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线上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伏羲发明网罟的传说,最迟在战国时已经有了。《周易·系辞下》记载,伏羲“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后代文献均无异议。有的古书没有直接说,实际上也肯定了伏羲发明网罟。《帝王世纪》书里说,伏羲氏“取牺牲以供庖厨”。《三皇本纪》书里说,伏羲氏“养牺牲以庖厨”。两书没有直接说伏羲发明网罟,但可以合理地推测,两书是承认伏羲发明网罟的。因为两处所说的牺牲一定是使用了网罟猎取来的,用石块、木棍围猎来的野兽不死也伤,不能够作为牺牲驯养。《尸子》书里说,伏羲“教人以猎”,实际也承认了伏羲发明网罟。与炎帝“教耕”一样,伏羲“教人以猎”,与发明新的生产工具相关联。炎帝“教耕”与发明耒耜相关联,是教人们学习使用耒耜耕作。伏羲“教人以猎”与发明网罟相关联,是教人们学习使用网罟捕鱼打猎。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强调,“生存技术”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发明网罟是早期人类社会“生存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渔猎收获,是原先使用石块、树枝无法相比的。

    伏羲始画八卦,最迟也是战国时已有的说法。《周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这一节文字的含义可作如下表述:古时伏羲氏治理天下,对大小远近的一切事物无不穷究。大的方面,他仰头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形象,俯首观察地面山川河流的状况。小的方面,他仔细观察鸟类的羽毛和兽类的皮毛的纹理,以及不同地区的水土分别适宜生长什么动物植物。他穷究远近一切事物。近自人类身体的耳、目、鼻、口等等,远到天地之间的雷、风、山、泽等等,都加以研究,取得了广博的知识。于是他开始画八卦,用八卦将各种知识贯通,以通晓宇宙万物的性质。又用八卦对事物进行归类和比较,进一步获知万物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吧,《离卦》的“离”字是附丽、附着的意思。《离卦》所体现的、要人们重视的就是事物间的附丽、附着关系。懂得了鱼虾附着在水中,鸟兽附着在山林,下水打鱼上山打猎,才能够得到鱼虾和鸟兽。伏羲作八卦就是发明了一种认识工具,用以认识宇宙的由来和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从运用八卦认识事物的时候起,人类开始有了文化,开始从蒙昧走向文明。

    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时间比至今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还要长久,这个过程在中国史前经历了大约一万年。三皇代表着这个漫长过程中对于开创中华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物,而三皇中的伏羲时代最早。伏羲文化反映的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伏羲是第一位中华人文始祖,值得我们永远崇敬。

(节选自刘宝才《伏羲文化小议》,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伏羲发明网罟的传说,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或直接,或间接,都以不同的表述承认了伏羲发明网罟。 B、《帝王世纪》和《三皇本纪》都对伏羲发明网罟和炎帝发明耒耜进行记述,由此可知,他们都是教人们学习使用新的生产工具,表现了生存技术的重要性。 C、《周易·系辞下》中对伏羲发明网罟的记载是比较权威的,后代文献对此均无异议,而且都有自己的记载。 D、较之使用石块、树枝,发明网罟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大大增加渔猎收获,是早期人类社会“生存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使用网罟猎取来的野兽不会受到伤害,可以作为牺牲驯养;而使用石块、木棍围猎来的野兽不死也伤,不能作为牺牲驯养。 B、《周易·系辞下》对伏羲始画八卦的说法,表现出伏羲在治理天下时,对大小远近的一切事物无不穷究的精神。 C、《离卦》的“离”字是附丽、附着的意思,说明当时人们从鱼虾、鸟兽附着的现象中,有了认识宇宙的由来和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能力。 D、人类社会从蒙昧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段时间比至今整个人类文明社会的历史还要长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对早期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生存技术”进行了分析,伏羲发明网罟便能体现这一点。 B、八卦是伏羲发明的一种认识工具,有了这种工具,人们便开始学会认识事物,开始有了文化,进而从蒙昧走向文明。 C、伏羲从大、小、远、近等方面对宇宙万物进行了归类与比较,并用八卦将各种知识贯通,对万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解读。 D、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三皇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三皇中最早的伏羲是第一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文化反映的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科学奖要经得住时间考验

沈致远

    ①据不完全统计,国际性科学奖共有十几种,有的奖金额超过诺贝尔奖。为何诺贝尔奖一枝独秀?

    ②科学奖的作用在于推动科学发展,设置科学奖应符合几项原则。首先是国际性,更重要的是科学性,自然科学是实证性的,判断真伪之唯一标准是实验。自创立迄今,诺贝尔科学奖一直坚守以实验为准的基本原则,这就是它百年来一枝独秀“秘密”之所在。

    ③在科学性上,其余诸奖良莠不齐。以奖金超过诺贝尔奖的基本物理学奖为例,其获奖人中有七位不符科学性。一位是霍金,他的“黑洞霍金辐射”只是一种假说,并未被实验证实。此外共有六位弦论者获奖,其中威腾是弦论者公认的领袖。多年来,弦论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但至今既无实验证明,也提不出像样的预言可供检验。弦论对物理学的发展乏善可陈,居然有六人获得基本物理学奖。

    ④借科学之名以“提倡宗教进步”的邓普顿奖,奖金也超过诺贝尔奖。获奖者除基督教神职人员外,也有科学家。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的戴森获得2000年邓普顿奖,他是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著名物理学家,折节俯就令人惋惜。

    ⑤创立于1991年,以“博君一笑,发人深思”为宗旨的搞笑诺贝尔奖只颁奖状不发奖金。别以为只是开玩笑,其2000年获奖者之一基姆获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见“发人深思”并非虚言,寓思于乐,别具一格。

    ⑥科学奖提升科学家及其科学成就的知名度,使公众认识到科学之重要性。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由吴健雄等以实验证实,这是突破性的重大科学成就。公众不知弱相互作用为何物,遑论宇称不守恒。1957年李、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家喻户晓,激励许多青年献身物理学研究。由此可见奖金之作用。尽管如此,奖金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年前,我收到某部门召开座谈会的内部通知说:为发展我国科学以早日获得诺贝尔奖出谋献策。我当即写信给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科学家,坦言:怎么能将诺贝尔奖作为发展我国科学之目的?幸而是内部通知,否则公开后将贻笑大方。他同意我的意见,经他建议改变了会议宗旨。

    ⑦科学家对是否获奖应以平常心待之。美国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界克里克发现基因之载体去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这是继达尔文之后生物学划时代的重大成就。两人首先想到的不是诺贝尔奖,而是:“我们发现了生命之奥秘。”对广义相对论和核力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美国物理学家韦勒,获悉别人剽窃他首先提出的核力异常现象发表论文而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笑置之说:“我下一次要小心点。”真正的科学家神游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生命之妙、意识之谜,怡然自得乐在其中,奖金于我何有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新诗的宿命。语言方面与文言相对的白话,形式方面与格律平仄相对的不拘音韵、长短不一的自由体,对旧有的诗歌规范来讲,无疑都是颠覆性的,是对于诗歌基本范型的重构,是对诗歌本身的重新定义和对诗歌边界的拓展,这是极富想象力,同时也是极具挑战性的。诗歌的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方面的,而更重要的是精神、观念方面的。近代以来,中国所发生的危机其原因是多重、复杂的,但其中非常根本的一点是文化层面。新诗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文化的问题。

    新诗的“新”自然首先体现在其物质材料、其外在形式上,白话诗、自由诗相对于此前的文言诗、格律诗而言的确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诗歌的“生产力”。胡适在写于1919年的《谈新诗》中,首先强调的是“语言文字文体等方面的大解放”的意义,并指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新文学的文体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形式上的束缚,使精神不能自由发展,使良好的内容不能充分表现。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就新诗的语言构成来讲,现代汉语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具时代性,其变化更多,句式结构也更为复杂,更长于表达复杂精细的情感、思想,就此而言,的确是别开生面,冲破了古典诗歌语言较为单一、封闭、僵化的状况,在最为基础的语言层面为新诗之呈现新的面貌打下了基础。经过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汉语作为诗歌语言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其能力、资质已经得到公认,呈现了与古代汉语大为不同的诗意空间。新诗是与时代同行,不断“与时俱进”的,新的思想观念、美学取向、艺术技法等层出不穷;与传统诗歌相比,在诸多方面均实现了置换与更替,称之为“新诗”名副其实。

    20世纪以来,新文化、新文学、新诗、新中国……短短百年竞有如此多的“新”,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奇观。这一方面说明“新”有其现实基础、外在需求和内在的激情、冲动;另一方面,说明这里的“新”其发育是不充分的,其发展有挫折、有中止,因而才需要另起炉灶、重新出发。“新”的并不就是“好”的,关于“新诗”之“新”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诸多有识之士的反思。

(摘编自王士强《新的,现代的,自由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动机”,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国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人心”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S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抢堤”咧,“严防决堤”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自求多福”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

(选自《鲁迅全集·华盖集》,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比起传统文艺的备受重视,网络文艺的迅猛发展显得更为引人瞩目。时至今日,网络文艺已经在我们生活中无孔不入,各类网络文艺样式以其新颖的方式和新颖的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只需你点点鼠标,精彩纷呈的网络世界就触手可及。

    当前网络文化蓬勃发展,但其中存在的泛娱乐化倾向却不容忽视。因此以传统文艺来作为价值导向,可以为网络文艺开辟更广阔的价值空间。由于现在网络文艺的发展还是以商业盈利性为主导,为了吸引眼球,博取点击量,大量低俗无聊的内容充斥了网络空间。其实现在网络文艺并不是与传统文化完全隔离,以网络小说中的仙侠小说为例,这类小说往往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神仙道化传说,其核心还是中国传统的修仙故事、侠义精神,但是除了极少数优秀的作品之外,我们所看到的,就是网络文艺对接传统文化,略显苍白而无力,大部分是对中国元素的堆砌拼贴,缺乏凝练和创新,而失去了中国文化中最精髓的人文内涵,失去了对真善美价值取向的追求,只是一味谋求感官上的愉悦。在这样的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精髓遭到背离与破坏。网络文艺创作虽然形式新颖,但是究其根本内核,现代化外壳下包裹的还是民族文化的精髓,这是不可否认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因此在网络文艺创作中,传统文化就是“根”和“魂”。运用广博的民族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是建设网络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最坚实的源泉,是发展网络文艺宝贵的材料资源宝库。网络文艺正不断在向传统文艺抛出橄榄枝,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网络文艺正欣欣向荣地开枝散叶。玄幻、仙侠、历史题材为代表的时下最火热主题的网络小说,其灵感来源都是中国远古神话。2017年爱奇艺平台的网络剧《河神》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究其原因,就在于这部网络剧取材于中国社会民俗以及民间文化,用了精美的视听语言去展现民国天津卫的风土人情,触动了观众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欲。

    网络文艺迅速发展壮大,与粉丝队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而这样的粉丝队伍也可以被传统文艺所拥有。促进网络文艺和传统文化的创新和融合,可以解决互联网文化低俗、抄袭的弊端,同时可以帮助网络文化扩大在现实世界影响力;对于传统文艺来说,则是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拥有了长远发展的可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形成一种更具有包容性、更具时代性的中华文化,帮助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扩大国际影响力。在信息时代,这是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节选自胡文雯《论网络文艺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美术教育,一种理解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素养的培育,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审美教育;不仅包括美学和艺术理论的教育,也包括各种审美实践场景中艺术技巧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审美价值观塑造等。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如果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人类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而解。比如我们鉴赏西方绘画时,必须要掌握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我们欣赏中国绘画,其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文学的鉴赏也是如此。从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开始,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就将个人情志的抒发与社会风俗民情的描摹乃至现实政治的讽喻结合起来,儒家诗教传统深深地影响了诗歌的发展,阅读各个朝代的诗歌,都需充分考虑诗人共同秉持的基本价值观念,才能体会诗中比兴寄托所表达的种种意味,才能明白诗句所传达的哀怨悲欢的情感。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美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被作为一个启蒙郑重提出,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从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呼吁,到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艺术家提倡以艺术教育推进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责任意识。也就是说,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线。因此,孤立地谈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拋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传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教育、趋附西方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学乐器、学绘画、学舞蹈等,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

    此外,当下美育还出现重西方而轻传统的倾向,我们的美育应充分吸纳传统文化内容,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将西方的与民族的、古典的与现代的充分融汇起来,从民族角度观察世界,从现代眼光观照传统,形成既能包容人类文明的所有优秀成果,又能彰显我们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精神风貌的审美教育体系。

    总之,培养健康自信的文化精神,不仅是推进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育最终的目标之一,我们应将美育当作传承文化、培养国民精神的传世工程,接续中华文脉,延续百年美育思潮,将美育推向社会每个角落,让美育产生润化人心的力量,守护每个人的精神健康,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

(摘编自黄仲山《美育重在培养文化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其实都蕴藏着一种文化心理。国学越来越热,这表明,在现代化程度日渐提高的今天,传统文化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亲和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学热,并非简单的“复古读经”,它有着对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以及美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诉求。国学,从广义上看,应该是指中国每个时代文化的主要潮流。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国学包括每一代学术思想的主要潮流。推而广之,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学应该是每个时代的文化思想的主要潮流,如汉之经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

    如何才能利用传统国学资源?这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中国文化史上不乏经验教训。早在晚清,中国的文化人就开始为“我手写我口”而努力,但进展相当缓慢,迟至1917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文言文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直到1920年以后,文言文才真正“无可奈何花落去”。扭转局面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关键点是官方制度。“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陈独秀等人与林纾、章士钊等人争执得未分胜负。1920年春教育部一声令下,从这一年的秋季起,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科书均改用白话文,反对方自动偃旗息鼓。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只要给一个官方命令,说从某年某月起,“四书五经”必须进中小学教科书,义务教育必须开设经学史课程,那么,国学热就不只是热,而且很快就会开花结果。但话又说回来,国学热是一回事,新的国学范式的建立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不能划等号。

    诚然,传统经典文化的大范围推广,离不开官方的政策,但良好的群众基础无疑为政策的顺利实范提供了许多便利。可以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人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要高,文化机构和文化人相对要多,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对丰富;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相对较多,较迫切。

    在倡导现代国学时,地域文化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湖湘文化一脉,颇具特色。从屈原到王夫之,再到曾国藩、毛泽东,它以其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折服世人,并以此成为世人关注和学习的典范。中国文化是以各区域文化为基础、集各区域文化而形成的,因此,在讨论现。代中国的国学时,不能忽视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

    对于创造新文化,学衡派有一个不错的口号,即“倡明国粹,融化新知”。平心而论,这应该是一个较妤的途径。新时代国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其范式出现之前,我们的确很难给其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样子。可以肯定的是,它与传统国学有着源流关系,但它不是传统国学的复制和翻版,它有着创新之处,有着新时代的印痕,也就是说,复兴国学并非单纯的复古其中应该有发现、发掘和创造。

摘编自陈伟华《一代有一代之国学》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