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3.5社会主义与法制建设同步练习
【弱国无强民】
材料一 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严复《辟寒》(1895年)
【路在何方】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初显成就】
材料三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势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二十世纪中国法治文明的演进》
【累累硕果】
材料四 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在法制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这对于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921年7月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1935年1月 | 遵义会议 |
1936年10 |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
1936年12月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1945年4-6月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
1945年8月15日 |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1949年10月1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
1953年 |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
1978年12月 |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97年9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请回答: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