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实验探究题 题类:模拟题 难易度:普通
广东省2020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线上初三返校前适应性模拟测试)
实验次数 |
钩码重量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 |
1.8 |
0.3 |
74% |
2 |
8 |
0.1 |
3.3 |
0.3 |
81% |
3 |
12 |
0.1 |
4.5 |
0.3 |
项目 |
更换或改变实验器材的组装及操作 |
装置简图 |
探究的问题 |
示例 |
将滑轮组绕线改为动滑轮由2段绳子悬挂 |
| 探究滑轮机械效率与绳绕线方式的关系 |
拓展探究 |
|
|
|
实验次数 | 动滑轮重G动/N | 物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动力F/N | 动力作用点移动距离s/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
1 | 0.5 | 1 | 0.1 | 0.7 | 0.3 | 47.6 |
2 | 0.5 | 1 | 0.2 | 0.7 | 0.6 | 47.6 |
3 | 0.5 | 2 | 0.1 | 1.1 | 0.3 | ① |
4 | 0.5 | 4 | 0.1 | 2.0 | 0.3 | 66.7 |
5 | 1 | 4 | 0.1 | ② | 0.5 | 50 |
实验序号 | 动滑轮自重G0/N | 被提升钩码重力G/N | 钩码上升的高度h/cm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
① | 0.2 | 6 | 5 | 3.2 | 10 | 93.8% |
② | 0.5 | 6 | 5 | 3.4 | 10 | 88.2% |
③ | 1.5 | 6 | 5 | 4.0 | 10 | ﹣ |
实验次数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m | 绳端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4 | 0.1 | 2.7 | 0.2 | 74% |
2 | 4 | 0.1 | 1.8 | 0.3 | 74% |
3 | 8 | 0.1 | 3.1 | 0.3 | 86% |
(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blank#}1{#/blank#}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弹簧测力计还需要{#blank#}2{#/blank#};
(2)用实验装置1提升物体时,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拉力不等于钩码重的一半,而是大于钩码重的一半,其主要原因是{#blank#}3{#/blank#};
(3)通过比较{#blank#}4{#/blank#}(填实验次数的序号)两次实验次数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4)通过比较2、3两次实验次数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blank#}5{#/blank#}(填“大”或“小”);
(5)下列措施中无法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blank#}6{#/blank#}(填字母)。
A. 减轻动滑轮重B. 增加所提物体重 C. 增加重物上升高度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