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世士子的读书指南,元代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即以此为基础,后又演化出徐与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等。与前现代社会的诸种事情一样,读书之法也存在古今之变,这其中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在儒学主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读书不完全如现代社会那般是为了获取新的知识,如果仅仅从知识体量角度而言,那时候总量并不算大。《论语》首章讲“学而时习之”,这里的“学”是自己体悟觉醒的意思,所以古人说“古之学者为己”,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把读书只是当成“辞章记诵”来猎取功名,认为那样背离了读书的本意。朱子反复提倡读书要“涵泳”,读书应该做到使人“存心复性”“学以成人”并能“经世致用”。所以,在传统中国的儒学政教体系里,特别重视如何读书也就不奇怪了。

    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中曾对读书法有个精辟总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读书要“求所以入”,就是要孟子所说的能够“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语境和个人品性,这样才能“见得亲切”,真实把握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用心之处,以古人为师,矫正自己的言行,进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自我治理,这样才能把书读进去。若只是读进去,而不知运用,成为词句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脚书橱”的称号,这不是善于读书的人。要“用得透脱”,就是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代和语境,把所读之书消化透彻,对自己所处的当下之世有仔细的考辨,认清时势,消化所读之书,这样读书才能达到经世致用的效果。

    王国维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是从美学角度立言,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在这个“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里,读书人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游谈无根的夸夸其谈者,而是虚心涵泳,然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躬践之”。读书的过程,是读书人在所读之书与现实之间进行不断对话和诠释的过程,读书人“入乎其内”,体会原书的精神,吸收书的营养,同时要能“出乎其外”,用之于天下国家。在这过程里,读书人自己的狭隘生命体验得到了扩充,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同时,为改变现实,又必须对书进行创造性诠释和转化,使自己当下的生命和文化灌注到古书之中,使古书具有了生机活力,成为改造现实、规划未来的参考。

    这个读书法有着鲜明的儒学特色,贯彻了儒学所强调的“学以成人”和“经世致用”思想,这也是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社会存在方式相对应的。到了明代,从小学(明代叫社学)开始,到科举求官,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教科书,读书的过程是“证诸先觉,考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历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日以义理浸灌其心”,长大了自然就可以达到使“心术归于正”的目标了。

(选自2018年11月26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程端礼、徐与乔、周承年的读书方法是在朱熹的《朱子读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 B、孔子的“学而时习之”、孟子的“养浩然之气”、朱子的“涵泳”都是前人留下来的读书方法。 C、王国维认为,读书是“入乎其内”和“出乎其外”的过程,要求读书人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 D、文章所述的各种读书法都有着鲜明的儒学烙印,并与孟子提倡的士人的社会存在方式一一对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列举朱熹等人著述,分析古今读书的不同,得出传统中国儒学政教体系重视读书方法的结论。 B、南宋人陈善在谈论读书方法时将“见得亲切”和“用得透脱”两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具有思辨色彩。 C、文章的每一段都采用了引用的论证手法,起到了强化作者的观点、增强论证说服力和权威性的作用。 D、文章在围绕“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进行论证时,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进行了阐释和探讨,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获取新知识、取得功名、矫正自我言行、改变现实、规划未来皆属传统中国士子读书的意义。 B、读书之法是存在古今之变的,但是用所读之书对所处的当下之世有考辨、有诠释仍值得倡导。 C、文章阐释了读书使人“学以成人”经世致用的必要性,并由此批判了“两脚书橱”的读书人。 D、文章所论传统读书法,在现代社会看来有积极的参考、指导价值,但仍应以扬弃的态度来对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礼的毁灭、改良与重生

    在远古时代,基本不能理解一切带有灾害性质自然现象的人,相信在天地之间,除了有超越自然的神掌管着世间万物与人之命运,还有形形色色的鬼在作祟。而没有任何超自然能力的人,只能以虔诚的态度,用各种形式向神鬼跪拜敬礼,祈求祥福。所以在远古时代,人们“行礼”的对象主要为神鬼,并在长期持续的祭拜活动中,将各种程序与形式逐渐完善与固定下来,形成了最初的礼仪。

    在私有制与阶级、国家等制度出现之后,奴隶社会取代了原始社会,人类文明开始出现,礼仪也随之从原始性的敬神仪式,发展至以阶级为基准的伦理道德观念。诸位神明变成了一种精神寄托,奴隶主贵族则取而代之,成为具有绝对权威的“行礼对象”。也正是在这个社会阶段,古代华夏族以丰富的礼仪文化成为“礼仪之邦”,并有“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西周时代更是中国的“礼治”时代,由周公主持定下的《周礼》更是成为中国最早和最为重要的礼仪论著。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后,礼具有了严格的阶级属性,主要作用变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周礼》、《仪礼》和《礼记》成为了封建社会的礼制经典,从唐朝开始即被定为科举考试的基本科目,位列九经中的三篇。宋朝之后,朱熹将解说《周礼》与《仪礼》的《礼记》重新编撰,并将其列为儒家五经之一,进入科举考试科目。封建时代的礼更像是一门“人治之法”,能够通过礼稳固世袭的阶级结构,在保证整个封建社会的稳定发展与交替的同时,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为人处世的良性规范。

    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之礼是建立在君权和父权的基础之上,那么西方封建社会之礼则建立在君权和神权的基础之上。而这两者也因为“君权神授”的观点有所关联。

    在封建社会式微、新兴资产阶级兴起时,西方掀起文艺复兴运动,将在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以神为本”转换成“以人为本”。以出生定阶级、以阶级定行事标准的礼仪系统,以及贵族与仆役之间不相容亦不平等的“互相对立”的人际关系,在文艺复兴时代均被重新审视。贵族并不天生高人一等,仆役亦有权选择学习与实现阶级上升。属于封建社会的“阶级式礼仪标准”,被逐渐转换成为“人人平等式礼仪标准”。

     进入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之后,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领域充分继承了封建君主的“征服”美德——大批海外殖民地的开拓、与老钱阶级相对应的new money(暴发户)群体的出现,使得看似“人人平等、自我实现”的资产阶级式处世之礼有了变化:在英国与法国,出现了一批用钱买贵族名头的“伪雅族”,在美国,出现了用不同价钱隔离不同收入人群的商业形式。虽然一度只为特权阶层服务的奢侈品产业,在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进行了大规模的阶层下放,但它也同时转换成为了“有钱才能买到”的新式礼仪准则:财富取代了阶层,成为新的“敬仰”对象。

     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的盛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的阶段:消费主义社会。在这个神权不存在、阶级被消灭、人本主义盛行的阶段之中,无处不在的商品造就了以金钱为基准的新式社会阶层:贫穷阶层,中产阶层,以及富人阶层。而因经济危机与抢夺资源催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则让人们开始反思以金钱为本的社会体系之中,曾经被神权与阶级所压制的人权是否又陷入了对于人性新的压制怪圈:消费至上。

     两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时期,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同时盛行,精英团体与嬉皮士团体相安无事。在经历无数次的社会与文化解构之后,需要正装出席的礼仪场合依然存在,只是“正装”的概念变得五花八门——你当然可以穿着三件套配双运动鞋,也可以套着华美长裙外搭一件朋克小皮衣。多形式的生存理念、多方式的生活选择,都被逐渐的尊重和扶持起来——在这个时代,礼所构建的基础并非社会付诸与人的一切名头与称号,而是人类彼此之间所天然拥有的尊重、理解与相互独立。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看到,“礼仪”的养成永远与一个时代的气质与变迁有关。奴隶时代的敬神礼仪被封建时代毁灭,并建立一套以人之阶级为重心的礼仪系统。封建时代的等级礼仪被资产阶级毁灭,在保留王室的基础上进行了看似“人人平等”其实“尊重资本”的新式礼仪系统。两次世界大战又让人们全面反思资本对于人性的毁灭,重新建立一套以尊重他人为基础的礼仪(日常礼貌)系统。不同时代,“礼”所需要尊敬的对象、“礼”的概念的构成也有所不同。但它永远是人类的执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史学研究是史家对历史存在的考察,带有主观性,“思想”本身就是主观的产物,思想史研究的主观性更加突出。然而,“思想”作为历史的存在,其内涵和影响不会因为研究者认识的差异而改变,思想史研究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这个存在。

    达此目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把握思想与社会的关系,将思想者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考察其社会基础和历史基础,力戒就思想论思想之弊。“思想”属于上层建筑,但是思想家生活于现实之中,提出的各种主张,无不来自于对于社会生活的实际感受,直接间接地带着阶级或者阶层的历史印记,因而思想与社会是辩证的统一体。因此,研究古人思想,首先要厘清思想家所处的时代特点、思想家的社会地位和面临的问题,考察思想家个人及其群体对该思想主张的实践情况。唯其如此,才能明了思想家的主观追求与其所处的社会现实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才能真正认识到思想对当时社会提供了什么样的规范和支持,又在哪个层面为现实社会提供了辩解和批判。

    第二,全面系统把握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将其体系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考察其源流,在把握其本意的前提下,认识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相互连贯,互为支持,上承前人的思想遗产,又为后世提供新的思想基础,同时有着具体的时代特征。同一主张、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功能因时而异,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必须科学分析其具体含义,完整准确地理解其思想体系,才能不违古人。而思想史研究,因其主观性突出,研究者的爱好、情感、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研究结果,对同一个研究对象有不同的认识,司空见惯。但是,思想史毕竟是历史的一部分,有其客观性,并不能随意剪裁、望文生义。思想家之所以成为思想家,就是因为有着自己的思想体系,其理论、主张、逻辑、概念,有其具体的含义和指向,准确理解、系统把握是必须遵守的先决条件。否则,写出来的思想史著作,名为“思想史”,实际上和历史的属性相悖。

    第三,站在时代高度,自觉分析今古。思想的价值就在于分析和批判,古代思想家的主张各不相同,但关注现实、论证现实或者批判现实则是相通的,和古人对话自然要充分注意古人关注现实、批判现实的责任担当。这要求研究者有关注现实的自觉,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这个责任和使命,不是从思想史的层面寻找、论证现实存在的合理性,更不是以古人思想武装现代人的头脑,是古非今,甚至是回到古代去,醉心于古人的“幸福生活”,而是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以现代绝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为核心,以科学的理性,分析现代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面向未来。

    从这个高度出发,在和古人对话中,才能以常理、常情、常识理解古人,才能通古今之变。

(摘编自臧知非《史学视域中的思想史研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②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③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④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字样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

    ⑤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杨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一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一政治”性的。

    ⑥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研究显示其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已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只是其传播力较弱。国家医疗专家组成员李兴旺指出,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载量可能比较少,传播力会较弱,多是在和病人接触较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尤其是家庭聚集性感染比较明显。

    人群普遍易感,儿童也不例外。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表现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目前没有确认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

    治愈者仍有再次感染的风险。中日友好医院肺炎防治专家组组长詹庆元指出,从一般规律看,病毒感染后人体会产生抗体,但有的抗体持续时间不长,痊愈的人仍应加强防护。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邱海波指出,从临床经验来说,康复期的病人没有传染性,出院的病,人没有传染性。

    (摘编自《新冠肺炎的30个真相》,《人民日报》2020年2月7日)

    材料二:

    下表为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情况下的存活时间。

存在物品(物质)

环境温度

存活时间

空气

10-15℃

4小时

25℃

2--30分钟

飞沫

<25℃

24小时

鼻涕

50℃

30分钟

液体

75℃

15分钟

无纺布

10-15℃

<8小时

不锈钢

10-15℃

24小时

75%酒精品

任何温度

<5分钟

肥皂水

任何温度

<5分钟

    (数据源自《新型冠状病毒在不同情况下能存活多久?》,微信公众号“大医同盟”2020年2月12日)

    材料三: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卫生部的消息,截至当地时间12日6时,该国共确诊了15例新冠肺炎病例,其中有5例已被治愈。此外,在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上,有12名澳大利亚籍乘客被确诊为断冠肺炎。针对新冠肺炎引发的歧视事件,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等多名政界人士都进行了谴贵。

    澳首席医疗官墨菲就针对该国对华裔的偏见及歧视行为表示“我们非常担心排外心理以及任何形式的种族定性,这种做法相当可恶。澳大利亚人没有理由回避任何特定背景或外貌的人。”

    澳大利亚卫生部长亨特也承认,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国许多华人社区面临“挑战”和“困难”,他说:“澳大利亚出现了歧视性的报道,我坚决谴贵此类报道。”

    澳大利亚总理莫卫森对该国华人社区应对疫情的反应表示支持,他说。“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华人社区已经做好了应对这一挑战的准备。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在Ashfield、BoxHill.Hurstville还是在澳大利亚其他地区的华人社区,我想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同时,该国反对党领袖阿尔巴尼斯也表示,不能容忍种族主义抬头,他说:“任何针对澳大利亚华裔的种族歧视语言或行为都绝不能被容忍,必须予以制止。”

(摘编自《澳国内已确诊15例新冠肺炎病例政界人士谴责歧视》、《中国新闻网》2020年2月12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中的对称

对称既然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非常基本的地位,哲学家和科学家很自然会想广泛地加以运用。1595年的时候,天文学家开普勒就曾经想用一些几何的对称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直径的比例。他希望在一个球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面放一个内接的正三角体,希望用这些正多面体的大小比例来解释太阳系各行星轨道的大小比例。我们知道许多早期用到科学上的对称原理,并没有很大的成果,可是它们说明了科学家很早就对对称发生兴趣了。

对称在科学界开始产生重要的影响始于19世纪。发展到近代,我们已经知道这个观念是晶体学、分子学、原子学、原子核物理学、化学、粒子物理学等现代科学的中心观念。近年来,对称更变成了决定物质间相互作用的中心思想。(所谓相互作用,是物理学的一个术语,意思就是力量,质点跟质点之间的力量。)

 我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对称观念对20世纪物理学的作用。我准备分下列几节来讨论:①、②、“群”与对称、守恒定律与对称、宇称守恒与左右对称、规范对称。最后,我想跟大家谈一下未来的发展。

1871年麦克斯韦发表了一篇题为《物理量的数学分类》的文章。麦克斯韦以及比他更早的一个数学家兼物理学家哈密顿,了解到物理里面所讲的量不止一种,有的叫作标量,有的叫作向量。标量没有方向,向量除了大小外,还有方向。这篇文章非常有意思,因为今天物理学常用的一些观念,这篇文章已经非常清楚地用一些几何图像表示了出来。比如麦克斯韦称为“内向”的观念,今天我们常把这个量叫作“散度”(即向外发散的程度),这是一个重要观念。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叫作“旋度”。这些观念的引进都有赖哈密顿跟麦克斯韦的努力。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麦克斯韦把电学跟磁学的基本公式写了下来。这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工作,麦克斯韦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于向量的观念虽然已经非常了解,却没有引进向量的符号。他所写的方程式的数目非常多,因为他把每一向量的不同分量都写了出来,一共写了20个方程式。这些方程式,今天我们用向量的方法可以简化。麦克斯韦方程式之重要,是没有方法在这里完全讲清楚的。今天一切关于电学、磁学和光学的了解,今天我们所看得见的关于电学、磁学的运用,包括发电机,包括无线电、电视、计算机,包括家里所用的一切电器,这一切,都是后来的物理学家根据麦克斯韦公式渐渐发展出来的。麦克斯韦公式可以说是对称原理在物理学里面第一个重要的贡献。

为什么说是对称原理呢?因为对称原理与方向和向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我们所以能够把那20个方程式写成4个方程式,就是因为这20个方程式含有对称性,把这个对称性很根本地写到方程式里面去,就可以写出精而简的方程式。通过方程式的精简化、我们才可以把电磁学发展到更基本、更深入的程度。

                              ② 

在物理学里面对称的第二个重要的用途与晶体的构造有关。晶体的对称是非常明显的:一块很大的晶体,把它移动一个晶格的话,整个结构并不改变。这在艺术上也是一个很普通的观念。许多晶体大家都可能在艺术品上见过。事实上,今天我们家里浴室的地板都是这一类结构拼起来的。晶体的结构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不变元的观念。我们把整个结构向右边移动一个格,图案不改变,这个不改变晶体的移动就叫作一个不变元。一个晶格通常有很多不变元。

对称与不变元有密切的关系。在19世纪经过长期研究以后,物理学家渐渐了解到下面这句话:晶体的许多性质,只决定于它的不变元的结构。了解清楚所有的不变元就可以了解晶体的很多性质。同时,两个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的晶体,假若它们的不变元完全一样的话,那么它们很多性质都是一样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

对每一个三度空间的不变元结构,就有一种结晶。从19世纪末这项发现(即结晶一共有230种)发展出空间群的观念。空间群的观念,是从1830年到1893年的60多年间,经过许多重要的科学家的努力提炼出来的。在1890年左右,好几位科学家差不多。同时断定有230种不同的三维的晶体。这可以说是对称对于物理学的第二个重大贡献。

跟刚才所讲的有关的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近代贡献。1955年克里克和沃森研究病毒结构的时候,理论上推测说有些病毒的蛋白质构造是一个正二十面体或者正十二面体。他们的这个推理极妙,因为十几年后,克鲁格跟他的一些合作者果然发现,某些病毒的构造正是相当完整的二十面。
 

(摘自杨振宁《对称与20世纪物理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科技向善”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福祉。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选自《南方周末》2021年8月6日《以向善科技创造多维价值》)

材料二:

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是风险的源头,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如何让科技更好地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贡献,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的三个重要场合,倡导“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是英语的意译,借入后自然而然成了中国式的新词,指“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有利于更好增进人类的福祉,尤其是新技术研发既能够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又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引发的潜在风险,必须前瞻研判,守住法律和伦理底线,推动人工智能朝着科技向善的方向发展。”

“科技向善”是总括性概念,包括当下两个最主要科技领域的“向善”:“数字向善”和“智能向善”。这两个借词,前者的“数字”指“数字技术”,后者的“智能”指“人工智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深入创新发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侧重还是有所不同:前者重点关注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和传输,后者则更专注于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来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

“数字向善”“智能向善”的意思,可以从“科技向善”的意思中类推出来,表述则更加具体。如:“大力推动数字向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合作互利共赢,协力构建全球数字共同体,有助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增进全人类福祉。”又如:“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清晰地阐述了中国路径和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或构建排他性集团,恶意阻挠他国人工智能发展,呼吁努力弥合‘智能鸿沟’,确保‘智能红利’惠及各国,引导人工智能朝着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 

5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济南市主持召开的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中国发展的初心和目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为此,中国一定能坚持践行“科技向善(包括数字向善、智能向善)”和“科技民生(包括数字民生、智能民生)”,以创新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选自《咬文嚼字》2024年第7期《“科技向善”与“科技民生”》)

返回首页

试题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