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填空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孔乙己》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②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

③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举一反三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 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最美的补考
        ①大二那年寒假,春节将近的时候,接到学校的通知,我有一门专业课在期末考试中没有及格,需要提前几天返校参加补考。这让我很苦恼,返校后怎么有脸面见同学呢?而且还不敢和家里人说,他们一直以我为骄傲,如果知道我在大学里的成绩这样,一定会很伤心失望的。
        ②年也没有过好,本来每年都要给同学们打电话拜年的,可是今年却不敢,怕他们问起自己的成绩。过了初五,离开学还有7天的时候我便返校了。我要好好地学几天,如果补考再过不去,此门功课被挂,那人可就丢大了。
        ③学校里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看来今年补考的人并不多,大家都在家里舒舒服服地过年呢!我根本看不进去书,耻辱和恐惧包围着我。第二天下午,班里有4个同学也来了,这让我大为惊奇。他们告诉我也是来补考的,而且和我是同一门课程。我立刻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原本以为只抓了我一个补考呢!这回有人做伴儿了,我们立刻开始投入到复习之中,互相交流,互相鼓励,学习热情高涨。我很庆幸能有这4个同伴,否则我根本不可能静下心复习。
        ④补考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前一天晚上我们睡得早,养精蓄锐,以期在考试中有好的精神状态。他们与我不在同一宿舍,分别时互相祝福了一番。一大早我就走进了考场,还不见那几个人的身影。过了一会儿,考场里人差不多来齐了,可仍然不见那几个同伴,我有些急了。这时两个监考老师走了进来,环视了一下考场,说了声“人都到齐了”便开始分发试卷。我暂时忘却了疑惑,开始答题。由于复习得全面,那些题对我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不到一小时就答完了,估计不得满分也差不了多少。虽然补考的成绩再好也只能算及格,可我还是很激动。
        ⑤从考场出来,我发现他们4个正站在门外等我,见我出来,忙过来问我考得怎么样。我冲他们做了个胜利的手势,问:“你们怎么没来考试?”他们相视一笑,说:“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有被抓补考。我们班只有你被抓补考了,我们怕你一个人在学校难过,便早早地来陪你学习。你不会生我们的气吧?”我的眼睛霎时就湿润了。放弃了与家人在一起团圆过年,过来陪我学习,他们平时与我的关系很一般,可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他们伸出了温暖的手。我拥住他们久久不语。
        ⑥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记得那次补考,记得那4张真诚的脸。那份美好的情谊,那些美丽的感动,足以让我回味一生一世。
                                                                                                                                                                                                                (选自《少年文摘》)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应聘     李桂芳
        ①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②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③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④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⑤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⑥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⑦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⑧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⑨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