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5-2016学年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墨江中学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文学类文本阅读。

                                                                                                                            爱心项链

        ①这是美国东部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他二话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了雪地,拉到了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②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将那位中年男子对他的要求同样告诉了他所帮助的每一个人。

        ③六年后,克雷斯被一次骤然发生的洪水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要感谢少年时,少年竟然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你要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心里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④爱心是无价的,它不需要回报,但却可以心心相传。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的爱心都是一根金线。用金线把颗颗珍珠串起来,就是世界上一条最珍贵的无价项链!

        ⑤爱心项链串起了颗颗真诚的心,让大家心系一处,播洒爱的种子。让我们拾起这根金线,也做一个串项链的人,将我们手中的这本杂志,当作一份礼物,送给那些在贫困中却强烈渴望着知识的同学手中吧!

(1)、第一段叙述了一个故事,写出这个故事的相关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克雷斯和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

事件的起因:

事件的结果:

(2)、第三段中少年所说的话中省略的内容是

(3)、第三段所叙的事能否省去,为什么?

(4)、在街上你看到一个老人摔到了,你打算怎样做?

举一反三
阅读《玉米饼里加了糖》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①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②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贫穷……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自然之思

[荷兰]林湄

       ①城市的物象大同小异,唯自然风光独特、真实、多彩、宽广。

       ②古人将自然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道家认为自然是超越物质生活的灵性意识;理学家觉得可借自然悟道,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强调人只有接近大自然才能恢复本源状态。以上审美观虽有差异,却均是由物象升华为形而上意识,使人在超功利的层面上获得灵性感悟。

       ③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忙忙碌碌没有时间接近大自然,只有饱暖富足的时候,才想到外出游玩,选择的对象多为名城名景,少有人将平凡的自然风景放在心里。我也不例外。少年时期的故乡,山、海、小河、原野、丘陵、花、鸟、树等样样有,却少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意识,视接触自然为生命的本然,视之为玩耍、生存需求、消磨时光的物象。直到移居欧洲后,才发觉邻居或友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热爱,是源于屋前屋后的平凡小景﹣﹣路旁的树木、花卉、草地、禽鸟、河畔,荆棘里的野果,鸡鹤共处的泥潭。他们无论在外散步还是健身,都能与马、狗同欢同乐。或是于阳台、小花园内一面日光浴一面看书,脸上满是平静、安详、满足、喜乐的神态。于是我问自己,为什么?我又是怎样看待自然的呢?

       ④我曾醉心文学追寻人生的真谛,也曾将灵魂送进教堂耕耘精神的家园,却很少关注身旁的野花小草、青枝枯叶,或散落在视野里的虫鸟兽禽;偶尔接近,也是从生物学的视角来看待,不过是一时的好奇进而产生感官的愉悦,却少有追寻的情思。

       ⑤久而久之,在品尝世间的生存滋味后,我自然会想到古时文人墨士为缓解生存苦痛投身山水的意愿。那么,我心中的“世外桃源”在哪里?

       ⑥为求答案,我决心用心灵和时间去感受、寻找“桃花源”。站在山水前,面对峡谷、黑森林、悬崖,或是小河流水、百花簇簇、青草碧树,灵魂内似乎多了几双眼睛。我有时视它们为一幅画,有时觉得它们如同一座剧院,还有时将它们看成一所疗养院……一离开喧闹的人群,不看人的脸色,在简单轻松的时空里展露自我本性,忘却平日想不通的人与事。我在尘世和大自然间不断往返,生命和自然日益和谐相融,互为依存。更有趣的是,原先梵高自画像里那双无神的眼睛,在我眼中竟然郁消闷散,炯炯有神。

       ⑦真是奇迹!

       ⑧随后我在观察自然的陶醉与忘我中,学习思考和叩问,由最初的愉悦渐渐进入想象。进而对其产生敬畏之心。在云朵的形状、色彩、虚实、动静、集散中,我体悟到人在宇宙里岂止是沙尘,简直是虚无,而人类却大言不惭地发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我又在试图解读感觉和虚幻、有限和无限,以及自然界中肉眼看不到的“大秘密”。记得那日夕阳西下晚霞满天,无意间看到玻璃窗外经严冬寒风磨砺的玉兰秃枝上,萌发出点点绿意,在温柔的霞光中安然仰立,我顿然无比欢欣。

       ⑨我又久久地凝望那路旁的花树或是小草,再看看小河边的孵禽、枝头上啁啾的小鸟以及绕着花朵飞翔的蝴蝶和蜜蜂,它们无人看管,竟然如此和谐、宁静和安逸,一如王维笔下“无心,无目的,无意识”的境界。从前对自然之美之所以无动于哀,原来是因为还带着情绪,心不静、神不宁。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大发现,一次精神的洗礼

       ⑩自然不仅是我的挚友、师长。如今更是我的恋人了。我时时怀念之并时常对它倾诉,它给予的恩典和慈爱不但让我回到身心愉快、知足常采的日子,还令我再识生命的价值与真谛。我渐渐体悟并拥有了洋邻居那份简约、单纯的愉悦,哪怕是路旁的一朵小花,房顶缝隙里的一株小草,均让我慷慨有思,怦然心动。

(选自《光明日报》2013年05月10日,有删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苍鹭

       ①六月的一个夜晚,一个小女孩匆匆跑过洒满阴影的森林。已经晚上8点了,西尔维娅担心她祖母会责怪她这么晚才回家。奶牛在一条小溪边停下来饮水,西尔维娅在一旁等着,把赤脚伸进冰冷、清澈的溪水中。

       ②突然,从不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口哨,西尔维娅知道这不是友好的鸟鸣声。“你好,小女孩,”一个年轻小伙子高兴地叫道,“这儿离大路多远?”西尔维娅发抖着低语道:“两里。”她面对的是一个带枪的高个儿小伙子。

       ③陌生人开始和西尔维娅赶着奶牛在森林里穿行,“我一直在打鸟,”他抱怨道,“但我迷路了,你认为我可以在你家过夜吗?”

       ④西尔维娅没有回答,她很高兴就要到家了,她看见祖母正站在农舍门口。陌生人放下枪,把他遇到的问题告诉微笑着的西尔维娅的祖母。“当然,你可以和我们呆在一起,”她说,“我们不怎么富裕,但欢迎你和我们分享我们拥有的东西。”吃完饭,他们三人坐在屋外,年轻人说他是个收集研究鸟类的科学家。

       ⑤“你把它们装在一个袋袋里?”西尔维娅问道。“不,”他慢慢回答道,“我用枪把它们打下来,然后用专门的化学药品把它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在我家的实验室中,我收集了100多种全美国不同种类的鸟的标本。”“西尔维娅对鸟也知道一些,”她祖母自豪地说,“她十分熟悉森林,鸟就在她手边吃食。”

       ⑥“那么,西尔维娅也许能帮助我。”年轻人说,“前些天我在不远处看见一只白苍鹭,这几天一直在找它,白苍鹭是一种十分稀有的鸟,你见到过吗?”他问西尔维娅,但她沉默不语。“它是一种高大、奇特的鸟,有柔软的白毛和又细又长的腿,它可能在大树的顶上有自己的巢穴。”西尔维娅的心开始狂跳,她在森林另一边见过它!年轻人正盯着西尔维娅,“我将付给告诉我白苍鹭在哪儿的人10美元。”那天晚上,她的梦里全是她和她的祖母用10美元能买的好东西……

       ⑦第二天,西尔维娅和年轻人一起呆在森林里,如果年轻人把枪留在家里的话,西尔维娅会过得更快乐些,她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杀死他似乎很喜欢的鸟。

       ⑧但西尔维娅看着年轻人,眼中流露出爱慕的神情,她从未见过这样英俊漂亮的人。

       ⑨第三天,当太阳快要升起的时候,她静静地离开家匆匆地赶往森林。最后她找到一棵大松树,从那儿可以看见整个森林。她确信她可以看见白苍鹭把巢藏在哪儿。

       ⑩突然,西尔维娅又黑又灰的眼睛看见一道白光一闪而过,一只带着宽阔白翅膀和又长又细脖子的鸟飞过来停在她面前的一根树枝上。白苍鹭松开羽毛并呼唤坐在旁边另一根树枝上的配偶,然后,它们张开翅膀飞走了。西尔维娅长叹了一口气,现在,她知道这只野鸟的秘密了。

       ⑪大约一小时后,西尔维娅回来了。当她跑进厨房时,她的祖母和年轻人全站了起来。现在是她说出秘密的最佳时刻,但西尔维娅却沉默不语。年轻人友好的目光深入到她的眼里,他可以给西尔维娅和她的祖母10美元,他答应过,而她们需要钱。除此之外,西尔维娅想让他开心。

       ⑫但西尔维娅沉默不语,她想起白苍鹭在金色阳光中飞行的情景和它们一起在世界顶端观望日出的情景。她不能说出白苍鹭的秘密而出卖它们的生命。年轻人那天晚些时候失望地离开了。西尔维娅很伤心,她想成为他的朋友。他再也没回来,但许多个夜晚,当她赶着祖母的奶牛回家时,她仿佛听见了他的口哨声。

       ⑬鸟可能比它们的猎人更是好朋友吗?谁知道呢?

                                                                                                                                                                                                 (选文有改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这,就已足够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峰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彩陶碗

(新加坡)尤今

    ①莫斯塔尔有个古色古香的老桥区,区内有奈街,五光十色,风情万种。

    ②这天,明艳的阳光泼洒在身上,像金色的香槟酒。我和女儿,怀着满满的欢喜,慢慢逛,细细看。丝绸、铜雕、银器、木雕,都是精品。逛着逛着,女儿突然驻足,炯炯的目光里,有一见钟情的狂热。

    ③那家店铺,琳琅满目地摆着多彩陶碗。

    ④每一只碗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设计,像是一幅幅圆圆地卷放着的抽象画,五彩斑斓。

    ⑤我在碗里听到了音乐,我在碗里看到了故事;我和女儿,一起落入了一个充满童话色彩的神秘王国里。

    ⑥女儿痴痴地看,然后说:“我要买。”那语调,有着不容反对的坚毅,有着不容劝说的固执。

    ⑦旅居伦敦的她,喜欢烹饪,常常在周末邀约好友到家里共进晚餐。她认为使用这种充满了艺术美的大碗小碗盛放食物,食物也会溢满梦幻的味道。

    ⑧店主是个好脾气的中年女子,她把多彩陶碗一个一个小心翼翼地摆放在地上,让我们挑选。我们母女轻声细气地讨论着,生怕嗓音一大,会把那些精致的陶碗震裂。每一只碗都极富魅力地展现着自己的风格,或冷隽或柔婉,或朴拙或雅丽,或端庄或奔放;每一只沉默的碗,都在无声地叙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把这样的碗带回家,满屋喧喧嚣嚣的,都是听之不尽的故事。环肥燕瘦,各有千秋。此刻,取舍竟是如此困难。我们拿起又放下,放下再拿起,如此反反复复,几经折腾,终于选定了。

    ⑨大碗、中碗、小碗,各挑了八个。

    ⑩沉甸甸的多彩陶碗,非常坠手。我提醒女儿:“这些碗,不能托运啊,只能手提。”她露出了“赴汤蹈火也心甘”的表情,说道:“没问题,我别的东西不买,就买这个。”又问:“妈妈,您为什么不买呀?”我微笑不语。旅行经年,我早已过了看见奇珍异物就买的人生阶段了。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看过了,便算是拥有了。

    ⑪女儿将多彩陶碗一层一层地用报纸包了,千山万水一路上呵护备至地提着返回伦敦,那种如履薄冰的小心,那种溢于言表的兴奋,好似手里提着的是一个初生的巨型婴儿。

    ⑫返回伦敦不久,女儿便呼朋唤友前来用餐。事后,在电话中告诉我,多彩陶碗把一桌朋友的眸子都照得晶晶发亮,大家击节叹赏。

    ⑬女儿很起劲地侍弄着她的多彩陶碗,每逢周末,便烹煮各式各样的菜肴与碗进行搭配。她意兴勃勃地说,每只碗都有自个儿的性格,唯有煮出与它们情投意合的食物,才能衬托出它们超尘绝俗的美丽。女儿发现,多彩陶碗用以盛放白白的大米饭或者是清澈的汤水,最能凸显它的美丽;如果放的是汁液浓稠的肉类,会玷污它的色彩,会糟蹋它的图案。

    ⑭我心想:嘿,这不是本末倒置呜?原该是配角的碗碟,现在,不但喧宾夺主地成了饭桌上的焦点,而且,还主宰碗里乾坤哪!

    ⑮过了一段日子,女儿竟然绝口不提多彩陶碗了。

    ⑯问起时,她意兴阑珊地说:“在碗柜里搬出搬进,很麻烦;再说,沉甸甸的,清洗也不容易呀!”

    ⑰多彩陶碗完完全全地失宠了。

    ⑱对于处在见了“宝贝”就心喜必买阶段的旅者来说,这是必经的道路,也是必交的学费。

    ⑲在我家里,被打入冷宫而不见天日的东西,数不胜数。而这些“昔日的宝贝”,都是我千辛万苦地抱着,提着,跋山涉水地捎回来的。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夏 天

(英)爱德华·托马斯

丘陵草原远处,白天与黑夜的空气浸透了忍冬(植物名)和新干草的清香。在这里散步好还是静静躺着也好,是雨好还是日头好,是刮风好还是风和日丽的天气更好,我们还是让一个十二月的审判日来决定吧。

一天,雨下起来,无风,所有的运动都在黑黢黢的天空错综交叉地进行。天空混沌却使大地尽头显得格外美丽,比天空更显明亮。那是因为草地的绿色与丁香在生亮,因为假升麻花的黄色在添彩,因为正在成熟的玉米在随风轻轻地摇曳。

然而,到了第二天,太阳早早地热起来。潮湿的干草蒸汽缭绕,散发着香甜。一团团气向南飘去,丝丝缕缕地落进一个山谷。叶繁枝茂的紫杉暖融融如果实墙壁,粘稠的芳香从墨角兰和百里香中释放出来,又被来来往往的蝴蝶扇向四方。在这鲜花和翅膀的金黄与艳紫的热烈映衬下,湿漉漉的云彩正在拥拥挤挤地飘行,穿过蓝蓝的天空,沿着起伏的山头,呈现着融化的冰雪特有的灰白颜色。云团的巨大阴影久久地笼罩在干草上方,在更加暗淡的丘谷里,风把中午前不停滴水的灌木丛吹得沙沙作响。夜过去的另一个早晨,蔚蓝的天空铺着高悬的白净的薄云。几阵强劲的晨风吹过,高空仿佛涟漪粼粼,云波起伏。千军万马似乎一下子停止了激战,而战斗留下的所有残痕一览无余,历历在目。将士们放下了武器,和平在天空是广阔的、雪白的,唯有大地色彩斑斓——瞧瞧风铃草的湛蓝,蕨丛和活跃的荆豆间杂的玫瑰的浓紫,沙地上的欧石椟和毛地黄粉色一片,薄荷花酷似古色古香的丁香,白花锈线菊简直如同泡沫。水边有柳兰的桃红色、飞蓬的淡黄色,丘陵草原有龙胆的浅紫色和岩蔷薇的嫩黄色。在那些小而密的伊甸园里是无边无际的青枝绿叶,这里的荨麻、白芷和悬钩子创造出了那些深深的小路两边斜坡上的每一个夏天。上千只雨燕上下翻飞,仿佛在群山最高处遇上了猛烈的风,掠过那个面向大海的大军营、军营的三座坟墓和苍老的荆棘,俯冲向耸立在下面玉米地、老式院落周围的栗树林。

山上的夜晚别有一番景象。榛树枝儿把低悬的满月破成了一团碎亮点。丘陵地带高高地隆向了明亮的夜空——它们一定是在自己的宁静中向上隆起的,一边还慢慢地吸着长气。月儿吊在半天空,正好悬在丘陵地带那条长长弯线的中央。丘陵上方,一条梯形白云平展开来,云脚下闪烁着一汪宽阔的塘水。丘谷的其他地方则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唯有几盏零散的灯历历在目。近处一块草地沐浴着月光,一眼望去像是一个湖。山上每片湿汲汲的叶子晶莹明亮,使悬在上面的星星黯然失色。

风息了,但是一英里长的树林从它们的叶子上下着雨。弄出了风声,每滴参差掉下的水珠从最近的枝杈坠落,清晰可闻,一种令人神往的声音,仿佛它们在一遍遍泄露阵雨的吻。空气自身沉甸甸的,如同蜂蜜酒多加了紫杉、红松和百里香的芬芳。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