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卷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湖北鄂州吴都中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复兴之路》
请回答:
【社会性质的变化】
材料一: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港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社会习俗的变化】
材料二: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思想观念的变化】
材料三: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在《变法通义》中叙述了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的一段话为:“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物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