试图让蚯蚓大吃一惊,而最后他发现蚯蚓没有听觉。

    科学的谜语是永远解不完的。   

(1)、文章告诉了我们关于科学的什么观点?

(2)、文章写了哪些事例,请概括其中的两件,并说说这样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文中写“亚里士多德的定律就自相矛盾、不攻自破了”符合文章的主题吗?为什么?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科学呢?

举一反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那些雪,那些暖
                                                                                                           丁立梅
       ①南方的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雪在南方成灾的时候,她所在的城,也被大雪所困,全城停电停水,一到夜晚,整个城,黑的让人恐慌。
       ②那晚,朋友下班回家,曾经灯光活泼的窗口,变得黑沉沉一片。一个城,寂静如荒岛。朋友家在五楼,黑暗中,楼梯充满恐怖地对着她。她迈着沉重的步子上楼,想着那长长的楼梯,她该如何一步一步走到头,心里顿时凄凉暗生,一漫一大片。
       ③这时,朋友突然听到身后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束手电筒的光照过来,暗黑的楼梯上,霎时跳跃着温暖的光芒。朋友回过头去,灯光处,隐约看见一个大人和一个孩子的身影。孩子举着手电筒,温暖的光芒,一直把她送至五楼。
       ④朋友说,这辈子,她都不会忘记那束灯光,于漆黑寒冷中,把她无助的心,焐得温热潮湿。
       ⑤我的另一个朋友,也给我讲了一个有关雪有关温暖的故事。那是春节返家的途中,她所乘的中巴车,被大雪困在一座桥上。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一车的人,又冷又饥。大家焦虑不已,一边抱怨着,一边诅咒着外面的雪。突然,雪地里,一个农民远远地来了。肩上担着副担子,担子两头,挑着两只铅桶。扁担头上,挂着一些白瓷缸,随着他的走动,白瓷缸叮当作响。车上有人苦笑说,这个农民真聪明,知道趁火打劫呢,准是高价来卖什么吃的了。
         ⑥近了。一张黑脸庞,笑吟吟地贴在车窗外。大雪的天,他的额上,居然沁出细密的汗。司机打开车门跳下车,他跟司机嘀咕了两句,司机一脸是笑,赶紧把他让上车。他歇下担子,揭开挑来的铅桶,里面热腾腾的,竟全是生姜红糖水。他舀满了一瓷缸,端上,憨憨地笑着对车上人说:“冻坏了吧?生姜茶驱寒,你们将就着喝点,暖暖身子吧。”
        ⑦一车人,都喝了他的生姜茶。一车人的心,都被他的生姜茶烫暖了。大家要给他钱,他吓得双手直摇,连说,使不得使不得,一点生姜茶,哪能要钱呢。赶紧挑起他的空担子,走了。一车人目送他走远,眼前困住他们的雪,也变得可爱起来。一瓷缸姜茶的温暖,从此留在他们心上。
       ⑧看报,看到河北唐山市13个农民的事迹。南方雪灾,让他们坐立不安。他们自掏腰包,自发组成一只抗灾抢险队伍,于大年三十这天,千里迢迢奔赴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冲到抗灾最前线,吃尽辛苦。他们中年龄最大的62岁,年龄最小的,仅19岁。
       ⑨他们的理由,简单而朴素:当年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帮了他们的,现在,是他们回报的时候了。
       ⑩这世上,真诚的付出,从来不会落空,当你送出了你的温暖,总有一天,它会带着他人的体香,重又回到你身边,慰藉你的寒冷和困厄。

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刘备)率诸将自江南缘山截岭,军于夷道猇亭 . 吴将皆欲迎击之。陆逊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励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闲则是平原广野,当恐有焱音标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

       闰月,逊将进攻汉军,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经七八月,其诸要害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 , 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 ,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攻一营,不利。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夷道猇(xiāo)亭:地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市西北。②纵:即使、纵然③罢:同“疲”,疲乏④制:掌握⑤猾虏:狡猾的家伙。⑥尝:经历⑦干:做⑧便:便利⑨犄(jī)角:分兵牵制或夹击敌人。⑩敕:命令。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