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困难

广西来宾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调研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认亲

侯发山

    那天,龙飞和妻子文静正在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大型公益节目《等着我》。看过这个节目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档寻亲栏目,就是失去亲人的家属提供线索,由社会各界力量帮忙寻找。其中一大部分因为线索充足,加之现代化手段,以及志愿者的倾心投入,最终都能够找到。也有一少部分,因为年代久远,蛛丝马迹都没有,希望就成了泡影。

    中当时电视上出现一个大叔,他来自四川农村。四十多年前,他们七个月大的儿子丢失了,找了几十年也没有找到。男人姓陈,他对主持人倪萍说,当时他们两口子在山腰的一块田里刨土豆,儿子在田边的竹篓里睡觉。两口子干了半天活,到田边去歇息时,才发现儿子不见了。这么多年,两个人辗转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打上半年工,然后再赶往下一个地方,赚钱是次要的,主要是为了找儿子。他们常年在外,老家几乎很少回去,最近从老家传来消息,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坍塌了。十年前,因为思念儿子,老伴的眼睛哭瞎了;五年前,老伴病逝了。

    陈大叔只有六十岁,看上去像是七八十岁的人了。他虽然一直平静地叙述着,却是一脸的无助。看得出,他强烈压抑着心中的悲伤。

    很显然,他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儿子,自己也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可是,大家都能看出来,陈大叔给出的线索太少了,他的儿子没有找到的可能。

    龙飞鼻子酸酸的,文静也用纸巾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倪萍对陈大叔说,你还记得儿子长什么模样吗?他身上有没有特别的特征?

    陈大叔说,我只记得他小时候的模样……他的脸上有块特别明显的胎记。

    龙飞和文静对视一眼。

    龙飞摸了摸自己脸上的胎记,看着文静,迟疑了一下,说:“我,我是不是该去认亲?”

    “应该去。老人家太可怜了。”文静点了点头,鼓励龙飞。

    龙飞说:“要不要给萌萌商量一下?”萌萌是他们的儿子,在大学读书。

    文静说:“不用商量,给他解释一下就中。再说,他小时候就一直要爷爷,现在爷爷回来了,他应该高兴才是。”

    就这样,龙飞联系中央电视台寻亲栏目组,声称自己就是陈大叔的儿子。寻亲栏目组喜出望外,急忙联系双方见面。

    陈大叔见到龙飞那一刻,愣怔了好半天,似乎不敢上前相认。

    瞅着陈大叔,龙飞心里刺疼刺疼的。陈大叔的头发都已经花白,像是落了一头的雪。可以想象,为了寻找儿子,老人家饱受了怎样的磨难。

    龙飞说:“爹,我是您儿子啊。”说罢,上前抱着陈大叔,眼里的泪不由得流了出来。龙飞一边哭一边诉说自己寻找生身父母也找得好辛苦,要不是看电视,真不敢相信这辈子还能见到他。

    陈大叔,落泪了。他颤抖着手,抚摸着龙飞的肩膀,也呜嗬鸣嗬哭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后来,龙飞就把陈大叔接回了家里。龙飞在城里开家店铺,经营着五颜六色的布匹,买的房子也在城里。陈大叔勤快,龙飞不让他去店里帮忙,他就在家里忙活,没事干了,就去拖地板,有时一天拖三四遍,都能照出人影来。

    儿子找到了,也有了家,陈大叔好像一下子掉进了幸福的海洋。

    萌萌从学校回来,一家三代更是其乐融融,家里充满了爱的温馨。

    二十三年后,陈大叔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弥留之际,他拉着龙飞的手说:“孩子,谢谢你!其实,你不是我的孩子,他脸上的胎记在左边,你的在右边。当时,看你哭得那么伤心,我也就认了。”

    龙飞说:“爹,我知道我不是您的儿子,因为在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先后病逝了……看到您无依无靠,我和文静商量后就认您了。”

    陈大叔粲然一笑蠕动着嘴唇,还想说点什么,眼睛一闭,再也没有睁开。

    萌萌得知真相后,写成故事放在了网上。陈大叔的老家人看到这个故事,就在网文后面留言说,当年老人的儿子被狼叼走了,害怕老人知道真相挺不过去,村人就隐瞒了事实,都说是丢了,是为了让老人心存希望,活下去。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龙飞收看电视公益节目《等着我》时,知道了陈大叔的情况生发了同情心,恰好自己脸上也有明显的胎记,和妻子商量后决定认亲。 B、小说采用白描手法将龙飞接回陈大叔后一家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刻画出龙飞勤劳善良、孝敬老人等形象特征。 C、“陈大叔好像一下子掉进了福窝里”一句中,“好像”一词有不太肯定的意思,为下文陈大叔和龙飞两人各自说出认亲的真相埋下伏笔。 D、“认亲”作为小说题目,既点明了主要情节,又构成了行文线索,起于认亲公益节目,结于陈大叔认亲缘由,中间行文以认亲贯串。
(2)、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陈大叔的头发都已经花白,像是落了一头的雪。

②陈大叔,落泪了。他颤抖着手,抚摸着龙飞的肩膀,也鸣嗬鸣嗬哭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的。

(3)、小说最后一段处理得非常巧妙,请联系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 村

龙应台

①香港仔是“我村”。“我村”的意思就是,在这一个小村里,走路就可以把所有的生活必需事务办完。

②早上十点,先去银行。知道提款机在哪个角落,而且算得出要等多久。两三个月一次,你进到银行里面去和专门照顾你的财务经理人谈话。坐到一个玻璃方块内,他把你的财务报表摊开。他知道你什么都不懂,所以用很吃力的国语认真地对你解释什么是什么。有一天,他突然看着你说:“我走了,你怎么办?”好像一个情人要去当兵了,担心女朋友不会煮饭。原来他要跳槽去了。

③十一点,到二楼美容院去洗头。长着一双凤眼的老板娘一看到你,马上把靠窗的那张椅子上的报纸拿开,她知道那是你的椅子。她也知道你的广东话很差,所以不和你聊天,但是她知道你若是剪发剪什么发型,若是染发用的是什么植物染料,在你开口前,她已经把咖啡端过来了。

④十二点,你跨过两条横街,到了邮局,很小很小的一间邮局。你买了二十张邮票,寄出四封信。邮政员说:“二十文”。“二十元”说“二十文”总让你觉得好像活在清朝。但是还没完,他的下一句是:“你有碎银吗?”没有,没有“碎银”。因此他只好打开抽屉,设法把你的五百大钞找开,反倒给了你一堆“碎银”。

⑤带着活在清朝的感觉走出邮局,你走向广场,那儿有家屈臣氏,可以买些感冒喉片糖浆。你准备越过一个十字路口,不能不看见十字路口那个小庙,不到一个人高,一米宽,矮墩墩地守在交通忙乱的路口。蹲下来才看见小庙里头端坐着六个披金戴银的神像,香火缭绕不绝。计程车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挤来挤去,庙口的信徒拈香跪拜,一脸虔诚,就在那川流不息的人潮车阵里。矮墩墩的庙却有个气势万里吞云的名字:大海王庙。庙的对联写着:“大德如山高,王恩似海深。”信徒深深拜倒。

⑥广场,像一个深谷的底盘,因为四周被高楼密密层层包围。高楼里每一户的面积一定是局促不堪的,但是没有关系,公共的大客厅就在这广场上。你看过鸽子群聚吗?a香港仔的广场,停了满满的人,几百个老人家,肩并肩坐在一起,像胖胖的鸽子靠在一起取暖。他们不见得彼此认识,很多人就坐在那儿,静默好几个钟头,但是他总算是坐在人群中,看出去满满是人,而且都是和自己一样白发苍苍、步态蹒跚的人。b在这里,他可以孤单却不孤独,他既是独处,又是热闹,热闹中独处,仿佛行走深渊之上却有了栏杆扶手。

⑦最后一站,是菜市场。先到最里边的裁缝那里,请她修短牛仔裤的裤脚。二十分钟后去取。然后到了肉铺,身上的围裙沾满了血汁肉屑的老板看见你便笑了一下,你是他练习国语的对象。第一次来,你说,要“蹄髈”,他看你一眼,说:“台湾来的?”

⑧“怎么知道?”

⑨他有点得意:“大陆来的,说肘子。广东人说猪手。只有台湾人说蹄髈。”

⑩嘎,真有观察力,你想,然后问他:“怎么说猪手?你们认为那是它的“手”啊?那你们认为猪和人一样有两只手,两只脚,而不是四只脚啊?”

他挑了一只“猪手”,然后用一管蓝火,快速喷烧掉猪皮上的毛,发出滋滋的声音,微微的焦味。

⑪花铺的老板不在,一个脑后梳着发髻的阿婆看着店。水桶边有一堆水仙球根,每一团根都很大,包蓄着很多根。“一球二十五文。”阿婆说。我挑了四个,阿婆却又要我放下,咕噜咕噜说了一大串,听不懂;对面卖活鸡的阿婆过来帮忙翻译,用听起来简直就是广东话的国语说:“阿婆说,她不太有把握你这四个是不是最好的根,所以她想到对街去把老板找回来,要老板挑最好的给你。”

⑫阿婆老态龙钟地走了,剩下我守着这花铺。对面鸡笼子里的鸡,不停扇动翅膀,时不时还“喔喔喔”啼叫,用最庄严、最专业的声音宣告晨光来临,像童话世界里的声音。但是一个客人指了它一下,阿婆提起它的脚,一刀下去,它就蔫了。

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果没有李白

王晓磊

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似乎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对吗?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文学家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和我们普通人的柴米油盐没有什么关系。

的确,没了李白,屈原就没有了传人,“饮中八仙”会少了一仙,后世的孩子会少几首启蒙的诗歌,似乎也仅此而已。

《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但也程度有限,可能减少五十分之一至四十分之一。名义上,李白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诗),但从数量上算,他诗集的规模远没有半个盛唐这么大。在一共九百卷的《全唐诗》里,李白的诗占据了第一百六十一卷至一百八十五卷。少了他,也算不得特别伤筋动骨。

没有了李白,中国诗歌的历史会有一点变动,古体诗会更早一点输给格律诗,甚至会提前半个世纪就让出江山。然而,我们普通人也不用关心这些。

不过,我们倒可能会少一些网络用语。比如一度很热门的流行语“你咋不上天呢”,最先是谁说出来的?答案正是李白爷爷:“耐可乘流直上天?”

那么,李白还创造了其他的网络用语吗?有的。比如“深藏功与名”,其源自李白《侠客行》中的“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果没有李白这首诗,香港的金庸也不会写出武侠小说《侠客行》来。非但《侠客行》写不出来,《倚天屠龙记》多半也悬。小说中的这把“倚天剑”,是古人宋玉取的名,但为这把剑打广告最多、宣传最卖力的,则要数李白,比如,“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不只是香港文艺界要受一些影响,台湾也是。词曲作者黄安一定不会写出当年唱遍大街小巷的《新鸳鸯蝴蝶梦》来,这首歌就是从李白的一首诗《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里面化用出来的。

没了李白,女孩子们的生活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比如美国的化妆品品牌Revlon,中文名字也不可能叫“露华浓”了。因为它是从李白的诗里来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如果没有李白,中国诗歌江湖的格局会有一番大的变动。

几乎所有大诗人的江湖地位都会提升一个档次。李商隐千百年来都被叫“小李”,正是因为他前面有“大李”。要是没有李白,他可以扬眉吐气地摘掉“小李”的帽子。王昌龄大概会坐上唐代绝句的首席,因为能和他相比绝句的只有李白。至于杜甫,则会成为无可争议的唐诗第一人。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一些表达上的困难。

比如对于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女朋友,你将没有词来准确形容他们的关系。你不能叫他们“青梅竹马”,也不能叫他们“两小无猜”,因为这两个词都出自李白的《长干行》。

你也无法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一段恋情,因为这个词也是出自李白的文章:“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不仅无法形容恋人,我们还将难以形容全家数代人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景象,因为“天伦之乐”这个词也是李白发明的,出自他的一篇文章——《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杀人如麻”也不会有,这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惊天动地”也没有了,这是白居易凭吊李白墓的时候写的诗:“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没有李白,又怎么会有李白墓?没有李白墓,又怎么会有白居易的凭吊诗呢?

扬眉吐气、仙风道骨、一泻千里……要是没有李白,这些成语我们都不会有。此外,蚍蜉撼树、春树暮云、妙笔生花……这些成语也都是和李白有关的,也将统统没有。

没有了李白,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别的麻烦。

当我们在际遇不好,没能施展本领的时候,将不能鼓励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当我们遭逢了坎坷,也不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当我们和知己相聚,开怀畅饮的时候,不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些都是李白的诗句。

那个我们很熟悉的中国,也会渐渐变得模糊起来。我们将不知道黄河之水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庐山的瀑布有多高,不知道燕山的雪花有多大,不知道蜀道究竟有多难行,不知道桃花潭有多深。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这些地方的名气,大概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山、峨眉山的巍峨,多半也要减色许多。

变了样的还有日月星辰。抬起头看见月亮,我们无法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无法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如果没有李白,后世的文坛还会发生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没有了李白的“举杯邀明月”,苏轼未必会“把酒问青天”;没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李煜未必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李清照未必会“九万里风鹏正举”。

后世那一个个浪漫的文豪,几乎个个都是读着李白的集子长大的。如果没有李白,他们能不能成为文豪都将是一个问题。

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会衰减不少。有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才有毛泽东的“我欲因之梦寥廓”;有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才有后来的“可上九天揽月”;有李白的“安得倚天剑”,才有“安得倚天抽宝剑”。

我们的童年世界也会塌掉一角。那个几乎存在于每个小朋友记忆深处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将没有。它可是小学生作文万金油般的典故。没有了它,小朋友们该怎么把作文写得更出色呢?

在今天,若问如何检验一个人是不是中国人,答案是抛出一句李白的诗。每一个中国人听到“床前明月光”,都会条件反射般地说出“疑是地上霜”。

看一个文学家的伟大程度,可以看他在多大程度上融入了本民族的血脉。李白这位唐代的大诗人,已经化成了一种文化基因,和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一起流淌。哪怕是一个没有什么文化的中国人,哪怕他一点都不喜欢诗歌,也会开口遇到李白,落笔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被打上李白的印记。

李白说“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这个志向他是超额完成了的——所谓“垂辉映千春”,他已经辉映了一千三百多个春秋,并且还会继续辉映下去。

(有删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 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 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 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 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 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 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 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 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 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 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 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 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 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 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 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 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 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么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 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选自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1942年5 月,毛泽东主持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并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 称《讲话》)。《讲话》阐述了党的文艺主张和文艺思想,其核心是一个“为群众”和“如何为 群众”的问题,《讲话》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正是在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延安文艺创作的大趋势开始走向人民大众,走向民间。

       1943年春节,延安掀起了新秧歌运动,从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到《白毛女》这 个集合全院力量创作的新歌剧,都是毛泽东提倡的雪中送炭的艺术。农民看了《白毛女》,投身 到批斗恶霸的土改热潮中;战士看了《白毛女》,高喊着“为喜儿报仇”,杀敌立功。鲁艺文工 团演员、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说《白毛女》的创作和演出,支援了战争、支援了土改。延安文 艺座谈会后解放区文艺走向了新的道路,以鲁艺为代表的艺术家们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改错 纠偏,造就了延安的文艺繁荣。正是因为以人民生活为创作源泉,以工农大众为创作的主体对 象,鲁艺的文艺作品才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这对当下我们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有 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讲话》鲜明地指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了人民大众的文艺,鲜明地指出文艺的人民性这一基本立场,只有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创作出的文艺作品才是真正的人民文艺。《讲话》中关于解决文艺 工作者的态度问题也体现了人民性这一深刻内涵。文艺工作者对人民的态度怎么样,同时也决 定着人民是否接受他们创作的作品。只有人民接受了,文艺作品才能更好地普及;只有倾听了 人民的呼声,人民接受了、深入人民了、打动民心了,文艺作品才能不断地提高。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如是说。2014年10月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讲话中同样将“人民性”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 位置。他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文艺,就是以人民为 本位的文艺,要让人民成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摘编自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郝戎《“延安文艺”带给我们的启示》)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