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文言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九课古文二则课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惠子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 , 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C、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D、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相   ②止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

(4)、请具体分析本文中庄子的语言技巧。

(5)、结合文意说说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乙】谢枋得传

①谢枋得 , 字君直,信州弋阳人也。为人豪爽。性好直言,一与人论古今治乱国家事,必掀髯抵几,跳跃自奋,忠义自任。宝佑中,举进士,对策极攻丞相董槐与宦官董宋臣,意擢高第矣,及奏名,中乙科。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

②明年正月,吕师夔与武万户分定江东地,枋得以兵之。吕军驰至,枋得走入安仁,奔信州,不守。变姓名,入建宁。已而去,卖卜建阳市中,有来卜者惟取米而已委以率谢不取。

③至元二十三年,集贤学士程文海荐宋臣二十二人,以枋得为首,辞不起。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见时方以求材为急,欲荐枋得为功。枋得骂曰:“天佑仕闽,无毫发推广德意,反起银冶病民,顾以我辈饰好邪?”及见天佑,又傲岸不为礼。天佑怒,强之而北。

④二十六年四月,至京师。已而病,迁悯忠寺,见壁间《曹娥碑》 , 泣:“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留梦炎使医持药杂米饮进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邪?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谢枋得:南宋爱国诗人,名中的“枋”字,同“柄”,权柄。《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得”同“德”。②擢高第:高中进士甲科。③吕师夔:南宋降元将领。④卖卜:占卜,算卦。⑤屦jù:古时用麻、葛等做成的鞋。⑥银冶:炼制银矿。⑦曹娥碑:东汉年间,人们为纪念曹娥投江寻父的孝行,刻石立碑以彰孝烈。⑧留梦炎:南宋末期奸臣。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 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 ,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 。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 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 作此书夜, 正在草堂中山窗下, 信手把笔, 随意乱书。封题之时, 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

——白居易《与元微之书》

【注释】 ①东西二林: 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 篱笆墙。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阅读理解

刘禹锡为什么被称为“诗豪”?

班级同学围绕这一问题展开探究,请你一起参加。

【刘禹锡生平及相关作品集录】

唐代宗大历七年,刘禹锡生于嘉兴县嘉禾驿后。

贞元九年,登进士第;两年之后,再登吏部取士科,被正式授予太子校书的职务,时年21岁。

【甲】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 , 虽贵犹碌碌。

 (《华山歌》,节选)

永贞元年,刘禹锡是革新派的核心成员。同年,腐朽势力反扑,历时一百多天的革新运动失败,刘禹锡被贬“凄凉地”。时年33岁。

【乙】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____、____。

(《秋词》)

十年后,朝廷征召回京。他准备重新振作,力图有所作为,时年43岁。

【丙】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 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因作上诗,刘禹锡又被贬连州、夔州、和州。他借古言今,将忧国感时、臧否人物、表达心志等诸多因素融入到诗文中,时年50岁左右。

【丁】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高孕虚,万景坌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 , 月来松闲,雕缕轩墀 , 石列笋虡 , 藤蟠蛟螭。竹万竿,夏含凉飓。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洗心亭记》)

【戊】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武宗会昌元年,刘禹锡加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次年病逝,享年71岁。

【注释】①下国:诸侯国,此指天下。②特达:杰出的功业。③桃千树:极言桃树之多。诗中实以桃花比喻新兴权贵。④章章:著名。⑤弭:消除。⑥槃:回旋,弯曲。⑦坌:并,一起。⑧榱:橡子。⑨墀:台阶。⑩虡(jù):柱子。⑪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