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单元综合检测(二)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选文中为什么写“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3)、如果在文中肖像描写后加一个比喻句,下面两句你觉得哪一句更恰当?试从表达作用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A.哆嗦得像秋风中的一片树叶。

B.犹如土地庙里一尊破旧的泥塑。

(4)、孔乙己到了如此地步,掌柜仍然对他提那十九个钱,这说明了什么?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

                                                                                              苔痕上阶绿
                                                                                                 郑耀虎
      ⑴苔藓,在南方随处可见。
      ⑵在街上行走,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苔藓,就像地毯一样。如果你踩一下,你会感觉软绵绵的,有一厘米厚。如果挖一块下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是由很多相同的单位肩并肩、根连根地排列在一起组成。再仔细观察这个小的单位,像一株“小苗”。“小苗”分两个部分:底部呈黑褐色,粘着泥土,像普通植物的根,上面的部分呈绿色,像普通植物的叶子。在这里之所以用“像”这个词来描述,是因为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根”和“叶子”。虽然这两部分的功能和高等植物的根和叶类似,但是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还没有分化出维管组织,甚至只是一单层细胞,应该把像根的部分称为假根(或类根),把像叶子一样的部分成为茎叶体(茎和叶还没有分化成独立的器官)或叶状体,正如动物学家把蝗虫的“嘴”称为口器,把羚羊的“脚”称为蹄一样。
      ⑶有时候,你观察到的苔藓不是上面所说的那样。你可能会发现“地毯”比较薄,并且上面会丛生着一些“豆芽”。这些“豆芽”的梗是红色的,插在叶状体上,“豆芽”的头是红褐色,有时上面分布着黑褐色的粉末,你可能会猜到这些“豆芽”就是苔藓的生殖器官。的确,这些“豆芽”头上的粉末就是苔藓的孢子,孢子落在地上,会生出新的苔藓,这就是典型的孢子生殖。这个“豆芽”就是苔藓的孢子体。如果长时间连续观察,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块湿润的土地慢慢变绿,慢慢长出一层肥厚的“地毯”,这层地毯全部由叶状体组成;过一段时间后“地毯”变薄,在地毯上长出孢子体;再过一段时间,孢子体渐渐枯萎,“地毯”的面积增大,又继续变得肥厚,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苔藓的世代交替现象。
      ⑷苔藓喜欢湿润的环境,一方面是因为它继承了藻类植物的“传统”,其受精作用还离不开充足的水分;另一方面,从形态上来讲,它还只有“假根”,假根没有维管组织,吸水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必须把整个身体都“沉浸”在水分中才能维持生命。虽然没有进化出发达的吸水器官,但是苔藓整体的吸水能力是惊人的,其吸水量可以达到干重时的15—20倍,而且有苔藓覆盖的区域水分蒸发量只有净水表面的1/5。因此,苔藓既是水孕育的,又是水的忠诚卫士。在森林草原、沼泽滩涂、河边湖畔、路旁街边、墙角砖缝,只要是稍有湿气的地方都有它们的生长,同时它们也守卫着这一片湿润。
                                                                                                                                ——《教师博览》(有删节)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产业化尚远,但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已飞天

                                                                                         “3D打印”引来资本市场热捧

       ①新华社上海5月10日专电(记者何欣荣  叶锋)近日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3D打印成为高人气展区。3D打印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什么变化?又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想像空间?

       ②3D打印,是一种以三维模型为基础,以粉末为原料,通过逐层堆积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与传统制造相比,它不需要冗长的模具开发过程,也省去了繁琐的切削加工,亦不占大面积的场地,在家就能够轻松完成。

③公众对3D打印最直观的印象,可能来自于今年的贺岁片《十二生肖》.3D打印虽然神奇,但这项技术其实并不新。在我国,3D打印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它与创新紧密相关。中国工业院院士卢秉恒说,3D打印的一大特点是“所想即所得”,只要能在电脑里设计出三维模型,3D打印机就能帮你生产。“这可以大大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帮助中国企业从制造走向创造。”

       ④在我国,3D打印已入选国家863计划。有专家预测,未来3年内我国3 D打印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元级别。

       ⑤这样的发展前景,引来资本市场的热捧。今年以来,A股的3D打印版块累计涨幅超过20%,而上证指数同期微跌。一些概念股如中航重机、海源机械,今年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90%和65% , 堪称弱势中的风景线。

       ⑥但卢秉恒指出,当前我国的3D打印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瓶颈:打印成本偏高,每克成本10﹣100元;可用于新产品开发,但大规模生产还不现实;打印效率偏低,每小时打印100﹣300克;打印产品的精度不能令人满意,强度也有待论证。

       ⑦此外,针对美国已经制造出世界首支3 D打印手枪的消息,资深科技观察员李易指出,如何规避一项技术的负面效应,是今后的重要话题。

       ⑧基于种种约束,安信证券在一份报告中指出,3 D打印可能在5年后才有望广泛应用,目前一些布局3D打印的公司,短期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益。

       ⑨“3D打印不会取代传统制造业。要以科学的态度、适当的期望值,来促进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卢秉恒说。

(选自2013年5月11日《新华社每日电讯》)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到过年过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内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惊带玩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制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惟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舌尖上的武汉

    ①每个人都有一个舌尖上的故乡,每一个武汉人都有一个舌尖上的武汉。没有哪个武汉伢没吃过妈妈亲手煨的莲藕排骨汤,亲手炒的菜薹。无论哪一个武汉人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最恋恋不舍的,是这些挥之不去的味道。

    ②小吃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城市的童谣,而大多数武汉人的一天,是从一碗热干面开始的。我以为,每一个手法麻利的卖热干面或汤粉的师傅,都有着武林中人般的身手。他们每每起手如风,将面丢到竹篓里,在空中划过一个优美的弧形,便浸入开水之中,滚烫过后,师傅的手如蜻蜓点水般,迅速将各色作料挑入碗內,再以撒暗器手法撒入葱花和辣萝卜,行云流水间,一道美味的热干面便大功告成了。武汉人并不知道热干面被列为中国“五大名面”,只知道热干面是武汉人居家过日子之必备良器。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拌上芝麻酱的浓香、小葱的清香,再加一碗蛋酒,那就是武汉人的挚爱。每日早晨,一碗热干面下肚,就能安安妥妥武汉人的灵魂,武汉人才能开始踏实放心的一天。

    ③武汉九省通衢,在吃上面,也呈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之势,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食物都被爱吃会吃的武汉人照单全收。但身处鱼米之乡,水稻丰美,关于主食,武汉人对米有着天然的亲近。除了日常的米饭,豆丝和米粑都是米的魂魄,幻化了来勾人的味蕾。

    ④虽说米也有米粉这样的亲戚,但不如豆丝这样特立独行。豆丝由米和黄豆磨浆、摊皮、切丝,形如薄纸,色如碧青。闻上去既有米的香甜,又有豆的醇厚,吃起来颇有劲道。豆丝更是百变星君,配以肉丝、青菜、腊肉,做成汤豆丝、干豆丝、炒豆丝等,便有了不同的风味。

    ⑤至于米粑,现在要在大酒店的餐桌上才能找到,在80年代是路边随处可见的吃食.冒着白气的大炉子,下面旺旺地烧着木屑,纯白的米浆舀入烧烫的平底锅中匀开,盖上锅盖后,水汽嗞嗞作响,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就等着锅盖揭开的一刻:金黄酥脆的表皮,雪白柔软的内肉,略带发酵的清香,微酸略甜的口感,让人满口生津。米粑那时六分钱一对,就是上学路上的一顿可口早餐,或放学路上的晚饭前的点心,更是载满了太多武汉人童年的回忆。

    ⑥当然还有那丰厚又富有灵魂的武汉菜蔬,也能让人体味到故乡故土,天玄地黄。张爱玲看到小饭铺门口煮南瓜,最喜那热腾腾的瓜气与“照眼明”的红色。但若论暖老温贫,哪及得上武汉的莲藕排骨汤?冬日武汉居民区的街头巷尾,常随处可见烧得正旺的煤炉子,砂锅铫子里煨得咕咕作响的藕汤,流淌着朴素的诗意和家居的温暖,而光那扑鼻四溢的香气,就足够令人销魂。

    ⑦不必烹制那些飞禽走兽、山珍海味,这些菜,简单,家常,却让武汉人牵肠挂肚,因为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故乡的味道.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