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综合性学习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杭州市大江东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开展以“节能与环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相关任务。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再照明亮度相近的情况下三种灯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中得出一条结论。

品种

功率

使用寿命

一年的用电量(一天8小时)

白炽灯

25W

500小时左右

25×8×365=73度

节能灯

9W

1000小时左右

9×8×365=6.28度

LED灯

3W

100000小时左右

3×8×365=8.76度

(2)、请你根据以下材料,说出重视环保的今天,节能灯将会被LED灯淘汰的原因。

      普通照明用的白炽灯和卤钨灯岁价格便宜,但光效低(灯的热效应白白耗电),寿命短,后期维护工作量大。

废旧节能灯特别是老式荧光管中汞含量平均约0.5毫克,但若渗入地下后,足以污染约180吨水及周围土壤。此外,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严重超标。

       LED灯运用冷光源,眩光小,无辐射,使用中不产生有害物质。LED的环保效益更佳,光谱中没有紫外线和红外线,而且废弃物可回收,没有污染,不含汞元素,可以安全触摸。

(3)、奶奶家的25W的白炽灯又不亮了,需要更换新的灯泡,但LED灯价格偏高,奶奶难以接受,请结合上述材料,劝说奶奶此次更换适合的LED灯泡。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  磙

                                           凌泽泉

       ①乡间场地上,一抬眼,就会目睹到两三个石磙或立或卧凄冷地靠在慵懒的稻草堆旁打着瞌睡。细瞧去,立着的石磙上端晒着农家自做的一坛麦酱,卧着的石磙旁定少不了几个围着它玩游戏的孩童。大人见了,总要吼几声,生怕那些听不懂人话的石磙使个坏心眼儿压了孩童们的脚

       ②收割时节到来之前,晒谷的场地先得整平。[甲]趁一个太阳在枝头噼啪作响的天气,不厌其烦的农人操起锄头一寸寸松开场地上的表层土,尔后挑几担水浇湿,用铁锹把那些不老实的泥土铲平 , 再从灶下掏些渴得嗓子眼快要冒烟的草灰们撒上,然后将羞答答躲在一旁的圆磙连推带搡拉上场,随后,结实的磙架束缚了石磙的手脚,一根根草绳便成了它的牵引。老实巴交的石磙跟在农人身后不停地绕圈,木质磙架两端的那一对溜圆的木楔在磙两头的圆洞里“吱吱呀呀”地哼着小调,像是性急的孩子放学后催促父母快揭饭锅。

       ③树梢上知了整天嘹亮叫着的日子,情窦初开的磙才怏怏上场抛头露面。等到场地上铺满了稻草,一头摆动着双角的大黑牛傲慢地踱着方步走来,架起齿槽深深的大石磙,不用农人催赶也能在场地上绕着圈儿碾轧。[乙]石磙在黑牛的身后“哐咚哐咚”诉说着积蓄了一载的相思,而不解风情的贪嘴黑牛只对口边的那一束稻草情有独钟。扭动着肥胖身躯的石磙,气得执意要把谷子与稻草的姻缘拆散。

       ④孩提时,爱玩石磙的我们,时常趁大人不注意,拼尽吃奶的力气硬是从细的那端将石磙竖将起来,站上去然后猛地跳下;抑或立在石磙上面,用调皮的脚踏着它在场地上转圈。直到现在,农家孩子的这种乐此不疲的冒险游戏仍在乡间的场地上演。

       ⑤依稀记得村里那位石匠姓许,孤身一人栖身于两间低矮的茅屋,陪伴他的只有门前堆放着的那些已雕凿或未及雕凿的石块。让人称奇的是他家门墩上安放的那对石磙,质青、料优、凿工精细,像是一对情侣伫立在那里默默对视。据说前些年有个外地人愿出高价购买,可在金钱面前,许石匠沉默得如同门前的石磙。每天天刚蒙蒙亮,他习惯坐在门前的石块上,借助锤和凿,“丁丁当当”地在石上犁出一道道深沟。方圆数十里村庄的大小石磙皆出自他的巧手。

       ⑥及至长大,偶然中得知,许石匠年轻时爱上了后山老石匠的女儿,两人情深意笃。一个红枫似火的日子,老石匠放炮炸石,不料想一块飞来之石竟砸向他心爱的女儿,此刻,群山惊呆,百鸟哑然。殷红的鲜血一瞬间便染红了她身下的那块巨石。强忍悲伤的许石匠把那块浸着深爱之人鲜血的石块拉回了家,一边流泪一边开凿,终雕凿成了门前的那对石磙。

       ⑦谁说石头无情?在许石匠的心里眼里,石磙也是有情物。生活在黄土地上的许石匠,朴实得就如同这些石磙,正是有许许多多像许石匠一样的人,承载了和承载着生活的最沉重。虽然他们无法用美妙的语言穷尽心曲,但他们心头的爱和石磙一样实实在在且分量沉重。不信侧耳倾听去,那石磙滚动的声响里,定掺有亘古不变的爱的回音。

       ⑧岁月在变,风景在改,不变的就是这些石磙,即使在农闲时受冷落,但忙季一到,那吱呀的响声依然传递出一份执著,一份坚贞。

                                                                                                                                                                                            (选自《合肥晚报》)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世界读书日,中国的寂寞呼唤

    ①没有任何意外,翻了许多报纸和逛了几个知名网站,除了少数几个媒体,传媒世界似乎根本就不知道4月23日是什么日子。我也是迟至去年,才从热心于推动中小学阅读的朋友那里记住了4月23日。12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议将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我们引进了许多节日,但这个节日却备受冷遇。有调查表明,我国知道这个节日的人仅有6%。

    ②知不知道“世界读书日”并不重要。在没有这个节日之前,全世界的书虫说不定比今天还多。重要的是,对于我们这个正快速前进的民族来说,社会上有多少人真诚地热爱书籍,有多少人始终保持求知的热望,有多少人身上熏染了书香?

    ③不幸的是,我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数据:40%的家庭藏书量不到20本,18~19岁年龄段的人群有45.9%居然“不习惯”读书。

    ④我以为这些依然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在我所见过的家庭里,可以有高清晰度的电视、高档的家具,但很可能看不到书架,找不见书影。而一些农村,除了中小学课本,绝大多数家庭没有收藏任何书籍——那里是书的荒漠。

    ⑤此外,我们还把阅读极力功利化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几乎尽人皆知。从上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孩子就被告知:读书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挣得一个好的前程。几乎没有家长、老师会说:读书也可以只是为了心灵的快乐,只是为了寻求生活的意义。于是读书的功用就被窄化为追求“黄金屋”、“颜如玉”,一旦目标达到,就弃书籍如敝屣。

    ⑥书香酿造文明。西方哲人说:“我爱我师,但更爱真理。”其为真理而求知的态度令人敬畏。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孜孜不倦地求知并用知识改变实践,本身就是幸福。文明之所以不坠并发扬光大,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读书分子前赴后继。遗憾的是,每当检讨我们悠久的历史,一些人就只看到专制或者是称霸世界的经济规模、四大发明,而不注意古代士人对于民族精神血脉接续的关键作用;探寻别国崛起的根源,就只对政治、经济的因素兴奋莫名,对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视而不见。

    ⑦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再不能忽略心灵、精神,就再不能仅仅崇奉“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逻辑。

    ⑧我们要造就新的文明,就必然需要“熏”出新一代的读书分子,更准确地说,是需要培育出新的一代文化心灵:他们将给予书籍必要的敬意,他们对知识和生活怀有同样的热情,他们经常与历史、现实中最优秀的心灵对话,他们将浇灌出我们时代伟大的书业——有伟大的书业,才有伟大的时代。

    ⑨4月23日,或许需要这样寂寞的呼唤。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99分的苦恼

    我历尽坎坷 , 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的。

    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几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1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到94、95分回来,他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80几分,于是就有()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她妈拿出来数落一番。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

    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无可奈何,但她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辨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刻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作业。

    皇天不负苦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进门来了:“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示意孩子把试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这最后1分!”

    我大为震惊,本想顸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

    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个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花了眼;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了。她妈也忍不住笑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谢谢你借我一冬的温暖

    那张50元的纸币已经在掌心里捏出了汗,走过第一个摊位,第二个,第三个……他已经在这条小巷子里走了一个来回,嘴唇抿着又松开,松开又抿住。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10月末的夜晚,饥饿让他觉得倍加寒冷。寒风中,他把身上并不太厚的衣服裹了裹,在那个玻璃窗外停下了脚步。

    他看见一个50多岁的老妈妈正在利落地擀着面,旁边的锅里热腾腾的蒸汽蔓延开,迅速潮湿了他的目光。

    老妈妈转身热情地招呼他,小伙子,吃面吧。嗯,要一碗面。他说,又小声重复。一大碗。然后他找了灯光微微暗淡的角落坐下。

    面很快端了上来,满满的一大碗,老妈妈又送上来一盘拌好的油辣子,他拿了小勺添辣子,手却莫名地抖了一下。面很筋、细,不粘连,很像出自母亲的手。他大口地吞咽着,来不及细细品尝,只想快点吃完离开。

    吃完后,他把裤兜里已经揉成团的50块钱拿出来看也不看地递过去。

    老妈妈把钱接过来,展开,并没有怀疑什么,依旧微笑着,只是嘴唇微微动了下。然后转身去给他找钱了。他的目光飞快地跟着扫过去,忽然瞥见桌上的一台验钞机,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他感觉到时间仿佛凝固了。终于,老妈妈拿着一把零钱朝他走过来,他几乎是一把把钱抓过来转身,泪流满面,然后,冲出了老妈妈的小面馆。

    他继续朝前走去,走了几步却又停下了,说不出为什么,他想再回去看看刚才吃饭的那家店。

    很快他又到了那个橱窗口,站在对面的暗影里,他看到身形微胖的老妈妈依旧在忙碌着,他仰起头,看到小面馆黑色招牌的烫金字:“张妈妈手擀面”。怔了一小会儿,他的眼泪又直直地落了下来。他的母亲也姓张,在村里,也有人称呼她张妈妈。母亲也擀得一手好面,也是这般年纪,头发花白……

    再一次,他转身奔跑着离开。

    三个月后,他又来到“张妈妈手擀面”的门前,面馆的外面和里面都很安静。他走进去,有个女孩从里间走出来,看着他说,对不起,现在还没有面呢。

    他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不是来吃饭的,我是来找,找那个大妈的。

    女孩疑感地看着他说,我妈跟我爸回乡下享福去了。他定定神,说:我曾经,曾经借过您母亲50块钱,大概3个月前,真是非常抱歉。

    女孩忽然地,眼神里就露出了一丝惊喜,欢快地说:我知道你,我妈说过,你一定会回来,我妈说她相信你是遇到了难处才那样做的…

    忽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女孩连忙住口,招呼他坐。他礼貌地拒绝了,然后借口忙,放下礼物和钱便离开了。

    腊月了,天着实冷得很,天空却湛蓝。深深呼吸一口清冷的空气,他的心在这一刻彻底释然。因为他做到了,他没有辜负她的信任,没有辜负一个母亲的希望。而因为她的“借”, 他的“还”,在他们心里,这必定是个温暖的冬天。

(略有删改)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