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问答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同步练习

本文《漫谈斯大林格勒之战》大概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生命中的三个火把

    ①一位老教授十多年前在一所地方高校做系主任,每年都参与招生。一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子女顺利过关,纷纷给招生人员送物送钱,这位老教授也不知碰到多少次,但每次都——一谢绝了。有一次,他不在家,某学生家长不顾教授家人的拦阻,执意留下一听茶叶和两条高档香烟。教授打听到该学生家长的详细地址,按当时的市场价格给其寄去了款项。退休七八年,老教授在教师中的威望一直不减,逢年过节都有不少人主动给他打电话问好。

    ②老教授说,人的一生确实是需要品德的火把来照亮道路的,这些火把人各不同,但有三个火把人人都必须具备。

    ③人生的第一个火把叫做“公”。公者,公平、公正也。我们处理什么事应该一碗水端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和亲人先做到;希望别人不做的,自己和亲人先不做。

    ④人生的第二个火把叫做“廉”。廉者,廉洁、廉耻也。人的一生不可能不接触别人或国家的财物,面对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你应该守住自己的心,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时,一个人还要有廉耻之心,做了错事、傻事应该感到羞愧,懂得怎样去改正。俗话说:“公生明,廉生威。”你能够分清什么东西该拿,什么东西不能拿,有了过失勇于自责,让你负点什么责别人自然可以放心,你的威望也就水涨船高。

    ⑤人生的第三个火把是“仁”。“仁者,爱人”,即对人要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社会借几十年时光而已,古人早就懂得“我身如寄”的道理。金钱也好,官位、名声也罢,其实都是一些过眼之物,真正对社会有意义的是你对他人的热情,你为别人的幸福创造了怎样的条件,即你是否达到了“仁”。这件事做好了,你借来的这段时光也就实现了增值。仁有小仁、大仁之分。小仁是指对别人某种具体的帮助,比如别人掉进水沟你拉上一把;大仁是一个人为许多人带来好处的种种努力,比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我们需要把小仁与大仁结合起来,没有小仁,仁就没有立足之处;没有大仁,仁则会缺少一种根本的气象。

    ⑥有些人不懂得生命需要三个火把的道理,他们贪财、迷官、好色,无恶不作。或许这些人不是不知道生命的火把可以照亮自己,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灵不能见光,不能见别人的眼睛,其结果他们不是在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就是被历史抛进腐臭的垃圾堆。

    ⑦一个人心灵行进的历史构成了生命的全部过程,心灵的颜色决定了人生的成败。让自己的生命高擎三个火把,实际上就是要为我们的成功架桥铺路。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给在日本的外祖父的信

王蕴

亲爱的外祖父:

您好!

    我已经很久没有给您写信了。可是,自从读了您上次的来信以后,我的心一直难以平静。思潮竟像日本海的波涛那样,不停息地翻腾着。我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强烈的激奋的情绪在时时拍击着我的心扉,它驱使我终于提起笔来,向您倾诉……

    外祖父,您在信中希望我能研读日本文学,将来到您的身边陪伴您。我深深地懂得您慈爱的心,我也曾向往过那樱花国度迷人的秀色和丰裕的生活。我曾经想象,在阳春三月的暮色里,我身穿艳丽的和服,挽着年迈的外祖父漫步在富士山下的樱花林中。木屐踏着落英,宿鸟唱着晚歌,花径上留下了祖孙二人的侧影。眺望那朦胧在桃色晚霞之中的圣洁的富士山顶,目送着夕阳最后一缕余晖……这是怎样静谧得令人神往的生活呵。可是,当我现在又一次郑重地把这一切放到思想的天平上反复衡量时,它翘起来了。我看到我所愿意从事的事业的砝码重重地沉了下去——这是一种使我震慑的力量,它几乎是不容抗拒地指引我去选择应走的路。在日本文学和中国文学之间,我选择了中国文学。因为,我的心是属于中国的。

    外祖父,你们日本民族是一个自尊自强的民族。外祖父您当然还记得,日本四岛的国土也曾经被贪婪的侵略者注目。但是,明治维新使这个东亚岛国走上了自立图强的中兴之路,并迅然跻身强雄之列;军国主义的疯魔使日本几乎陷于举国颓废的肃杀之中,但是,发愤图强的日本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在战后的废墟上建起了一个高度现代化的崭新的日本。而我们中国,自从被枪炮敲开了大门,河山破碎,民族受辱,五千年辉煌的文明历史也就此黯然蒙尘。经受了一百多年被宰割和奴役的悲怆,我的祖国变贫穷落后了,但她的名字依然叫中国!今天,生息在这块国土上并握着它的主权的还是龙的传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处在振兴时期,而我作为一个中国青年,我觉得我在中国更有用,我的事业应该在中国。您是一位开明豁达的老人,您也曾亲历50年代日本的振兴时期。您如果回想起那时候日本的青年是怎样执着地致力于日本国的重建,您就会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境了。因为,尽管日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风俗语言不尽相同,但我知道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我立志于中国文学,因为它是中华祖先创立的源远流长的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精粹,能在这浩瀚的文学海洋中遨游,我将感到莫大的快乐和幸福。同时,更由于文学具有一种唤起人心的感召的力量,我觉得它对于我们现在十万万人所致力的大业也是有意义的。在我们民族沉沦的年代,鲁迅先生曾用他的笔唤醒昏睡的国人,为抗争的勇士们呐喊助威;在我们建设祖国的今天,我要以先生为榜样,用我的文章激发更多的同龄人的爱国热忱,做一名摇旗鼓劲的小卒。鲁迅先生始终是日本人民的好朋友,我也希望像他那样永远做日本人民忠诚的朋友。我将把学习日本语作为我的第一外语课程。我愿意化作联系中日文化的纽带上的小小的璎珞,化作沟通中日友谊的桥梁上的一颗小小的铆钉。我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我胸前戴上友谊使者的金牌出现在我亲爱的外祖父面前,那时候您一定会更高兴吧!

    最后,恳切地请求外祖父谅解我的选择。

    祝您健康!

您的外孙女:王蕴

×年×月×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城市绿道,不仅是种草植树,更是用理念铺路。

    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生产之外,还有生活;建设之外,也需留白。在发展中能看得见具体的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城市规划的进步。

    南京的明城墙绿道、环紫金山绿道,广州的黄埔绿道,成都的天府绿道……绿道给城市提供了一套慢行系统。在树林掩映之中,步行道、跑道、骑行道依次排开,如琴弦并列,在高架、环线、地铁奏响的城市“快旋律”外,写下一首舒缓的“副歌”。快还是慢?这是辩论了很久的生活话题,最佳的答案,恐怕还是兼而有之。即使在陆家嘴上班的金融人士,再争分夺秒,也总有一刻愿意将时钟拨慢,走到楼下滨江绿道散散心。此时,绿道是添绿的步道,也是吟啸徐行的载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频道”。

    城市绿道不断延伸,多少埋藏着人们对田园城市的寄望。从现代化的进程看,人口向城市集中是大趋势,但紧接的问题便是: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2013年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种最自然不过的情感,抒发的是存于每个人心底的生活理想。南朝史学家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曾感叹:“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两年多前,富阳江滨大道开通,这条“最美绿道”因“望尽富春山水”引许多人徜徉其中。此处,绿道是心灵通道,连接了城市与田园,融合了传统与现代。

    让人心向往之的田园城市,总是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支撑的。杭州从2003年起在市区河道整治同时建设城市慢行系统,历经16年努力,建成各类绿道几千公里,形成了以西湖风景名胜区为“绿芯”,钱塘江、运河绿地为“绿带”,河流、道路沿线的绿地为“绿脉”,各级公园绿地和绿化广场为“绿点”的城区绿道系统。多少年来,杭州人一直感念白居易、苏轼两位太守,庆幸他们“前人栽树”,留下“绿杨阴里白沙堤”。可喜的是,后人并没止于乘凉,绿色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发扬,丹青妙手,点染了多少绿水青山。

【链接一】绿道就是沿着诸如河滨,溪谷、山脊线等自然走廊,或是沿着诸如用作游憩活动的废弃铁路线沟渠,风景道路等人工走廊所建立的线型开敞空间,包括所有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它是公园,自然保护地。名胜区、历史古迹,及其他各种景观与高密度聚居区之同的开倘空间纽带。(节选自《绿道史迹》)

【链接二】绿色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生活形态,也是一种文明的象征,更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交融的一种具体契合方式,而绿道正是其具体表现。作为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绿道沿着河流、溪谷、山脊和道路铺展,就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串联起一个个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历史古迹和城镇村落,用绿色的网络在大地上编织出我们绿色生活的幸福图景。(节选自《广东绿道文化》)

【链接三】广东省珠三角绿道网走在了全国绿道广东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前列。珠三角一些城市已经在小范围的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绿道的探索,为绿道网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绿道一号长约310公里沿珠江西岸布局,以大山大海为特色西起肇庆双龙湖旅游度假区,经佛山、广州、中山,至珠海观澳平台,途经5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二号长约470公里沿珠江东岸布局,以山川田海为特色北起广州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经增城、东莞、深圳,南至惠州巽窠湾休闲度假区,经5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三号长约360公里横贯珠江三角洲,以文化休闲为特色西起江门帝都温泉,经中山、广州、东莞、惠州,东至惠州黄沙洞自然保护区,经60多个节点。

绿道四号长约2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中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广州芙蓉嶂水源林保护区,向南经佛山、珠海,南至珠海御温泉度假村,经20多个发展节点。

绿道五号长约120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东部,以生态休闲为特色北起惠州罗浮山自然保护区,经东莞、深圳,南至深圳银湖森林公园,经20多个节点。

绿道六号长约200多公里纵贯珠江三角洲西部,沿西江布局,以滨水休闲为特色北起肇庆贞山,向南经佛山、江门,南至江门银湖湾湿地及古兜温泉,经16个发展节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数字阅读的美好时代

    戴上增强现实眼镜看一本有关兵马俑的图书,兵马俑就以立体的方式呈现在眼前;给手机加上一个反光镜,再打开绘本时,手机会自动为孩子朗读绘本内容……许多看似科幻小说中的情节如今已成现实。12日至14日在杭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5G,人工智能(AI)、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精彩纷呈,让人们对数字阅读的未来更加期待。

    5G时代,数字阅读会出现哪些变化?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亲眼看看紫禁城里的生活吗?想和剧中人物肩并肩走在一起吗?诺基亚公司在展会现场展示了5G视频融合技术,用户对着自己拍摄一段视频传到一台服务器上,就能和任何影视剧中的场景进行融合。“其实相当于抠图,但以前限于速度和带宽,普通用户很难做到,有了5G就简单了。”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技术未来可以使用户在观看影视剧时直接进入剧中,“演员就好像在你身边一样。”

    我国在5G领域的技术研发和网络部署全球领先,5G商用进程也在加速。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公司总经理刘昕认为,随着5G技术的落地、虚拟技术的提升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将是数字阅读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他说,如今数字传播技术带来的数字阅读、有声阅读、可视化阅读已超越传统阅读体验,图文、音频、视频及AR/VR技术的加入使阅读变得生动立体,未来的数字阅读将变成融合各种感官体验的沉浸式阅读。而且,在5G高速度、低延时、大容量的带动下,“万物皆可为媒介”,数字阅读的空间和场景会得到极大拓展,“未来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认为,深度数字化将大幅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阅读不仅仅局限在书本、手机、电脑等现有终端,未来各种终端阅读设备之间能无缝切换,智能手机、车联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都将成为阅读的载体,读者可以随时随地随身随心获得专业优质的阅读内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期以来,我国数字阅读一直受困于技术领先而内容不足,读者抱怨优质内容少。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据《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近70%的数字阅读用户认为2018年的数字阅读内容质量有所提升。数字阅读产品数量大幅提升,仅网络文学总品种就超过1600万部,数字内容创作者的总人数从2015年的480万人增长到2018年的862万人。

    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刘书说,电子书的普及极大促进了中国出版行业的数字化进程。目前亚马逊中国上的图书50%实现了纸电同步出版。亚马逊中国拥有超过70万种图书,“这些都是出版社的正版优质图书,读者的选择余地大大增加了。”

数字阅读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提升,也刺激了读者的付费意愿上升。据统计,有68.7%的电子书用户愿意付费区间在20元以上。“但实际上,读者只要买到了一本满意的电子书,他的实际付费就会明显高于20元的付费意愿,人均实际付费在33元到41元之间。”张毅君说。

近年来,我国知识付费发展迅猛,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群体达3亿人。其中音频课程尤其受读者欢迎。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去年4月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未成年人听书率也达到了22.7%。听书成为各种阅读方式中增长最快的方式之一。

影响力向基层民众和海外读者延伸

    我国数字阅读不但在国内收获海量用户,也赢得了越来越多国际读者的关注。据统计,目前有超500部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被翻译到海外,海外中国网络文学网站日活跃人数达50万人,相关网站的日均访问量达500万次。2015年,中国实体书在美国亚马逊网站上只有5000种,2018年已经增加到9万种。刘书说,亚马逊中国与美国出版社合作出版了22部中国作品的英文版,路遥的《人生》、紫金陈的《无证之罪》、贾平凹的《秦腔》等受到美国读者的喜爱。

(节选自201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现代文阅读

长城上的雕花

张立忠

①永安长城是一处“野长城”,却一直吸引着我去探访一番。

②穿行在燕山余脉的山谷中,青山巍巍,草木葱茏,车像一叶扁舟在绿海中航行。走着走着,路的左边出现了一道高大漫长的石墙,如巨龙劲舞,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令人肃然。

③这一段为锥子山段长城。走近石墙,垒墙的石头之间没有浇筑任何灰浆,墙面也没有抹缝,一块块石头就那么粗裸地互相叠压着、挨挤着、牵制着,形成了一个看似并不密致实则坚不可摧的整体。据史料记载,永安长城是由抗倭有功的戚家军奉旨所建,建成后戚继光将长城分为三等:双侧包砖为一等边墙,单侧包砖为二等边墙,而眼前的这种“干垒”为三等边墙。“干垒”的石墙要做到年深日久地坚固强稳,非常不易。古代工匠们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技艺,把这一切都做到了。从垒筑的石头颜色和质地来看,石墙就像附近某座山的拆分,与其脚下的山岭重新结成一个整体,又像山一样巍峨稳固。

④在大毛山段长城,我们又见到了这种粗石垒就的城墙,但又明显不同。它巧妙地依山而建,前壁陡直高立,顶端则与山脊平齐,好像人工筑就了一道山的陡崖,于陡崖上再建成胸墙。这种技艺更难,因它是就着山势建成的,底部与山的斜坡相接,早已与山体结成一体。

⑤全石垒筑的长城让我记忆深刻。而记忆的另一面,则是长城的残缺和损毁。

⑥永安长城上,我看到岁月与大自然的联手摧蚀,让它损毁异常严重,残缺不全。即使是一些保存相对较好的长城,也都遍布着破败的景象,看了让人心痛。然而,它的美依然是无与伦比的。夕阳下,它像祖先雕刻在华夏版图上的巨大花纹,点缀着江山的厚重与宏大。它的宏伟与庄严、粗犷与精致,都传递着人类独有的创造之美。

⑦在大毛山段城墙上,我见到了一座坍塌了的敌楼。一座残破的拱形门楼,在阳光下顽强地矗立于城墙顶上。西方的半边已经垮塌,参差的砖石就那样裸露着、支棱着,看起来摇摇欲坠。东方的一半则大致完好,那残存的拱形砖门造型优美,工艺精细,每一个稍微完整的细节,都呈现出巧夺天工之精美……永安长城以一种不完整的残躯,坚守着历史的精彩。从某种意义上说,残损不是古物的缺失,而是时光对历史的遮掩。恰恰是这种自然真实的历史之美,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感受到原始长城不可复制的珍贵。

⑧从大毛山段长城下来,我们又驱车来到“小河口长城”,登上了蜿蜒于山谷东侧的长城。在不远处的山坡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相对完整的敌楼。我们顺着一条被荒草掩蔽的小路来到了敌楼前。它的基础由花岗岩条石砌筑,上面由著名的长城青砖垒成,砖缝用白色灰浆勾抹,墙面规整平滑,墙体棱角分明。它的每一块砖石,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历史建筑不可思议的精致,组合营造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威严霸气。尽管经历了六七百年的风雨侵蚀,部分墙体出现了损毁,但仍然不失其造型优美、筑工精细、坚固沉稳、气势恢宏的建筑品质。

⑨敌楼分上下两层,底层是由许多拱门组成的横竖相遇的隧道。有砖梯通到楼上,砖梯又窄又陡,因年深日久,棱角已被磨掉,成为一个大致的斜坡。上面是一个正方形的平台,四周有近人高的胸墙,胸墙上有垛口,都保存相对完整,只是不见了当年的旌旗猎猎、刀枪耀眼、甲兵森严。出人意料的是,靠北侧的胸墙前长着一棵茶杯口粗的小树,枝繁叶茂,绿意丰盈,精神抖擞地代替着古代的士兵守护着这座敌楼。举目四望,大明的疆土和塞外的山河都在我的视域之内,心中隐隐涌起一股守疆卫土的豪气和物是人非的怅然。

⑩从敌楼里出来,不经意间,我惊讶地看到,那楼门的石框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有“祥云彩带”“狮子绣球”“木兰花”“缠枝莲”等。在那当花纹中间,还刻着两朵小花,左右门框上各有一朵,小花有四片花瓣,应该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十字科花朵。据史料记载,那些花纹都是由戚继光帐下的浙江义乌将士所刻,是义乌民间建筑上常见花纹的复制。实际上,这是戍边将士们把敌楼变成家居,把长城变成故乡,把守土保国变成日常生活的一种尝试和努力。

⑪离开永安长城,再回首凝望它的时候,那绽放在长城上的雕花似乎在风中摇曳,感慨着历史的日常是如此鲜活,感叹着古往今来人们对生活的爱无所不在、经久不衰。

(选自《鸭绿江》2024年第4期,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