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logo

题型:现代文阅读 题类:常考题 难易度:普通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网红,全称网络红人,是指网络平台或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个举动或事件而被广大网友知晓、关注且因此走红的人、漫画形象或其他生命体。而网红经济,正是利用网红知名度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以网红为核心,通过各类社交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及购物推荐APP等开台,展示网红在时尚搭配、美食探索或制作,美妆及游戏竞技等领域的技能、个性或者智慧来吸引粉丝关注,并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各类盈利方式将关注流量变现的经济模式。随着网红经济的火爆,逐利性强的资本开始注入网红经济,网红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摘编自彭妍、李星星《浅析网红经济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些年来,网店制假售假问题可谓是越来越严重。美妆产品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方面,“美妆网红经济”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同红店铺售假同题也让大众担优。近年来,不断有网红店铺被消费者爆出售假问题,但似乎并没有什么数果,经历风波之后网红店铺还在继续经营,消费者的权益被严重践踏。“美妆博主”的出现在消费者和美妆产品之间建立了一个可以沟通的中介,在信息高度碎片化的情况之下,消费者可以在“美妆博主”的介绍之下获取精准的以及和自身相关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某些网红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会对美妆产品进行虚假宣传,消费者很有可能因为对“美妆博主”的信任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美妆网红”,而是整个网红群体的通病。这一话题也不断地被社会各阶层提起,网红的迅猛发展扭曲了很多青少年的价值观。他们羡慕网红光鲜亮丽的生活,纷纷放弃学业上的追求,转而投向网络世界。而且某些网红在价值观的传递上也出现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青少年的攀比心理。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辨别能力低下,很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引导。

(摘编自展梦硕、张帆《浅析网红经济发展现状》)

材料三

    大学生对网红的关注度较高,有64.39%的大学生关注网红。其中,内容网红和微博网红是大学生主要关注的对象,分别占35.61%和32.68%。

■大学生对网红产品的购买情况         ■大学生购买网红产品的原因

(摘编自李诗莹、杨菂、李响、丁浩然《大学生网红消费调查研究》)

材料四

    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中国网红经济近几年呈井喷之势。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5月,中国网红粉丝总数达到5.88亿,2018年网红经济的规模突破2万亿元。

    三年来,早期的秀场和游戏直播式微,电商直播却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淘宝直播月增速达350%,快手、抖音、腾讯等相继进军电商市场。2019年,直播成为电商流量枯竭后的最大风口,“电商之都”杭州,最早、也最为深刻地感受着这个新风口带来的变化。

    像薇娅一样的主播从全国各地赶来,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孩。孵化机构、直播机构和工作室在这里扎堆,寻找下一个藏娅或李佳琦。传统服装市场也在快速改造和转型,新建直播间成了标配。

    所有人都在迫不及待地抱紧这趟高速的“流量快车”,不敢停靠,也不问终点。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8月《网红经济野蛮生长》)

(1)、下列对材料中“网红经济”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红经济以网红为核心,通过各类社交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及购物推荐APP等平台,在线上展示网红的技能、个性或智慧来吸引粉丝关注,从而实现盈利的经济模式。 B、对网红的关注人群中有64.39%是大学生,他们是带动网红经济的主要人群,而他们购买网红产品的主要原因是推荐的商品物美价廉、朋友推荐试试看。 C、网红经济主要利用网红知名度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利用粉丝对网红的关注将流量变现从而实现品利,在资本的助推之下,中国网红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对传统经济产生影响。 D、网红大部分是年轻的女孩,她们在网络平台或现实生活中因为某个举动或事件而被广大网友知晓、关注且因此走红,有些人直接被孵化机构、直播机构和工作室找到,迅速成为流量明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红可以是年轻的女孩,也可以是走红的漫画形象或其他生命体,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必须拥有大量粉丝,能够获取大的关注流量。 B、“方便、快捷、时尚、现代”是大学生购买网红产品的重要原因,消费者可以在网红博主的介绍下获取精准的以及和自身相关的信息,在信息高度碎片化情况下总能更方便快捷地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C、近几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迅速,主要原因是逐利性强的资本大量注入。在逐利意识的支配下,大批年轻网红投身其中。所有人不敢停留,甚至不辨是非。 D、在大学生购买的网红产品中,服装类产品占据首位。近年来,电商直播迎来爆发式增长,很多年轻的主播从全国各地赶到“电商之都”杭州,传统服装市场也在快速改造和转型,纷纷建立直播间。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网红经济”野蛮生长的危害。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相比欧美国家,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才成立首家快递——中国邮政EMS,标志着我国快递业的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和当前“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我国快递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取得长足发展,服务质量显著提高。现在以顺丰和“四通一达”(圆通、申通、中通、汇通、韵达)为代表的民营快递快速崛起。同时,由电子商务兴起的京东物流,阿里巴巴的菜鸟物流信息平台均显现不可小觑的发展态势以及行业地位。但目前快递“分拣——配送——交货”的运行模式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该模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与物力,而且时常会造成快递延误和物品受损、客户权益得不到保障等现象发生。

(摘编自肖彤等《我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材料二:

2016年快递业务量突破300亿件快递业务量(亿件)增速

(资料来源于《2017年中国快递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三:快递行业“群雄争霸”,近乎惨烈的竞争迫使各个快递企业,尤其是快递小哥对用户不敢有丝毫怠慢,即便有客户不近情理地要求快递员将垃圾带下楼,快递小哥也不敢有半句怨言,之所以对客户如此“憋屈”,就是担心一旦拒绝客户要求而被找理由投诉或给“差评”,快递员很可能真就“吃不了兜着走”,企业对快递员如此严格甚至“高压”的管理态度,尽管体现出对客户的尊重,彰显出一定的管理理念的进步,但在某些个案中,不仅侵犯快递小哥的人格尊严,更有失法律和道义上的公平。

(摘编自朱永华《谁让犯错的快递员毫无尊严》)

材料四: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近年来电商发展如火如荼,连带快递业得以保持年均50%左右的增速发展,在2015年,以顺丰、“通达系”为代表的快递企业纷纷提出多元发展目标,并不断推出仓配一体服务、仓网协同运作服务、夜间服务、针对不同行业的物流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从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企业的角度来看,交易的对象是物流服务,这里的物流服务包括收件、分拣、运输和派件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需要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的密切沟通与合作,实现业务流程的协同,从而为终端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目前网络上销售的产品品类繁多,体积、重量、保存方式等各种情况均有差异,由于各个快递企业的实力不同,配送时间、配送网络等有较大差异,顾客满意度也有很大不同。

    由于电子商务物流要求的环节多,技术含量高,因此,交易信息或知识的可编码程度低。为此,中国邮政、顺丰快递、“四通一达”等实力较强的快递物流企业大多和电商企业合作,组成关系型的产业链模式。还有一些电商企业为了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采用了自建物流和收购物流企业的方式,实现产业的纵向一体化。

(摘编自《中国电子商务快递行业上下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

(摘编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

(摘编自《国家创新指数(2016-2017)》)

材料三:我国创新水平迈向国际第一方阵。2017年国家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920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而体现国家创新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2017年,国际论文总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都居世界第一,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2.7万件,同比增长8.2。

    韩国《产业日报》报道称,中国的全球化创新型企业正不断增加研发投资,加大研发力度的氛围日益高涨,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政府也制定了发展计划,并给予中国企业相关扶持。4298家众创空间、325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多家企业加速器,以及19家国家自创区和156家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条。

(摘编自《科技部:去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1位》《大数据观察#8226专利支撑创新发展》)

材料四: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我国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我国科技成果呈现“井喷”: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民生改善。科技创新在打赢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兴林、科技治沙成效显著,在全球率先实现“沙退人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加速融合,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十八大以来全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7100万人,研发人员超过535万人,跃居世界第一。重大科技任务、科研基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对创新人才发挥了“筑巢引凤”的“虹吸效应”。“万人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带动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归国潮”,回国人才超过110万,是前30年回国人数的3倍。这是我国创新的“力量之源”。

    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动真格”,向数十年难除的积弊“下刀”。国家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院士制度、科技奖励、科技军民融合等改革也正在深入推进过程之中。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研发费用加以扣除等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科技报告制度、创新调查制度、自由开放共享等基础性制度也在加快建立,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加。

(摘编自陈芳、余晓洁、胡喆《科技成果“井喷”:中国创新奇迹从何而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别再吃了,有毒”“注意安全,地铁站被淹”“多一人转发,多一份希望”“扩散!扩散!捡到一张准考证,别耽误孩子高考”……近年来,这类看似是为人着想的“善意提醒”,在微博、微信群、朋友圈里频繁出现。不少读者来信反映有许多貌似关心体贴的“提醒”,实则是一种推销手段,其中也不乏谣言。这些谣言,除了涉及食品安全、健康养生、还主要涉及人身安全、政策法规等方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高度“贴近性”。

    这些谣言看似“无伤大雅”,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比如,很多谣言与食品安全有关,出现过“塑料紫菜”“棉花肉松”“假鸡蛋”等谣言。谣言反复出现,会给被中伤的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据报道,今年年初,“塑料紫菜”谣言就导致多地超市下架紫菜产品,不少经销商退货。当然,比眼前显性危害更严重的后果在于,此类谣言看似温情体贴,实则误导公众。每次的欺骗,都将损害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消解公众的善意和爱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7月24日)

    材料二: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敬宏分析,“朋友图”里分享信息的基本都是亲朋好友或同事。在这里转发谣言一般会被认为是出于关心,收到信息的人们往往会收起心中的防线。在这样虚拟的“熟人社会”,谣言就会从这个“朋友圈”跳到另一个“朋友圈”,形成裂变式传播。各种以提醒、体贴形式传播的谣言还抓住长辈“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使其自愿转发。传播者出于好心随手转发,往往源于制造者的精心包装。记者发现:有的谣言以“善意提醒”为名,利用公众善心,让人放松警惕;不少打着“科学实验揭秘”“有图有真相”“权威人士透露”等幌子;还有的标题十分惊悚,比如“有毒”“致癌”“致死”等,吸引更多人注意。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表示,有人为了求好玩刺激,故意编造传播一些无厘头的信息,把转帖、跟帖多,看成是一种“荣誉”,甚至想以此成为“网红”,提高自身知名度。有的是利益驱动,个人或机构为了博取眼球,用流量赚广告费。江苏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民警周千里认为,有的属于编造谣言以打击竞争对手。商家借扩散谣言向竞争对手泼脏水,以此破坏对手在受众群体中的口碑,意图获取不当的市场利益。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7月24日)

    材料三:

    近年来,相关部门和网络平台逐渐加大了对谣言的治理力度,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网络违法行为。周千里认为,主管部门要把好关,完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对网络谣言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通报责任单位并开展核查工作。同时,强化打击力度,依法对故意造谣或传谣者给予处罚,加大造谣者的违法成本,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

    张晋升认为,貌似关心的谣言广受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比如公众在健康养生方面存在较大知识缺口。可以鼓励卫生健康部门、科学机构推广正规的科普账号,提供量多质优的科普类新媒体产品。网警巡查执法平台、媒体、互联网企业可以共同建立反谣平台,形成辟谣合力。

    从公众角度看,谣言容易流行,说明一些群众缺乏起码的常识和判断力,有从众、随大流、盲目猎奇的心理,有意无意间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徐敬宏提醒,在收到社交媒体模糊、可疑信息时,不轻易转发,而要与权威媒体进行核实比对。

(摘编自央视新闻移动网2018年7月25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双刃剑”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当然,最吸引眼球的是几次著名的人机对弈。比如,1997年卡斯帕罗夫输于“深蓝”,2016年阿法狗4∶1胜韩国的李世石。

    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进行深度学习,甚至极有可能超过人的智能。比如,尽管美国主流媒体没有想到特朗普会在美国大选中胜出,但是,孟买人工智能创业公司通过2000万个社交媒体数据点分析了社交媒体上的情绪,准确地预测了美国大选的结果。

    从诞生以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著名的信息技术咨询公司加特纳预计,到2018年,全球最大的200家企业大多数都会利用智能应用,并使用大数据的完整工具包和分析工具,来优化自身的产品和改善客户体验。另一咨询公司弗罗斯特预测:2025年之前16%的美国工人将被人工智能系统取代,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创造相当于劳动力9%的新工作。艾瑞咨询预测,中国国内人工智能市场将从2015年的12亿元增至2020年的91亿元。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其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机器排斥人工”。比如,目前,高盛三分之一的员工是计算机工程师,而1名计算机工程师可以取代4名交易员。高盛下一步将使首次公开发行过程中约146个步骤进行自动化。

    在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的问题上,目前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一派是悲观看法,代表人包括: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特斯拉汽车的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等。霍金曾在英国《卫报》的一个专栏中写道:“工厂自动化已经让众多传统制造业工人失业,人工智能的兴起很有可能会让失业潮波及到中产阶级,最后只给人类留下护理、创造和监督工作。”马斯克甚至提出:人类要与机器融合成为“半机械人”,否则将被人工智能淘汰。

    然而,另外一派则持有相对乐观的观点。如盖洛普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AI和机器人肯定可以代替很多人类初级简单的、服务类的工作,但是,人类由此被吸纳到更多新的领域,人类不必担心大量失业!总的来看,大学以上水平受影响最小。李世石对弈一局,所消耗的机器运行成本达到了3000美元。而在此期间,人类对手可能只消耗了一碗石锅拌饭。

    最迫切的岗位是与人工智能直接相关的。随着人工智能日益融入人们的生活,对于人工智能人才的争夺战也日益白热化。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合格的研究人员数量仅为30万,缺口却为100万甚至更多。

    传统产业升级后会延伸出新的岗位需求。比如亚马逊已在全球各地的仓库中“雇用”了超过10万台Kiva机器人,大部分执行工作均由其完成。与此同时,又衍生出数千个新型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机会,亚马逊的人员则更加集中到新的工作岗位上,比如订单配对、货品挑选、消费者行为研究及新品研发。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从日常的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地投入到与美好生活相关的新岗位上去。10年前,我们对形象设计师、比价员、健康顾问等感觉十分新鲜;今天,我们已经逐步接受了网络主播、红人掌柜、网约车司机;10年后,我们将迎来更多的陌生的职业名称。

    综上所述,人类必须端正态度,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必然会推动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浪潮,增加新技术的投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提高投入产出效率,促使全球经济逐步回暖。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带来的总量与结构的影响,但是,我们并不因此而悲观,人类应当更加积极面对,适应新的技术变革。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医药为中华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在与疫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预防理论,在战国时期就已设有与清洁卫生有关的官职和除害防疫的专职人员,在汉代已经出现了通过消毒来防治疫病传播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在治疗乙脑、麻风、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中医药疗法在减轻发热症状、控制病情进展等方面成效明显,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②中医药在历史发展中取得重大成就,不仅守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也对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曾传播到西方并产生很大影响,为全球最终消灭天花作出了贡献。青蒿素的发现也是从中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已经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③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中医药显示了明显疗效。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超过7.4万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这一突出成效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④积极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发扬光大。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差别很大,治疗疾病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中医学的研究方法蕴含着系统论,主要以整体为着眼点,多以定性观察为手段,一般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西医学的研究方法体现着还原论,主要以局部为着眼点,多以定量实验为手段,一般采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辨病论治。可以说,中医和西医是人类医学之树上生长出来的两个枝繁叶茂的分枝。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二者的结合应用极大提高了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推广。

    ⑤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充分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总结中医药学术思想,从更高、更深的层次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综合的原创优势。既要把握传统理论与经典,又要坚持守正创新。

    ⑥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将传统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动中西医学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在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有针对性地发挥各自优势、结合二者长处。

    ⑦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大对中医药文化宣传推广力度,保护中医文化内核,促进人们对中医药提高认识、加强应用,坚定树立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这一文化自信。

    ⑧坚持开放共享,积极推动中医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防控、治疗新冠肺炎的中国方案,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加强中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的沟通和交流,突出中医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提升对话能力与解释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中医药国际合作。

(摘编自《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人民日报》2020年05月14日)

返回首页

试题篮