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2016届福建省仙游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模拟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

                                                                                                            张颐武

        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鲜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会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放专业领域。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今天的80后90后面对的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的社会环境,而独生子女的适应和抗压能力又相对较弱。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的,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价值观。通过艰苦的奋斗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遽然实现的舞台,而是一个走向梦想实现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幸福感来自奋斗和梦想的力量,而这一切又在公平和公开的程序中进行,这是具有魅力的。

         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迸发。青年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更经得住追问,节目才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好声音”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者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 B、“中国好声音”中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求。 C、“中国好声音”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在节目中指点新人,从而赢得了公众。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反响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真实和诚信的关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的一项是(   )

A、“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标志着我国选秀文化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起追问。 C、观众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等情况致使我国的选秀文化从2005年后一直处于瓶颈中。 D、选秀节目近年来走入困局的根本原因在于观众对选秀形式的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通过选秀成为公众熟知的超级明星在如今的选秀节目中已经很难再出现了,因为大多数参加选秀的歌手形象风格特别接近。 B、“中国好声音”节目从音乐专业方面入手,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好声音”中寻求选秀的一种新的可能性。 C、“中国好声音”是职场节目,目的是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音乐,让音乐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D、“中国好声音”引起的质疑和思考凸显社会对选秀节目的要求,观众们希望看到的是真实的人生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不言之美,不是以沉默的方式去体物,不言不是不说话,而是放弃“人之言”,达到“天之言”的境界。“天之言”乃是不以人的知识去言说,而以生命的本相去呈现。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句话是传统美学不言之美的一个代表性观点。这句话有三个理论层次:其一,不言之美作为一种“大美”,不与“小美”相对,它是根本的美,是美的本体;其二,天地以“不言’为美的根本特点,美的创造就是归复自然之道,故以“不言”之美为美的最高准则;其三,天地之美并非与人的世界无关,在中国哲学中,天地不是纯然外在的物质世界,它是人的生命所映照的世界。

   《庄子》一书共使用“美”52次,其中多处含有哲学意义。它将美分成两种类型:一是一般的美,这是相对的美;一是道之美,这是绝对的美。前者称其为小美,后者称为大美,或者至美。前者属于人的理性的视界,是人的语言可以表达的。而后者不涉人的理性,是人类语言所不可分别的浑然之美,是不言之美。前者是人为之美,后者为造化之美。在庄子看来,美是一个自然呈现的世界,美是不可说的,可说则非美。有言的世界是语言可以描述的世界,语言的有限性决定它无法真实反映这个世界。所以庄子认为有言之美一定是有限的、相对的、不完全的、片面的。而不言之美中,没有外在的审美,有外在的审美,就是认识,是观照者对对象的认识,不言之美排除这样的对象存在的可能性。这样的美只能通过体验妙悟而获得。在庄子看来,一般美是是知识的判分,是有分别的美;而大美则是超越知识、是无分别的美。一般美不脱主观性,而主观世界下的美则不是真美。一般美受制于主体知识的局限,那位因大雨高兴而跳跃的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样的美的结论带有虚幻不实性。一般美是一种局部的、片面的美,而不能达到“共美”。一般美都有标准,而无言之大美是没有具体标准的。

   从根本上说,庄子以为不言之美为绝对之美,为美的本体。以知识去解说天下,到底是“小识”;而无知无识,心中混茫,葆纯全之志,这就是大识。大识就有大得,大得有大美。大美便只在不言中。显然,庄子承认有一个绝对的美的本体,而美的创造应该循此为道。一切自然显现的都是美,而这美都根源于“不言”的美的本体。

   (选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传统中国重视人的主观能动因素,强调官员对民众的约束与塑造作用,因此,政治的着眼点在“治吏”上,要求官员清正廉明就成了传统政治的核心诉求之一。而西方更着重于法典与制度的完备与执行,更为相信“法”的约束与规范作用。这就使得传统中国与西方在“官吏”的定位方面出现非常大的区别。西方的官吏是技术型官僚,以对法制的熟稔和贯彻为考核依据,局限在公权力领域,官员的私人领域并不影响其公权力领域的职位与权威。而传统中国既要求官员具备技术型官僚的职能,又要求官员充当万民的表率,即所谓“青天大爷”,被西方放置在个人层面的“道德”在传统中国却恰恰是约束的重点。传统中国的政治理念是“政者,正也”,只有人“正”才能产生清明的政治,所以重视德性培养和德行考察。如上所述,传统中国对官员的监督,除外在的法律监督外,还从道德角度进行监督,形成对官员进行风宪纠弹的言官系统。言官系统的制度化及其效用的发挥,以明代最为典型。明太祖朱元璋痛恨官吏的贪污腐败,建立了对官员进行监督的常制,监察御史和给事中合称“科道官”,共一百六七十人,这些人通常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品秩不高,但代表皇帝,可以小制大,以内制外,尤其巡按御史,小事立断,大事奏裁,很有权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明朝没有宰相之制,都御史直接向皇帝负责,六部、地方政府和监察御史、给事中不相统属,避免了由于隶属关系而对言官产生行政干涉,保障了言官职能的有效发挥。

    言官要起到肃清吏治的作用,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非常慎重的事情了。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内存忠厚之心,外振正直之气,政治上一定要忠君爱国。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不仅如此,明代还要求言官有实际的仕途经历,不是仅凭借书本上的抽象理念来行事,而是能真正切入实务,不务空言。由于言官的道德劝谏职能,就必然对言官任职资格提出了专业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首先是任职回避。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父兄现任在京三品大臣,其子弟为科道言事官者,俱改任别衙门,照例循资外补。”其次对言官出身有资格限制。明代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者为言官,如果曾犯“奸贪罪名”,也失去获选资格。在选任程序上,言官比起其他普通官员要严格复杂很多,先要进行察访,调查舆论民情,然后,“或策以时务,或试以章疏,议论正人”,最后拟出名单,供皇帝批准。考核程序也远较普通官员复杂。

    对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选任与考核均如此严格,使得明代的吏治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走向常规,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体而言,因为能出现像海瑞这样抬棺死谏的言官,有这样一个群体的存在,明代吏治的清明程度比其他王朝要好。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对言官自身要求严格之外,对言官也要进行有效保护,不因言获罪是重要的原则。明代在制度上继承了宋代不杀读书人的传统,言官在社会上有很高声誉和公信力,尽管明代有言官因言得祸的时候,比如王阳明就是因为上疏申救言官而遭贬谪,但总体上,言官有人身安全的保障。由于明王朝非常强调从道德情操角度来培养士风,言官尽职尽责,哪怕是对皇帝也不放过,万历时期言官雒于仁曾批评万历皇帝“皇上之恙,病在酒色财气也”。言官对阁臣的监督也非常有效,严嵩当政时期,有十余位言官前赴后继地弹劾严嵩,即便遭到严嵩假借皇权进行延杖、除名、贬谪、下狱等打击报复也在所不辞,终于使严嵩父子伏法。言官对地方政治的监督也颇为有效,当明王朝的朝政荒怠时,地方运转基本正常,言官可谓功不可没。

《明代言官监督与朝政兴衰》,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青花正蓝

刘英敏

    ①若说中国红是从太阳上采撷的,那么,青花蓝就是在泥土中绽放的。若说中国红是中国的“动”色,则青花蓝是中国的“静”色。一动一静,中国有味。她兼具儒家的温度、道家的洒脱和墨家的勤朴。她是素与雅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国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颜色。中国的士,“居庙堂之高”时,往往喜欢黄金黄;“处江湖之远”时,往往喜欢水墨黑;但他们内心深处喜爱青花蓝。

    ②农业中国,以“土”为其“五方”之中心。青花瓷,脱胎于土,成型于火,获生命于青花蓝。因此说,青花蓝是泥土中绽放出来的。瓷,或者说青花瓷,是另一个中国。瓷的本性是刚的(虽然她不像刀,不具侵略性)——一旦“玉碎”,却化为片片刀锋,虽千百载也不腐。而铁枪、钢刀,几十年风雨就腐烂了。

    ③周杰伦的歌《青花瓷》留恋、咏叹青花瓷。“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七绝·青花》)。“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岁月浮华,一梦千年。   可参造化天地妙,无极由来太极添。太极添,业火凝炼,玲珑惊艳。”(《忆秦娥·青花瓷》)两位无名者的青花瓷诗词,甚合吾意。

    ④农业中国男耕女织,织的就是蓝印花布。她也是从花儿——棉花中走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战国时国人已从蓼蓝草中提取“靛青”染色。解放后不写小说写服装史的沈从文考证:“……后来逐渐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以布抹灰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蓝印花布为世所重在宋,盛行于明、清。青花瓷予国人以刚、以饱,蓝印花布予国人以柔、以温。千百年来,蓝印花布做衣裳、被套、蚊帐、婴儿的襁褓、行者的包袱……她比粗陋的麻布细暖,她无绸缎、毛皮的高贵,但她予千千万万布衣以尊严,还有欢和爱。如今,蓝印花布在云贵一带的少数民族才较常见,并且是珍稀旅游纪念品了。

    ⑤蓝底白花,以斑点的粗细、疏朗组合而成,如星空闪烁,一种悠远、宁静的气息袅袅而来。她兼有少妇的端庄和少女的俏皮。她天性属于山清水秀的江南:温婉白美的女子,“缓缓地”穿上这种蓝得清纯,白得朴实的布衣,秀气不落凡俗,典雅不失明快,款款地走来……那才是个美不胜收的南中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一个如茵绿草与蓝印花布作大背景的红火江南。

    ⑥蓝印花布,还有团扇、青瓷、宣纸、毛笔、线装书、油灯、油纸伞、秦砖汉瓦、儒家礼仪等绘就的岁月,一步三回首,远去了……

    ⑦青花蓝,民间中国的容颜,是中华的“基准色”与活力源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赋税。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到明代中期,同时又出现另一种揽纳。与封建政权相 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谋取厚利。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赋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 收实物为主。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从征收到入库各个 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街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运作形态而言。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各种包揽,危害极大。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 担。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贯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骨血。”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 解纳者被累不堪。隆庆六年,神宗在诏书中指出:“各处解纳钱粮到京,内外管收人员掯索使用,多于原额,以致上纳挂欠。及在京势豪,在外积棍,包揽诓骗久之。贻害小民,苦累正户。”

    自宋代以来,揽纳一直被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明朝也有众多比较严厉的处罚条例,但终明之世,揽纳一直风行不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一大原因。勋戚、宦官等权势人物染指揽纳,即使事发,也往往曲法宽贷。如天顺年间,宁阳侯陈懋纵子侄揽纳事发,英宗念其“积有劳且老疾,姑宥之”。另外,制度性弊端是又一大原因。从解运过程看,远距离运输实物,不但耗费巨大,而且面临诸多风险。如解运白粮到京,途中交纳船税,支付牵挽、转搬 费用,或被人偷盗,或日久蚕食,或因雨湿烂等,到京时大概十去三四了。即便解纳到京,到各衙门办理手续,乡野百姓人地生疏,经常受恐吓勒索;钱粮物料入仓,又往往“小脚库秤索求不已”,诸多留难,使上纳难以顺利完成。

——(摘编自高寿仙《明代揽纳考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毫无疑问,中国古典文论是“应该传承的文化遗产”,但它不应只是一项遗产,它应可以成为我们今天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时代发展,生活巨变,但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孔子、老子的思想就无益于今人?文化史家雅克·巴森说:“在专家主义的氛围下,我们把文化整个委托给了专家,就算有人出于好意而想要分享文化,文化却再也不属于他们了。艺术与美学的价值,在于它们变成了专业,变成了光环。”古典文论需要的不是被束之高阁,而是激活与转化,使之直抵现代人的生活与精神。

    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并非与文言文不相干。甚至可以说,文言文学的复苏,正是时下一种重要的文学现象。文言文学的复苏有三种类型,一是文言写作的全面传承,如旧体诗词的写作在当今的回归。二是文言文学素材的再生,如文言小说中的题材、人物、故事的再创作。一方面,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苏与现代技术的发展,当前国产魔幻题材影视剧迎来了时代的机遇。像《山海经》《搜神记》等神话志怪类文艺作品,因其自身潜质,为魔幻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着丰饶的资源。另一方面,历史题材成了年轻人网络小说创作的主流,如2009年“起点”中文网,就有原创历史类小说11320部。因而,文言文的审美经验,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三是文言书写的美感机制,即文言文学在素材与语文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属于精神与美学的复苏。不久前,一位作家以唐代诗人韦应物一首小诗中的“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两句,发起了一场“续写运动”,不到一周,阅读量达2507万人次,转发10余万,评论超3万。这一现象,完全可以用古代诗学的基本理论“兴”来论述。以他人成句起兴作诗,是“兴”观念下的一个诗学传统:其中有“成诵易记”“现成思路”“经典生发”等创作机制在起作用。因而,只要文言不死,文言审美经验及其理论,必不会死。

    至于白话文创作与文言美学理论之关系的研究,早有成果累累。先期有鲁迅所论“魏晋风度”“摩罗诗力”、朱光潜所谈的“情趣与意象的统一”、夏志清所论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感时忧国”传统等等,继而有海外学者陈世骧、高友工等持续讨论的“抒情传统”,及章培恒教授主持的“古今贯通与中国文学”课题,至今仍有学者坚守。

    研究古典文论与今天精神生活、艺术实践的关系,恰可以借鉴哈伯马斯的交往对话理论,从以“我”为主位的关系,回到古人的生活脉络与文化情境,作同情的了解与智慧的对话,像钱宾四先生那样,将孔子、庄子、朱熹与陶渊明作为很可以尊敬的客人、朋友,邀请到房间里来与他们亲近地晤谈。至于说到如何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更好地融合现代与古典,使古典文论直抵人心,则要切近地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客观了解中国文化,其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摘编自《“很美”的古典文论,如何有益现代人灵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经典由于年代久远,而与审美主体之间产生了种种隔阂,只有消除这些隔阂,才能把握文学经典的价值。这就需要沟通当代读者与文学经典之间的交流渠道,对作品的不同版本进行整理、校勘、注释,对作家的生平、思想、性格乃至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进行考察研究。

    考证法是文学经典研究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方法。一方面要求这种方法必须依据真实、充足的证据,同时也要注重推理的周延;二是应当承认科学思维也具有主观性,同样的材料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三是,对于文学经典研究的整体规划来说,考证工作的完成并不是研究的终结,而是进一步阐释文学经典的价值和意义的起点。所谓“曹学”应理解为研究作者曹雪芹的学问,关于作者研究,不仅需要,而且对于理解作品至关重要。袁世硕先生指出:“研究作家对阐释其作品是有意义的,了解作家的生存状况和思想状况,有助于察知其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的创作特点。因此研究作家应当有助于诠释作品……但丢开此目的,无限度研讨与其文学创作无关系的远祖、里籍、形貌、琐事,就无意义了。”袁先生在正面肯定研究作家的意义的同时,也指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误,以期把包括作者研究在内的文学经典研究的目的锁定在对作品价值和意义的探究之上。

    《红楼梦》的版本研究也至关重要,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对作品的意义的不同理解,甚至某个字词的细微差别,我们都应该认真辨析考证。应力发表的《蘅芜苑对联探究:“才犹艳”还是“诗犹艳”》一文,对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在“蘅芜苑对联”的校订上,采纳了己卯本等版本的内容,即“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也香”提出了异议。他认为戚序本等版本的内容更符合文理和语法,且更能够表现宝玉的才情。一字之差,高下立见。当然也有某些所谓“版本考证”背离了研究的最终目的,甚或罔顾事实,意气用事。

    《红楼梦》审美价值的发现还要求我们研究作者的创作心理。己卯本《石头记》第十九回有一段夹批:“按此书中写一宝玉,其宝玉之为人,是我辈于书中见而知有此人,实未目曾亲睹者。……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今古所有之小说奇传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不仅宝玉如此,黛玉、宝钗、凤姐、湘云,等等,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些人物形象既有写实的因素,又有意象化的因素,是作者心灵的反映。如果完全用现实的眼光和准则去品评这些人物的言行,就丢掉了文学的审美意趣。所以,对作家创作心理的研究至关重要,而进行这一研究,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文艺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同样,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对《红楼梦》人物形象进行探讨,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的关系,使人物形象获得巨大的内在张力,使小说题旨得到远古意象的回应。心理学与文学的交融极大地拓宽了人物形象的精神空间和心理内涵,因此运用精神分析法对小说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发掘,也应该成为一种新的理论研究方法。

    另外,还应该从作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中去探寻作者的创作个性。例如,《红楼梦》与满族文化以及八旗文化的关系。还可以运用叙事学的理论方法,探讨《红楼梦》的叙事者、叙事角度、叙事时间、叙事逻辑、叙事结构等。

    总之,我们的研究对象《红楼梦》虽然是最富有民族特性的文学经典,但我们使用的方法除了传统的方法之外,还应当尽可能多地借鉴使用古今中外的各种研究方法,《红楼梦》的多重价值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彰显。只要研究者目的明确,即使在最微不足道的方面有所发现,也可以认为是在《红楼梦》研究的大厦上添加了一沙一石。

(摘编自王平《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研究目的与方法——对“红学”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