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 题型:材料分析题 题类:真题 难易度:普通

    经济体制(政策)的创新与调整

    材料一  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年份

    项目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农业总产值(%)

    100

    67

    112

    粮食(万吨)

    7.650

    4.519

    94.7

    牛(万头)

    6.060

    5.250

    102.5

    猪(万头)

    2.090

    1.750

    104.3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摘自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表格中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

    【答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个“大政策”所蕴含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大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实践?

    【答案】
    (3)两则材料中的信息对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何启示?

    【答案】
    【考点】
    【解析】
      

    收藏 纠错

    组卷次数:36次 +选题

  • 举一反三
    返回首页

    试题篮

    共计:(0)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