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安徽省合肥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确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历史已经向人类充分证明,科技是时代革新、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一次科技进步都将深刻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毋庸置疑,区块链技术将同样如此。区块链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分布式存储的记账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安全可靠等特点。区块链技术是“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随着它的创新发展,我们必然将迎来一个全新而丰富的世界。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赋能生活.生活因科技而改变。每一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科技应当服务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这一共识却是一以贯之的。也正因如此,在对区块链的认知存在差异和误区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尤需“以人为本”,着力回答好谁来创新、为谁创新,以及如何实现安全、可靠、可控创新等问题。

    科技创新,人才为本。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关键在于发挥人的积极性。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能占据科技创新的优势。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景广阔,但区块链人才尤为稀缺。只有尽快培养并储备大量区块链理论学术研究、底层技术研发、应用层软件开发、技术运维等各方面的人才,才能不断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在激烈的竞争局面中掌握主动权,稳居领跑之势。

    “要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在教育、就业、养老、精准脱贫、医疗健康、商品防伪、食品安全、公益、社会救助等领域的应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把握好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机遇,除了技术层面的更新迭代,还在于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实现民生领域落地场景全覆盖,让区块链技术越来越普及、普惠,让人民享受更多技术红利。

    科技把想象变成现实,但科技创造的世界同样需要法规和伦理的维护。“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在区块链技术研发运用中,同样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以捍卫科技造福人类的价值导向。

    科技创新是开启未来的密码,“以人为本”则是掌控密码的关键。我们经历了席卷一切的互联网“旋风”,更将见证区块链形成新的历史趋势。区块链发展春天已至,尤需“以人为本”,让科技更好服务于人,创造更加美好未来。

(摘编自丁铁《区块链发展尤需“以人为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可促进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 B、作为新兴记账技术,区块链以不可篡改和可溯源等特点而获得极高的安全性。 C、区块链技术必将深刻影响社会生活,但对区块链认知的差异和误区仍然存在。 D、发展区块链技术需多方支撑,如理论学术研究、底层技术研发、技术运维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段阐述区块链技术重要现实意义,采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等方法。 B、文章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区块链技术谁来创新、为谁创新等重要问题。 C、文章论及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普惠,也谈到对它的引导和规范,有辩证意味。 D、文章末段预言区块链即将形成新的历史趋势,呼应开篇内容,结构严谨周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区块链技术是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必然将推动时代革新、社会发展,创造一个全新而丰富的世界。 B、实现民生领域落地场景全覆盖,可为区块链技术自主创新提供发展机遇,利于区块链实现技术层面的更新迭代。 C、科技能否造福人类涉及价值导向问题,因此研发运用区块链技术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 D、区块链发展春天已至,如将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便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加智能、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茶史

郑培凯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的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茶有真香”的核心观念。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

    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1890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选自《醒狮国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

姚大力

    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复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的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被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战败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降军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后者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自东汉末年以往,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鸦片战争前,东南亚的华人总数高达一百万人。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范围更扩大到北美。大批中国人被当作“苦力”运送到美国,在西海岸为洋人开矿修路。

    明清两朝政府长期抱持敌视海外华人的立场,把他们当作化外“弃民”,视之为“无赖之徒”。海外华人在羁留地区遭遇暴虐或不公正待遇,“天朝”往往置若罔闻。直到清末,这样的政策才获得基本的调整。“华侨”的概念于是进入中国的政治文化。从光绪十九年(1893)“除华侨海禁”,到此后在各地设立领事馆,清政府终于对保护海外侨民的正当利益渐有意识。但在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狂澜冲击之下,“满洲”政权的合法性已经无可挽救。海外的华侨成为推翻清统治的一种重要力量。

(摘编自姚大力《读史的智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近日,国家网信办出台《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责任进行了明确:建立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先审后发”制度以及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认证等。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主要网络大国均对跟帖评论进行管理,政府机构、网络企业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同时,都对跟帖评论中的违法信息予以限制。

    放眼全球,主要网络大国都对网络跟帖评论等内容,依据各自法律进行监管。美国对网上公共论坛、留言板等进行监控,部分网络言论被定性为犯罪,纳入司法打击范围。英国颁布和实施网站分级管理制度,成立网络观察基金会协助执法部门打击网上内容犯罪。俄罗斯建立起多层级较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规定用网络煽动极端主义、恐怖主义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实践证明,这些国家的做法是有效的,对我国具有参考价值。规定的出台是对网络安全法适用于跟帖评论条款的具体化,也是管理实践上的精细化。强化跟帖评论监管关乎网络生态建设,关乎互联网健康发展,是依法治网的题中应有之义,也符合国际互联网治理的发展趋势。

    “自由就是做法律允许做的事。”除了政府依法治理、网站落实主体责任外,网民也要自律。规定的出台明确了跟帖评论的红线,但从红线到道德底线还有一定空间。要靠网民强化自律意识,做到慎独慎微。你若光明,网络便不黑暗;你带来清风,周围就不会停留灰霾。网民应使自己所发表的意见,成为文明、理性、友善的交流,共同营造健康、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

(摘编自《依法加强跟帖评论管理是国际通行做法》)

材料二: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6.3%,互联网已经成为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技术赋权之下,跟帖评论成为各地区、各群体网民在网上分享信息、表达意见、交流观点、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的学科教育知识、多样的文化熏陶背景,多元化的跟帖评论对于促进社会个体“开眼看世界”,提升社会共识,促进融合皆有积极意义。在互联网论坛上,不少网民跟帖的精彩程度有时甚至超过新闻主帖本身。

    新规的亮相与网络舆论环境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人民网评文章指出,如今,告别了早期原始生长的“黑暗森林”状态,网络发展进入了信息高度提炼、权利责任清晰的新阶段。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帖留言等内容作为《网络安全法》的分支领域,对网络立法进程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编自《(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出台:跟帖评论到底有多乱?》)

材料三:

    当下,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成为独立的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但当我们在享受网络便利的时候,同样面临着互联网谣言满天飞、严重干扰对信息真实性判断的尴尬。充斥着污言秽语、胡编乱造的非理性跟帖评论,已经影响到了网络舆论场的正常秩序,更有甚者会威胁社会稳定和安全。而有些网络平台为了吸引眼球,对这样的内容反而会刻意保留与放任,无形中助推了不良之风的蔓延,广大网民对此早就深恶痛绝。顽疾若想根治,必须从源头抓起。跟帖实名认证,就是要让造谣者与传谣者们明白:互联网世界并非。“法外之地”,其间的一言一行,同样要和现实社会一样,承担社会责任与法律风险。

    事实上,无论在任何国家,网络“自由”都是有边界的,都不等同于毫无底线的肆意妄为。当一小部分人的非理性行为越过了道德和法律的边界、侵犯到大多数人的发言权与知情权,就已经走向了公众自由的反面。跟帖实名认证,正是要以对“任性”的约束,来保证全体国民的网络自由。

(摘编自《央广时评:跟帖实名认证,让网络自由不再“任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让文化热情涵养更多经典

石羚

    近几年我国话剧市场爆款频频,但“爆点”不一。去年《窝头会馆》的抢票热潮,热在明星大腕齐聚一堂;《哈姆雷特》因文学名著的号召力而票房飘红;而今年《荼馆》开票的场景又火爆异常,则归功于北京人艺这块金字招牌。

“排队”现象是观察公众文化生活的有趣切面,而那些被争相抢购的文化产品,最能折射时代的需求。1956年在南京,观众为了一睹梅兰芳的风采,带着铺盖卷买票;1986年在北京,歌迷排队花半个月工资只为听一场搖滚演唱会。而今天,文化消费方式更加多元,资源获取更为便利,但人们对高质量文化产品的热情始终如一。从“故宫跑”到“通宵等”,从“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开启夜场到“妇好墓展”预约全满,为文化排队日益成为常态。

    化解“一票难求”的尴尬,一味增加场次并不现实。毕竟,观看者数不胜数,而老戏骨精力有限,经典数目也有限。长远来看,戏台上不能只有《茶馆》和《雷雨》,音乐会不能只听莫扎特和贝多芬,用匠心浇灌更多的重量级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工业品不同,文化产品的供给不能毕其功于一朝一夕。经典化的过程、演员的成长,与喝茶一样得慢慢“泡”。这就需要观众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不放过佳作的成熟老到,也不妨看看新作的崭露头角,说不定你我当下相遇的,就是未来的经典。

    另一方面,经典作品已是难得的文化名片,也可以进行多侧面的开掘,既丰富经典的表达,也丰富公众的生活。一部《茶馆》,焦菊隐导演版珠玉在前,曲剧版唱出了抑扬顿挫的京味儿,四川话版则别有一番“摆龙门阵”的江湖烟火,虽然都是茶馆掌柜王利发,不同的演绎调和出不同的滋味,也挖掘出作品的深度。而与之相关的回忆著作、纪念商品层出不穷,就连剧中一碗烂肉面,也被商家复原出来作为招牌。它们共同打开了作品的广度。而观众爱屋及乌,关注剧中演员的其他作品,不也算是一部戏带动起来的“周边产品”吗?

在过去,人们休憩消遣的方式比较单一。而当下,“生书熟戏,听不膩的曲艺”,文艺活动获得了更多样态与空间。据统计,2017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有15752个,全年演出293.77万场,是10年前的3倍。看演出不再是稀缺品。一些作品因套路化、娱乐化而缺乏生命力,一些表演盲目追求声光电、大场面而脱离艺术本体,将艺术“改革”搞成“改行”,在文化供给持续发力而居民文化消费潜力依然巨大的今天,文艺作品“保量提质”同样很重要。

    文化产品也需新陈代谢,与其坐等市场大浪淘沙,不如自觉提高创作品质。一位老艺术家在排演话剧《龙须沟》时,特意在排练厅门口备一堆泥,表演前在泥上踩踩,因为,这样可以找到人物的感觉。其实,对所有文艺工作者而言,踩在泥巴上、扎进现实中,“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不正是最大的创作秘诀吗?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6月12日第5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人所谓意象,尽管有种种不同的用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必须呈现为象。那种纯概念的说理,直抒胸臆的抒情,都不能构成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例如,“梅”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当诗人将它写入作品之中,并融入自己的人格情趣、美学理想时,它就成为诗歌的意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的,如建筑、器物、物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是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辛弃疾《贺新郎》:“一樽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由“柳”构成的意象,如“杨柳依依”,这意象带着离愁别绪。“柳丝无力袅烟空”,这意象带着慵倦的意味。“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这意象带着诗人早朝时的肃穆感。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李贺诗中的牛鬼蛇神大多属于这一类。火炬都是明亮的,李贺却说“漆炬迎新人”,阴间的一切都和人间颠倒着。“忆君清泪如铅水”,铅泪,世间也不存在。但既然是金铜仙人流的泪,那么当然可以是铅泪了。

    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摘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国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正经历增长动力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如何理解面临的形势、把握机遇、拉进改革、部署工作将影响地方和企业的未来。

    “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这一系列战略部署表明我国正积极参与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并着力抢占先机、弯道超车。

    这也必将预示着,中国正在由过去以依靠资本、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以量的扩张为特点的追赶型经济,全面转向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期。

    (摘编自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大国蝶变:新常态下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

材料二:15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主办的数字经济平台的社会价值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雅君指出,数字经济让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匹配更精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使经济形态以及创造价值的方式发生变革,而算法推进经济进步与转型,是意义非凡的生产力。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吕本富则认为,数字经济是低熵经济,将为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红利。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总编辑张超文表示,数字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它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负担,创造绿色税收,实现就业升级,带来新增就业。研究显示,数字经济每增加100个就业人口,其中72个是原有就业升级,28个为新增就业。“为什么用工荒和失业同时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就业结构不对应。数字经济很好地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缓解社会矛盾。”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说。

    (摘编自金慧慧《专家:数字经济成我国经济转型重要突破口,红利巨大》,中国网2019年4月16日)

    材料三:3月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就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接受了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

    人民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山西经济已经走出国境、走上转型发展之路。请问骆书记,山西确立的转型发展目标是什么?

    骆惠宁:省委认识到,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政治生态由“乱”转“治”、总体风清气正为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已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鲜明地确立具体战略目标,更好引领新时代山西转型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新要求,明确了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和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三大目标,计划用5年时间打好转型发展基础,到2030年基本完成转型任务,上述发展目标是符合党中央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部署精神的。

    (摘编自黄河新闻网2018年3月10日)

    材料四: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正在成为西北内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陕西省商务厅数据显示,2017年,陕西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额为8943万美元,主要涉及能源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建材等领域。一批企业沿着“一带一路”倡议勾勒的美好蓝图走出国门。

    凭借区位优势,中国西北地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一展身手。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马莉莉说,以陕西省为例,通过建设“陆、空、信息、通道”多种方式无缝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承东启西、连接南北、高效便捷的立体大通道正在形成,陕西的国际化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内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马莉莉还说,随着国际开放格局的深刻变迁,中国西部内陆不仅需要,而且有可能通过主导产业的分工深化,嵌入全球及“一带一路”区域产业链来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并为国家的发展方式转变做出应有贡献。

(摘编自陈晨等《“一带一路”让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转型更具全球视野》,新华社西安2019年5月12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