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材料一: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提高营养值,延长保质期,在促进食品功能化、营养化、多元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发展蒸蒸日上,是食品工业体系中科技创新亮点频出、法规标准与国际接轨、生产经营监管较为严格的行业之一。
在食品添加剂行业全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新形势也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环保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企业应积极加大环保投入,同时在减少各类排放的关键技术上攻关突破,切实有效地提高行业各类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水平。
目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仍然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顽疾。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仍要加大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力度,使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更加科学和客观。
(摘编自陆悦《食品添加剂行业破浪前行》)
材料二:
食品添加剂支撑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订也提出了诸如国家标准规范、国际标准共识及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原则,夯实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基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已连续9年实施系统性、持续性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网络,累计获得1300万个监测数据和130份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
此外,该中心还建立了国家风险监测数据库、毒物数据库,创建了食品与食源性疾病溯源和关联性分析系统,正逐步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制度体系,系统开展污染物、微生物等风险评估工作,将为科学修订相关标准提供科学分析和技术支持。
(摘编自汪斌《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建设稳步向前》)
材料三:
从“纳米”到“有机”,从“纯天然”到“转基....食品营销上的搭车销售,向来都是踩着“消费痛点”跳舞的。长期以来,消费市场略有偏好,也不管这种偏好科学不科学,食品企业就秋波频送、媚眼如丝。加黑加粗的“零添加”“不添加”字眼,瞄准的就是一种消费误解:没有添加剂的食品就是纯天然,纯天然的食品就代表着安全。
“零添加”之说不仅悖逆食品科学,更涉嫌虚假宣传。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称,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且未批准在国内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
煞有介事的“非转基因”标识就要寿终正寝了,对铺天盖地的“零添加”“不添加”标识做好规范相信也在来的路上。食药安全,人命关天。只要有一查到底的刚性执法在,只要有无缝监管的常态作为在,食品添加剂就不应该为非法添加、滥用滥加“背黑锅”。食品企业自当严控添加、严管质量。至于“零添加”的神话,健康科普和市场执法应该合力而为,让其早点灰飞烟灭!
(摘编自邓海建《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还在》)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